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96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属于纺织物防霉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型轻化工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数量大量增加。纺织品品种繁多,多数易发生霉变,如棉、麻、毛、维尼龙、尼龙、腈纶喷丝等。因而纺织产品和原料的贮存也成为这些企业的难题。为了纺织产品霉变的防治,许多工厂不得不加强从原料到产品加工整个过程的卫生管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控制微生物的初始污染量或者设置种种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通常是不可能做到的,还需要使用防霉剂以控制微生物对生产环境、材料、产品的污染和损害。关于研制针对强、效力高的防霉剂,许多发明者提出了解决方案。

如中国专利《cn1606912一种健康高效防蛀防霉剂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防霉剂,采用合成樟脑和拟除虫菊酯,杀灭和抑制蛀虫及常见霉菌,可用于布料、皮料的防蛀防霉。中国专利《cn1491561耐水洗杀菌防霉剂》提供一种主要组分为铜盐、银盐、氯化物及水的可杀灭多种细菌的耐水洗杀菌防霉剂。中国专利《cn1669430一种杀菌灭藻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主要组分为双氯酚、乙二胺、氢氧化钠、水的杀菌灭藻防霉剂,可抑制菌、藻在有机介质中滋生的作用并可防霉的药剂,可广泛应用于化纤和织物等有机材料的杀菌防霉。

以上技术在提高防霉效用、杀菌消毒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1、防霉的同时对纺织品造成腐蚀,并且不透气,降低纺织品质量;2、原料价格高,工艺复杂,所以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在中小企业推广;3、不安全,增大纺织品的易燃易爆性,带来很大安全隐患;4、药剂作用时释放出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包括绕线外框和转动内筒,所述绕线外框为卧式的筒状框架结构,所述转动内筒为卧式的筒状结构,转动内筒的一端为开口,所述绕线外框内设置有轴承,绕线外框与轴承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转动内筒穿过转动轴承的内圈并固定在设置内圈上,有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限位设置有滚动体,所述转动内筒上分布有若干出风孔,所述转动内筒的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内筒的筒壁一周设置有粗糙的摩擦面,所述绕线外框上设置有导热棒,绕线外框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导热棒的一端连接在绕线外框上,导热棒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摩擦头,摩擦头接触在转动内筒的摩擦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内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面,所述绕线外框上设置有与摩擦面数量相同的导热棒,一个导热棒对应一个摩擦面设置,多个摩擦面等距分布在转动内筒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孔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风孔大小的滑盖。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绕线外框下部设置有可水平转动的支撑脚,所述绕线外框上部设置有风向导向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桨至少由三个桨叶组成,每个桨叶安装在转动内筒的筒壁边缘上,多个桨叶等分筒壁边缘一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绕线外框为固定的,转动内筒在风的影响下通过螺旋桨实现转动,而进入转动内筒的风从出风孔排出,可配合转动内筒的转动,将风均匀的吹在卷绕在绕线外框上的纱线上,以达到除湿、防霉、快速干燥的效果,节能环保,由内之外的吹风起到的干燥效率更高,具体具有以下优点:

1.摩擦面和导热棒相互摩擦可发热传递至绕线外框,提高纱线的干燥速度效率。

2.滑盖遮盖出风孔的大小,决定出风孔的出气量,也决定了转动内筒的转速,相同外部风量进入转动内筒,出风孔越大,转速越慢,出风孔越小,转速越快,也可利用此功能来调节摩擦面和导热棒的产热量和产热速率,出风孔的出气量大,干燥纱线的速率也更快。

3.风向导向板可自动跟随风向而改变转动内筒开口端朝向,始终保持开口端朝向迎风状态,保证风量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绕线外框,

2-转动内筒,

3-轴承,

4-出风孔,

5-螺旋桨,

6-摩擦面,

7-导热棒,

8-摩擦头,

9-滑盖,

10-支撑脚,

11-风向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包括绕线外框1和转动内筒2,所述绕线外框1为卧式的筒状框架结构,所述转动内筒2为卧式的筒状结构,转动内筒2的一端为开口,所述绕线外框1内设置有轴承3,绕线外框1与轴承3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转动内筒2穿过转动轴承3的内圈并固定在设置内圈上,有轴承3的外圈与内圈之间限位设置有滚动体,所述转动内筒2上分布有若干出风孔4,所述转动内筒2的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桨5。

所述转动内筒2的筒壁一周设置有粗糙的摩擦面6,所述绕线外框1上设置有导热棒7,绕线外框1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导热棒7的一端连接在绕线外框1上,导热棒7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更换的摩擦头8,摩擦头8接触在转动内筒2的摩擦面6上。

所述转动内筒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面6,所述绕线外框1上设置有与摩擦面6数量相同的导热棒7,一个导热棒7对应一个摩擦面6设置,多个摩擦面6等距分布在转动内筒2上。

所述出风孔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风孔4大小的滑盖9。

所述绕线外框1下部设置有可水平转动的支撑脚10,所述绕线外框1上部设置有风向导向板11,风向导向板11分为大板和小板,绕线外框1的几何中心位置位于大板和小板之间,小板位于转动内筒2的开口端一侧,为了避免支撑脚10和风向导向板11直接安装在绕线外框1上会占据绕线的空间,因此在绕线外框1的断面边缘设置支架,避免支撑脚10和风向导向板11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螺旋桨5至少由三个桨叶组成,每个桨叶安装在转动内筒2的筒壁边缘上,多个桨叶等分筒壁边缘一周设置。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操作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绕线外框为卧式的筒状框架结构,转动内筒为卧式的筒状结构,绕线外框内设置有轴承,绕线外框与轴承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件,转动内筒穿过转动轴承的内圈并固定在设置内圈上,转动内筒上分布有若干出风孔,转动内筒的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纱线防霉干燥装置,绕线外框为固定的,转动内筒在风的影响下通过螺旋桨实现转动,而进入转动内筒的风从出风孔排出,可配合转动内筒的转动,将风均匀的吹在卷绕在绕线外框上的纱线上,以达到除湿、防霉、快速干燥的效果,节能环保,由内之外的吹风起到的干燥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