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630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5月9日、申请号为201610301216.0的发明专利申请“空调”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空调的吸入口的吸入板和盖构件。



背景技术:

空调是这样一种设备,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扇等,并利用冷却循环来控制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空气流动等。空调可被分成:分体式空调,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室内单元和设置在室外的室外单元;以及一体式空调,包括设置在单个壳体中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两者。

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换热器,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扇,使空气运动;以及马达,驱动鼓风扇以冷却或加热房间。

空调的室内单元吸入室内空气以利用换热器执行热交换并排放热交换后的空气。这里,过滤器可设置在空气经其被吸入的吸入口中,以便排放、吸入和排放新鲜空气。

用户可通过定期清洗过滤器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状态,通过使设置吸入口的吸入板分离以将过滤器移到空调的外部来清洗过滤器。

特别是在天花板嵌入式空调的情况下,用户难以使设置在高处的吸入板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允许用户容易地分离吸入板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允许用户容易地结合盖构件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圆形过滤器的空调。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壳体;换热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以及吸入板,包括吸入口并具有圆形形状。这里,吸入板被构造成沿着吸入板的圆周方向相对于壳体旋转,并且与壳体可分离地结合。

吸入板可包括结合构件,结合构件设置在吸入板的一侧以被插入到壳体中并与壳体结合,壳体可包括结合部,结合部支撑插入到壳体中的结合构件。

多个这样的结合构件可沿吸入板的圆周方向布置,并且多个这样的结合部可对应于多个结合构件设置。

结合构件可包括:引导表面,将结合构件引导至结合部,并包括弯曲表面;和插入突起,从引导表面的一侧突出并被结合部支撑。

在吸入板的设置有结合构件的侧部上可设置与吸入板可分离地结合的过滤器,结合构件还可包括支撑过滤器的至少一侧的钩。

结合部可包括:引导槽,引导结合构件的插入和退出;插入槽,结合构件被插入到插入槽中;和支撑台阶,支撑插入的结合构件。

壳体可包括:上壳体,覆盖换热器;下壳体,设置在换热器的一侧。下壳体可包括:第一下壳体,包括与换热器相邻的一侧;第二下壳体,设置在第一下壳体的另一侧上。引导槽可设置在第二下壳体中,插入槽和支撑台阶可设置在第一下壳体中。

空调还可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将吸入板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连接,以在吸入板与壳体分离时使吸入板与壳体间隔开的同时支撑吸入板。

空调还可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连杆构件,将吸入板与壳体连接,以在吸入板与壳体分离时使吸入板与壳体间隔开的同时支撑吸入板;滑动狭槽,设置在吸入板和壳体中的每个中,以允许连杆构件的两端相对于吸入板和壳体滑动。

壳体可以以圆柱形形状设置。换热器可以以环形形状设置。壳体可包括排放口,排放口位于壳体的内周表面和换热器的外周表面之间,并具有圆弧形状。吸入板可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排放口的内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圆柱形形状;换热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排水托盘,被设置为收集由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和盖构件,覆盖壳体的外缘并包括圆形开口。这里,盖构件与壳体和排水托盘中的至少一个结合,并被设置为沿圆周方向相对于壳体可旋转。

壳体可包括从壳体的外周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装配部,排水托盘可包括从排水托盘的外周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以彼此叠置。凹入部可形成在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中,以沿壳体的轴向方向成凹形。

盖构件可包括结合钩,结合钩能够与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钩结合。凹入部可具有比结合钩的宽度大的宽度。盖构件可旋转得与凹入部的宽度和结合钩的宽度之差一样多,以控制间隙。

盖构件可包括结合狭槽,结合狭槽包括沿圆形开口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纵向部。盖构件可与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然后可旋转得与纵向部的长度一样多以控制间隙。

盖构件可沿壳体的圆周方向旋转,并可由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

沿盖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突出的结合突起可设置在盖构件的内周表面上,当结合突起设置在与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叠置的位置时,结合突起可由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并与其结合。

盖构件还可包括辅助结合突起,辅助结合突起沿盖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突出,以在由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时与凹入部的一侧结合。

盖构件可从不同形状的盖构件中进行选择,凹入部与选择的盖构件结合。

选择的盖构件可包括与凹入部结合的结合钩,凹入部可具有比结合钩的宽度大的宽度,以控制间隙。

选择的盖构件可包括:结合突起,由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辅助结合突起,与凹入部结合以限制盖构件的旋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和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沿图1中示出的i-i线截取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第二下壳体被移除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5是图2中示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分离的吸入板的形状的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移除了吸入板的空调的后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合构件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过滤器与结合构件结合的状态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合部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下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侧部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与壳体结合的状态的侧部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侧部剖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结合时的侧部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透视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侧部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结合的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的旋转状态的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与空调分离的状态的侧部剖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结合的状态的视图;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透视图;

图32a和图3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结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局部透视图;

图3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构造仅仅是示例性的示例。另外,在提交本申请时,可存在可替代这些实施例和附图的各种变型示例。

另外,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另外,在此所使用的术语说明实施例,但并不意在约束和/或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有限定,否则单数表述包括复数表述。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和“具有”等在此用于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其组合,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其组合。

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此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可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另外,在此所使用的“上部”、“向上”、“下部”和“向下”指的是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竖直方向。即,空调的设置有吸入口的侧部被称为下侧,其上方的侧部被称为上侧。

另外,实施例不限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而是可被应用于包括叶片的空调。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换热器,但不限于此,并且可被应用于包括具有四边形形状或各种形状的换热器的空调。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沿图1中示出的i-i线截取的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第二下壳体被移除的状态的后视图。图5是图2中示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将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构造。

空调的室内单元1可安装在天花板l上。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至少一部分可嵌入于天花板l中。

空调的室内单元1包括:壳体10,包括吸入口110和排放口33;换热器8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鼓风扇40,使空气运动。

当从上方或下方观看时,壳体10可具有近似圆形的形状。壳体10可包括:上壳体20,设置在天花板l的内部;下壳体30,结合在上壳体20之下。

吸入板100可设置在下壳体30的中央部分,吸入板100包括空气经其被吸入的吸入口110,空气经其被排放的排放口33可沿径向方向形成在吸入口110的外侧。当从上方或下方观看时,排放口33可具有近似圆形的形状。

下壳体30可包括:第一下壳体31,与上壳体20结合并形成排放口33;第二下壳体32,覆盖第一下壳体31的下侧。

如图5所示,第一下壳体31可包括三个组件。然而,第一下壳体31可设置有多个组件以便于在一个过程中进行装配,但是第一下壳体31可被形成为单个组件。

在上述结构中,空调的室内单元1可从下侧吸入空气以进行冷却或加热,并可通过下侧排放空气。

过滤器120可与吸入板100的上侧结合,以从通过吸入口110吸入的空气中过滤出灰尘。

当从上方或下方观看时,换热器80可具有近似环形的形状。

换热器80可设置在排水托盘90上,以允许由换热器80产生的冷凝水被收集在排水托盘90中。

鼓风扇40可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换热器80的内部。鼓风扇40可以是沿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沿径向方向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空调的室内单元1可包括用于驱动鼓风扇40的鼓风马达41。

归因于上述组件,空调的室内单元1可吸入室内空气、冷却室内空气并将冷却后的室内空气排放到房间中,或者可吸入室内空气、加热室内空气并将加热后的室内空气排放到房间中。

空调的室内单元1还包括控制排放的气流的气流控制器50。

气流控制器50可吸入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并改变其压力,从而控制排放的气流的方向。另外,气流控制器50可控制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的吸入速率。即,气流控制器50可通过控制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的吸入速率来控制排放的气流的方向。

这里,控制排放的气流的方向指的是控制排放的气流的角度。

当吸入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时,气流控制器50可从排放的气流的运动方向的一侧吸入空气。

即,如图5所示,当气流控制器50未运行时排放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为方向a1时,气流控制器50运行并从方向a1的一侧吸入空气,从而将排放的气流的运动方向转变成方向a2。

这里,可根据吸入速率调节将被转变的角度。即,当吸入速率低时,可以以小角度执行转变,当吸入速率高时,可以以大角度执行转变。

气流控制器50可朝着排放的气流的运动方向a1的相反侧排放吸入的空气。因此,排放的气流的角度可变得更大,并且可更加平稳地控制气流。

气流控制器50可沿径向方向吸入排放口33外侧的空气。如上所述,由于气流控制器50沿径向方向吸入排放口33外侧的空气,因此排放的气流可从排放口33的中央部分沿径向方向广泛地扩散到外侧。

气流控制器50包括:气流控制风扇60,产生吸力用于吸入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气流控制马达61,用于驱动气流控制风扇60;导流路径70,引导由气流控制风扇60吸入的空气。

气流控制风扇60可容纳于下壳体30的内部。详细地讲,气流控制风扇60可设置在由第一下壳体31和第二下壳体32形成的下壳体30的内部空间中。

在实施例中,三个这样的气流控制风扇60以120°角设置,但是气流控制风扇60的数量不限于此。气流控制风扇60的数量和布置可被不同地设计。

另外,在实施例中,气流控制风扇60是离心式风扇,但是不限于此,根据设计规范,气流控制风扇60可以是诸如轴流式风扇、横流式风扇、斜流式风扇等各种风扇中的一种。

导流路径70将吸入排放口33周围的空气的入口71与排放吸入的空气的出口72连接。

入口71可形成在排放口33的外周表面上,出口72可设置在排放口33的内周表面上,与入口71相对。即,入口71和出口72可设置在形成排放口33的下壳体30上。

归因于如上所述的这些组件,气流控制器50可将吸入的空气排放到排放的气流的运动方向a1的相对侧,可增加排放的气流的角度,并可更加平稳地控制气流。

导流路径70可包括:第一流动路径70a,沿下壳体30的圆周方向形成并连接到入口71;第二流动路径70b,从第一流动路径70a沿径向方向向内部延伸;第三流动路径70c,形成在安装有气流控制风扇60的区域中。

因此,通过入口71吸入的空气可经过第一流动路径70a、第二流动路径70b和第三流动路径70c,并可通过出口72被排放。

然而,导流路径70的这样的结构仅仅是示例,导流路径70将入口71与出口72连接而在结构、形状和布置上没有限制。

归因于这些组件,与在排放口中包括叶片并通过使叶片旋转来控制排放的气流的传统结构相比,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可在没有叶片结构的情况下控制排放的气流。相应地,由于不存在由叶片造成的干扰,因此排放速率可提高并且流动噪声可降低。

另外,传统空调的室内单元的排放口为了使叶片旋转而必须具有线性形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排放口可被设置成圆形形状。

另外,传统空调的室内单元的排放口为了使叶片旋转而必须具有线性形状。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排放口可被设置成圆形形状。相应地,由于壳体、换热器等也可被设置成圆形形状,因此,可因差异化的设计而提高美观性。另外,考虑到鼓风扇的形状通常是圆形的,气流可自然流动,可降低压力损失,并且可提高空调的冷却性能或加热性能。

以下,将详细描述吸入板100以及吸入板100和下壳体30之间的结合和分离。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分离的吸入板的形状的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移除了吸入板的空调的后视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的俯视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合构件的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过滤器与结合构件结合的状态的视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合部的视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下壳体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视图。

如图6所示,吸入板100可相对于下壳体30旋转,并可与下壳体30可分离地结合。即,当用户施加使吸入板100绕鼓风扇40的轴向方向旋转或者使其以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竖直方向作为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力时,吸入板100可沿施力方向旋转并可与下壳体30分离或结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当吸入板100基于用户面对安装在天花板l中的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方向绕鼓风扇40的旋转轴线顺时针旋转时,吸入板100可与下壳体30结合。当逆时针旋转时,吸入板100可与下壳体30分离。然而,结合和分离不限于此,并且可通过沿相反的方向施加力来执行结合和分离。

如图7至图12所示,将与下壳体30结合的结合构件130可设置在吸入板100之上,并且在下壳体30上可设置有结合部35,结合部35设置在与结合构件130对应的一侧。

可存在一一对应的两个或更多个结合构件130和结合部35,更优选地,多个这样的结合构件130和多个结合部35可沿吸入板100的圆周方向布置在与吸入板100的边缘邻近的内表面上。

以下,将描述多个结合构件130中的每个与多个结合部35中的每个的单个单元。由于多个结合构件130以相同形状设置并且多个结合部35以相同形状设置,因此将省略对多个结合构件130和结合部35的描述。

结合构件130可被设置为向上突出的突起。详细地讲,结合构件130可包括插入于结合部35中并由结合部35支撑的第一钩131。

第一钩131可包括:引导表面132,引导第一钩131插入到结合部35中,并具有圆滑形状;插入突起133,从引导表面132横向延伸,被插入到结合部35中并与结合部35钩结合。

结合部35可凹入地形成在下壳体30的内部,以允许第一钩131插入到下壳体30中。详细地讲,结合部35可包括:引导槽36,被设置为与插入突起133和引导表面132接触同时与第一钩131结合,以允许插入突起133插入到结合部35中;插入槽37,被引导的插入突起133插入到插入槽37中;支撑台阶38,插入到插入槽37中的插入突起133与支撑台阶38钩结合以由支撑台阶38支撑。

当用户将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引导槽36可允许结合构件130容易地插入到结合部35中。为此,引导槽36可具有比引导表面132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且可被凹入地设置。

另外,引导槽36可朝着插入槽37以曲线形状延伸,以允许插入突起133和引导表面132在与插入槽37彼此接触的同时容易地运动到插入槽37。

如上所述,当用户顺时针旋转吸入板100时,插入突起133可被引导槽36引导,被插入于插入槽37中,并与支撑台阶38钩结合,从而允许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结合。

另一方面,当用户逆时针旋转吸入板100时,插入突起133可与支撑台阶38分离,继而从插入槽37和引导槽36退出,从而允许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分离。

当吸入板100类似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被设置为圆形形状时,由于用户可通过旋转圆形的吸入板100来将吸入板100与壳体10分离和结合,因此吸入板100可通过使用圆形形状而被直观地分离或连接,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圆形的吸入板100不仅可被应用于包括以环形形状设置的换热器80(正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空调的室内单元1,而且还可被应用于换热器80以四边形形状或以各种形状设置的情形,并且可通过旋转将圆形的吸入板100与壳体10分离和再结合(如上所述)。

如图12所示,插入槽37和支撑台阶38可设置在第一下壳体31上,并且引导槽36可设置在第二下壳体32上。这是为了提供抵抗长期应力的刚性,其中,在吸入板100长期钩结合时在插入槽37和支撑台阶38处会出现所述长期应力。

如图5所示,三个第一下壳体31可被可分离地形成。然而,在图12中,为了便于描述,在多个这样的下壳体31中,仅示出了设置在上方的一个第一下壳体31,而省略了其他两个第一下壳体31。

在图12中示出的第一下壳体31(将在下面进行描述)是图5中示出的多个第一下壳体31中设置在上方的一个第一下壳体31。然而,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不同,多个第一下壳体31可被可分离地设置,但不限于此,多个第一下壳体31可被注射成型为单个壳体。

第一下壳体31可与上壳体20内部的排水托盘90结合,以提供抵抗重力的刚性。然而,由于第二下壳体32是覆盖第一下壳体31的下侧并由第一下壳体31支撑的部件,因此第二下壳体32抵抗应力的刚性可低于第一下壳体31抵抗应力的刚性。

因此,第二下壳体32可包括引导槽36和通孔32a,以在下壳体30之下暴露插入槽37和支撑台阶38。

然而,当第二下壳体32具有一定水平的刚性时,插入槽37和支撑台阶38可被一体地设置在第二下壳体32上。这里,下壳体30可不包括通孔32a。

结合构件130可包括沿吸入板100的径向方向面朝内的第二钩。详细地讲,第二钩135可设置在结合构件130的侧部,朝向引导表面132延伸,并可被设置为朝向吸入板100的半径的中心部分。

如上所述,过滤器120可设置在吸入板100的上表面上,在那里,过滤器120的外周表面可与第二钩135钩结合以被吸入板100支撑。

由于在结合构件13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钩135,因此吸入板100不需要用于支撑过滤器的额外组件,从而简化了过程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用户可旋转吸入板100以使其与壳体10分离,然后可通过对与第二钩135结合的过滤器120施压来容易地将过滤器120与吸入板100分离。

由于空调的室内单元1嵌入在天花板中,因此,当用户将吸入板100从天花板分离时,可能会因用户的过失而发生诸如吸入板100掉落的安全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吸入板100可包括支撑单元140,支撑单元140被设置为在吸入板100与壳体10分离时允许吸入板100被壳体10支撑。

支撑单元140可将吸入板100的上侧与下壳体30的下侧连接,以在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分离之后,允许吸入板100被下壳体30支撑,同时在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之间有一定间隔。

如图13所示,支撑单元140可包括:连接构件141,将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连接;第一连接槽142,设置在吸入板100上;第二连接槽143,设置在下壳体30上。

连接构件141可由具有柔韧性的材料(诸如线)形成,并可被设置为当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在吸入板100与下壳体30之间弯曲。

当吸入板100被分离时,连接构件141可因在下壳体30和吸入板100之间产生的张力而允许吸入板100竖直地延伸,并允许吸入板100被下壳体30支撑。

连接构件141可包括具有刚性的材料,其能够支撑作用在吸入板100上的重力。

第一连接槽142可形成在吸入板100上,并与连接构件141的一侧结合。详细地讲,第一连接槽142可设置在结合构件130的引导表面132的一侧,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接槽142可设置在吸入板100的上表面的一侧。

第二连接槽143可形成在下壳体30的下侧,并可与连接构件141的另一侧结合。如图12所示,类似于插入槽37和支撑台阶38,第二连接槽143可从第一下壳体31延伸,并可在第二下壳体32之下突出,但不限于此,第二连接槽143可设置在第二下壳体32上。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支撑单元240。以下,由于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吸入板200和支撑单元240以外的组件与上面描述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侧部剖视图。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与壳体结合的状态的侧部剖视图。

如图14所示,支撑单元240可包括:连杆构件241,将下壳体30与吸入板200连接;第一滑动狭槽242,设置在吸入板200上;第二滑动狭槽243,设置在下壳体30上。

连杆构件241可朝着下壳体30和吸入板200中的每者滑动,并可与下壳体30和吸入板200中的每者可旋转地结合。

插入到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中并滑动的滑动突起244可设置在连杆构件241的两端。

当吸入板200旋转时,滑动突起244可在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中滑动,并且当吸入板200被分离时,滑动突起244可相对于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旋转,以允许连杆构件241枢转。

如图16所示,当吸入板2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连杆构件241可设置在吸入板200与下壳体30之间,同时沿着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设置。

之后,滑动突起244可沿着当旋转吸入板200时施压的方向在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中滑动,并可根据吸入板200的旋转而滑动。

当吸入板200的旋转完成时,结合构件130从结合部35退出从而可被分离。这里,连杆构件241可在朝向竖直方向设置的同时支撑吸入板200,以在距离下壳体30一定间隔的情况下支撑吸入板200。

滑动突起244在被插入于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中的同时旋转,以允许连杆构件241沿竖直方向设置。当吸入板200被分离时,滑动突起244不仅可旋转,而且还可在第一滑动狭槽242和第二滑动狭槽243中持续地滑动。

吸入板200可被下壳体30支撑,同时间隔开连杆构件241的长度。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吸入板300。以下,由于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吸入板300、结合构件330和支撑单元340以外的组件与上面描述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支撑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侧部剖视图。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结合时的侧部剖视图。

如图17所示,吸入板300可以以垂直于鼓风扇4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作为旋转轴线而旋转,以与壳体10分离和结合。详细地讲,当用户沿着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下侧方向对吸入板300施压时,吸入板300可沿着下侧方向(施压方向)旋转,并可与下壳体30分离。

即,不同于图6至图16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沿着吸入板100、200的圆周方向对吸入板100、200施压的方法,图17至图19以及图20至图2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吸入板300、400可被向下施压以与下壳体30分离,并且可被向上施压以与下壳体30结合。

将吸入板300与下壳体30连接以使吸入板300与下壳体30彼此结合和分离的结合构件330可设置在吸入板300与下壳体30之间。

结合构件330可包括设置在吸入板300上的钩部331以及设置在下壳体30上以允许钩部331被插入和支撑的钩支撑部(未示出)。

如图17所示,可设置两个这样的钩部331,但是钩部不限于此,并且可被设置为单个钩部或者三个或更多个钩部。当吸入板3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钩部331可插入到钩支撑部中并与钩支撑部钩结合。

当用户对吸入板300向下施压时,钩部331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离开钩支撑部,该方式使得钩结合可被解除并且吸入板300可向下旋转。

支撑单元340可包括:连杆构件341,以距离下壳体30一定间隔的方式支撑吸入板300,以允许吸入板300在与下壳体30分开一定间隔的同时旋转;旋转结合部342,被设置为允许吸入板300竖直地旋转;旋转部344,允许连杆构件341相对于下壳体30可旋转;铰接构件343,限制连杆构件341的运动,以允许连杆构件341支撑吸入板300同时保持所述一定间隔。

连杆构件341可具有与吸入板300的边缘对应的环形形状。详细地讲,连杆构件341可以以吸入板300的半圆形状的环形形状形成。

将与下壳体30结合的旋转部344可设置在连杆构件341的半圆形状的环形形状的两端,以允许连杆构件341与下壳体30可旋转地结合。另外,旋转结合部342可设置在连杆构件341的中央部分,旋转结合部342将与吸入板300结合并被设置为允许吸入板300相对于连杆构件341可旋转地结合。

即,连杆构件341可与下壳体30和吸入板300中的每者可旋转地结合。

因此,当用户对吸入板300向下施压时,连杆构件341可与吸入板300相互连接,可相对于下壳体30旋转,并可与吸入板300一起在下壳体30之下运动。连杆构件341可在距离下壳体30一定间隔的情况下支撑吸入板300,所述间隔与连杆构件341在下壳体30之下运动的距离一样多。

吸入板300可通过连杆构件341而在下方运动一定距离,并可通过旋转结合部342而相对于连杆构件341旋转。吸入板300可绕旋转结合部342作为旋转轴线竖直地旋转。

铰接构件343可通过将下壳体30与连杆构件341的中央(即,邻近于旋转结合部342的部分)连接而限制连杆构件341的运动。

当吸入板3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铰接构件343可设置在下壳体30和吸入板300之间同时被折叠,当对吸入板300向下施压时,铰接构件343可在与连杆构件341相互连接的同时向下延伸。

如上所述,铰接构件343可限制连杆构件341的旋转,以允许连杆构件341支撑吸入板300同时与下壳体30保持一定间隔。

这里,当由铰接构件343保持的旋转结合部342和下壳体30之间的距离称为l1,并且吸入板300的外周表面与旋转结合部342之间的距离称为l2时,l1的长度有必要大于l2的长度,以使得当吸入板300正在旋转时,吸入板300的旋转不受限于下壳体30。

因此,铰接构件343可支撑连杆构件341,以允许l1的长度大于l2的长度。即,当铰接构件343向下延伸最大长度时,旋转结合部342和下壳体30之间的距离有必要至少等于l2的长度。

不同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结合构件130,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构件330不包括第二钩135,因此过滤器120可设置在吸入板300的上表面上,同时包括除结合构件330之外的结合组件。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构件330不限于附图,并且可包括第二钩135,相应地可不包括额外的组件。

这里,有必要将结合构件330设置成与设置过滤器120的外表面的侧部接触。另外,有必要设置至少两个结合构件330,以约束过滤器120的外周表面。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吸入板400。以下,由于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吸入板400和支撑单元440以外的组件与上面描述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透视图。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侧部剖视图。

如图20所示,吸入板400可以以与鼓风扇40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以与壳体10分离和结合。详细地讲,当用户沿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下侧方向对吸入板400施压时,吸入板400可沿下侧方向(施压方向)旋转,并可与下壳体30分离。

为了允许吸入板400在被下壳体30支撑的同时旋转,可设置支撑单元440。

支撑单元440可包括:铰接构件441,将下壳体30与吸入板400连接;旋转部442,允许铰接构件441与下壳体30可旋转地结合;以及旋转结合部443,允许吸入板400与铰接构件441可旋转地结合。

当吸入板400与下壳体30结合时,铰接构件441可设置在吸入板400和下壳体30之间同时被折叠,并且当对吸入板400向下施压时,铰接构件441可在与吸入板400相互连接的同时向下延伸。

这里,铰接构件441向下延伸并在与吸入板400分开的同时支撑吸入板400。当下壳体30(铰接构件441设置在该下壳体30上同时延伸)与旋转结合部443之间的距离称为l1且吸入板400的外周表面与旋转结合部443之间的距离称为l2时,使长度l1大于长度l2是必要的,以在吸入板400旋转时允许吸入板400的旋转不受下壳体30的限制。

因此,铰接构件441可支撑吸入板400以允许长度l1大于长度l2。即,在铰接构件441向下延伸最大长度时,使旋转结合部443与下壳体30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长度l2是必要的。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吸入板500。下面,因为除了下面将描述的吸入板500和支撑单元540以外的组件与上述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在分离时的视图。

如图22所示,吸入板500可以以与鼓风扇40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作为旋转轴线旋转,以与壳体10分离和结合。详细地讲,当用户沿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下侧方向对吸入板500施压时,吸入板500可沿下侧方向(施压方向)旋转,并可与下壳体30分离。

为了允许吸入板500在被下壳体30支撑的同时旋转,可设置支撑单元540。

为了允许支撑单元540的外周表面的一侧与下壳体30的一端铰接地结合,吸入板500和下壳体30可通过铰接部结合。

因此,当用户对吸入板500向下施压时,吸入板可绕支撑单元540的铰接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而向下旋转。

下面,将详细描述盖构件600和盖构件6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的结合。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分离的状态的视图。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结合的状态的局部视图。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的旋转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1,覆盖下壳体30的外缘的盖构件600可设置在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最下部。与盖构件600可分离地设置的辅助盖构件650可设置在盖构件600的四个直角处。

下面将描述的辅助盖构件650可与盖构件600可分离地设置,以在盖构件6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具体地,排水托盘90)钩结合之后覆盖辅助结合构件610与盖构件600的螺钉结合而形成的结合部分。

此外,盖构件600可在四个直角处包括通口部620,该通口部620包括开口以当空调的室内单元1安装在天花板中时允许用户通过盖构件600容易地工作,且辅助盖构件650可覆盖盖构件6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结合部分以及通口部620。

即,辅助盖构件650可被分离以允许用户在盖构件600被结合或空调的室内单元1被安装的同时进行工作。当工作完成时,辅助盖构件650可与盖构件600结合以覆盖盖构件600的四个直角。

盖构件600、下壳体30、排水托盘90和上壳体20从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下侧叠置以被结合。

在传统的空调的情况下,详细地讲,在使用一般的叶片来控制排放的气流的类型的空调的情况下,盖构件、排水托盘和壳体可从下侧叠置。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情况下,因为气流控制器设置在排水托盘的下方而不包括叶片,所以诸如多个下壳体30的另外叠置的组件的数量大于传统的空调中叠置的组件的数量。因此,可能难以结合各个组件。

尤其是由于叠置的组件的数量较大而难以将其彼此装配在一起。因为每个组件由通常具有塑性的注射成型产品形成,所以当将组件彼此装配在一起时,它们甚至会由于微小的冲击通过彼此间的接触而容易被损坏,因此劣化了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耐用性。

因此,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如图24所示,各个组件彼此不结合,而是可以与辅助结合构件610结合以提高耐用性。

辅助结合构件610可沿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外周表面的竖直方向延伸,并可包括诸如钢的具有高强度的材料。

下壳体30和排水托盘90可分别包括从外周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可叠置并与辅助结合构件610结合。

盖构件600可包括结合狭槽630,该结合狭槽630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螺钉结合在一起,并可设置在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对应的四个直角中的每个直角处。这可在下面具体地描述。

此外,因为辅助结合构件610插入在上壳体20中,所以上壳体20可通过辅助结合构件610被结合。

可朝向空调的室内单元1对盖构件600施压且盖构件600可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结合。详细地讲,可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并且盖构件600可与第二装配部95钩结合。

盖构件600可包括朝向排水托盘90突出的结合钩640,将与结合钩640结合的凹入部96可设置在第二装配部95上。

第二装配部95可包括结合表面95a和延伸表面95b,结合表面95a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突出并与第一装配部39和辅助结合构件610螺钉结合,延伸表面95b沿结合表面95a的外缘向上延伸。

第一装配部39可设置在结合表面95a的下表面上,且辅助结合构件610可设置在结合表面95a的上表面处以在叠置的同时进行螺钉结合。凹入部96可设置在延伸表面95b的一侧,并可与结合钩640钩结合。

然而,凹入部96并不限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并可设置在第一装配部39上。这里,第一装配部39可包括结合部和延伸表面,第二装配部95可设置在第一装配部39的上表面上并可与被设置在第一装配部39上方的辅助结合构件610螺钉结合。

当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时,结合钩640可向上运动,可沿延伸表面95b的上侧引导,并可到达凹入部96并与凹入部96钩结合。

由于结合钩640,用户可仅通过执行对盖组件600向上施压的操作而容易地将盖构件6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结合。

在传统的空调的情况下,需要一个用户支撑盖构件不掉落并且另一个用户结合盖构件以固定盖构件,而这是不方便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600可通过简单地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而被固定到空调的室内单元1。

在结合盖构件600的过程中,首先辅助盖构件650朝向空调的室内单元1对处于分离状态的盖构件600施压以使结合钩640与凹入部96钩结合。

之后,用户可将螺钉插入到设置在盖构件600处的结合狭槽630,并可在盖构件600、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以及辅助结合构件610叠置的同时将它们螺钉结合。

虽然在下面进行描述,但是结合狭槽630能够相对于螺钉滑动并可通过旋转盖构件600而调节结合盖构件600的角度。在完成结合之后,辅助盖构件650可与盖构件600结合,从而完成结合盖构件600的过程。

在分离盖构件600时,用户可分离辅助盖构件650,可从结合狭槽630移除螺钉,并可通过通口部620解除结合钩640的钩结合状态,从而分离盖构件600。

这里,即使在从结合狭槽630移除螺钉时,也能够防止盖构件600突然掉落,这是因为盖构件600与排水托盘90钩结合。

结合钩640可包括拆卸肋647,该拆卸肋647允许用户对结合钩640的一侧施压以容易地解除钩结合状态。拆卸肋647可被设置成从结合钩640的上端向上延伸,以允许用户通过通口部620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拉动拆卸肋647而容易地解除钩结合

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为了容易地解除钩结合,可在结合钩640的一侧设置保持部,且可在盖构件600的与保持部对应的一侧设置切割部,以允许诸如螺丝刀的细轴穿过盖构件600并到达保持部。

这里,用户可将轴插入到切割部中,可允许轴穿过盖构件600以被保持部保持,并可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向后弯曲轴。因此,结合钩640可与轴的运动互联并可沿背离凹入部96的方向向后弯曲,从而解除钩结合。

如图25所示,结合狭槽630可设置在盖构件600的被辅助盖构件650覆盖的区域中。

螺钉被插入到结合狭槽630中以允许盖构件600与辅助结合构件610螺钉结合。可设置纵向部631以在结合螺钉之后使结合狭槽630能够相对于螺钉滑动。

详细地讲,如图26所示,在盖构件600与辅助结合构件610螺钉结合之后,用户可通过绕鼓风扇40的旋转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盖构件600而设置盖构件600,以调节结合盖构件600的角度。

用户可旋转盖构件600,以调节盖构件6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所安装到的天花板之间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即,当在顺时针或逆时针对盖构件600施压时,结合狭槽630可在滑动的同时相对于螺钉在纵向部631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往复一段距离。因此,盖构件600可旋转得与纵向部631的长度一样多。

此外,当盖构件600旋转时,与凹入部96结合的结合钩640还可在与盖构件600相互连接的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因此,凹入部96的宽度可大于结合钩640的宽度,以不限制盖构件600的旋转。

凹入部96的宽度和结合钩640的宽度之间的差可至少等于盖构件600通过结合狭槽630的滑动的旋转长度。

然而,因为在螺钉被装配到结合狭槽630之前,结合钩640与凹入部96钩结合并且凹入部96的宽度大于结合钩640的宽度,所以盖构件600可相对于壳体10旋转与凹入部96的宽度和结合钩640的宽度之间的差一样多。

因此,不论螺钉是否被插入到结合狭槽630中,盖构件600都能够在一定的间隔下与壳体10可旋转地结合。

盖构件600可支撑辅助盖构件650,同时使用线间隔开,以防止在分离辅助盖构件650时辅助盖构件650掉落。

即,能够绑定线的线绑定部621以线的一侧绑定到线绑定部621且线的另一侧连接到辅助盖构件650的一侧的方式而被设置在盖构件600的一侧,以防止辅助盖构件650在被分离时掉落。

详细地讲,线绑定部621可朝向通口部620的内部突出。线绑定部621按照用户可容易地绑定线而使用线将盖构件600与辅助盖构件650连接的方式以钩状形成在通口部620处。

此外,线绑定部621可按照从盖构件600的一侧朝向通口部620延伸的形状与盖构件600一起一体地注射成型。因此,因为不需要用于防止辅助盖构件650掉落的额外的组件,所以可减少用于形成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组件的数量,可简化过程,并可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钩640’。下面,因为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结合钩640’以外的组件与上述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与空调分离的状态的侧部剖视图。

如图27所示,结合钩640’可按照能够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向前和向后运动的弹簧保持器的形状设置。弹簧保持器的保持器641以盖构件600可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结合的方式与凹入部96钩结合。

结合钩640’可包括:保持器641,与凹入部96钩结合;导向倾斜表面642,形成在保持器641的上表面上,以在保持器641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接触时引导保持器641的往复运动;弹簧构件643,允许保持器641往复运动;支撑板644,支撑弹簧构件643的一侧。

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结合钩640类似,当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时,结合钩640’与凹入部96钩结合,以允许盖构件600容易地与排水托盘90结合。

当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时,结合钩640’可在向上运动的同时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中的每者的一侧接触。这里,导向倾斜表面642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的一侧接触。当在导向倾斜表面642与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的一侧接触的同时持续地对盖构件600向上施压时,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的一侧沿着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顺着导向倾斜表面642对保持器641施压。因此,弹簧构件643收缩且保持器641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向后运动。

之后,当保持器641由于被持续地向上施压而被设置在凹入部96的一侧时,弹簧构件643在与挤压导向倾斜表面642的第一装配部39和第二装配部95分开的同时而被设置,并再次延伸,从而允许保持器641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朝内前进。

随着保持器641向前运动,保持器641的下表面和凹入部96钩结合,从而结合盖构件600与排水托盘90。

当结合钩640’与排水托盘90分离时,用户可通过沿排水托盘90的径向方向拉动从保持器64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向后运动突起645而解除结合钩640’与凹入部96之间的钩结合。

向后运动突起645可设置在通口部620处,以通过通口部620而容易被用户握持。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700。下面,因为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盖构件700以外的组件与上述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分离的状态的视图。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结合的状态的视图。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透视图。图32a和图3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结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图3和图23至图28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构件600在空调的室内单元1被嵌入到天花板中时可覆盖形成在嵌入孔和壳体10之间的分离空间,以使分离空间不被暴露出来。

详细地讲,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10以圆柱形设置且传统的嵌入孔以四边形设置时,可在壳体10的外周表面和四边形嵌入孔的拐角之间产生分离空间。因此,盖构件600可以以具有四个直角的形状设置,并可覆盖在四个直角处形成的分离空间。

然而,近来,天花板安装式空调未被安装在嵌入孔中而通常使用在空调的室内单元完全暴露的同时安装空调的方法。

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1安装在天花板上同时如上所述地暴露时,因为壳体10以圆柱形状形成,所以没有必要以四边形形成盖构件600。此外,由于在空调的以圆柱形状形成的室内单元1的设计中缺少统一性,所以会劣化美观性。

因此,当空调的室内单元1在被安装同时暴露时,在图28至图3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盖构件700可按照具有与壳体10的外周表面对应的半径的环形设置,以改善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美观性。

然而,环形的盖构件700不仅可应用到在设置在天花板上同时被暴露的情况,还可应用到在天花板中形成圆形嵌入孔的情况。

如图29和图30中所示,用户可朝向空调的室内单元1对盖构件700施压而使盖构件7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结合。当对盖构件700向上施压且盖构件700与排水托盘90或下壳体30的一侧接触时,盖构件700可旋转而被固定到下壳体30或排水托盘90。

详细地讲,如图31中所示,盖构件700具有圆形开口和结合突起710,结合突起710设置在盖构件700的内周表面上并沿径向方向向内突出。当结合突起710通过用户在排水托盘90的外周表面上旋转然后被设置在与凹入部96设置于其上的延伸表面95b(即,设置在面对排水托盘90的外周表面的一侧的延伸表面95b)对应的位置时(下面,延伸表面95b将被限定为第一延伸表面95b’,且在第一延伸表面95b’的两端处从排水托盘90向外延伸的延伸表面95b将被限定为第二延伸表面95b”),结合突起710可由将与盖构件700结合的第一延伸表面95b’的上侧支撑。

参照图32a,当结合突起710未通过第一延伸表面95b’的上侧支撑时,排水托盘90和结合突起710的结合状态可能没有被维持和固定。然而,如图32b所示,当结合突起710沿排水托盘90的外周表面旋转且被设置在第一延伸表面95b’上时,结合突起710的下侧由第一延伸表面95b’支撑,从而允许盖构件700被排水托盘90支撑。

如上所述,凹入部96可设置在包括不位于排水托盘90中的装配部的另一组件(诸如下壳体30)中。

因为盖构件700以环形设置,结合突起710沿外周表面向内突出,以允许用户轻易地旋转将被设置在第一延伸表面95b’上的结合突起710和盖构件700。这样方便的是用户可直观地结合盖构件700,从而不需要其他组件来结合盖构件700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以降低制造成本并简化过程。

如图31所示,止动件720可设置在结合突起710的一侧。如上所述,结合突起710由于旋转而设置在第一延伸表面95b’上,以这样的方式使得盖构件700由排水托盘90支撑。此外,当盖构件700分离时,用户可通过旋转施压使结合突起710与第一延伸表面95b’分离而分离盖构件700。

这里,即使在盖构件700未分离的情况下施加诸如从外部施加的力的物理力时,盖构件700也可旋转。当结合突起700由于旋转而与第一延伸表面95b’分离时,在没有意向这样做的情况下盖构件700的结合也会解除。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止动件720可设置在结合突起710的一侧以防止盖构件700随意旋转。

止动件720可从结合突起710的一侧向上延伸并可朝向盖构件700的内部突出。当结合突起710设置在第一延伸表面95b’时,止动件720可与第二延伸表面95b”的一侧对应地设置。因此,即使当旋转力被施加到盖构件700时,止动件720也与第二延伸表面95b”接触,从而限制盖构件700的旋转。

辅助结合突起730可设置在结合突起710下方,当结合突起710设置在第一延伸表面95b’上方时,辅助结合突起730与凹入部96的一侧接触。

辅助结合突起730可朝向盖构件700的内部突出,并可延伸大约与对应于第一延伸表面95b’的厚度的长度一样多。辅助结合突起730可设置成与凹入部96的一侧接触,此处,止动件720和第二延伸表面95b”彼此接触。

盖构件700的旋转在一个方向上可受到止动件720的限制。然而,当沿相反方向旋转时,该旋转不会受到限制,从而允许结合突起如上所述地与第一延伸表面95b’分离。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辅助结合突起730可与凹入部96的一侧接触,以限制盖构件700沿与止动件720相反的方向的旋转。

因此,用户可仅在分离盖构件700时通过施加能够使辅助结合突起730与凹入部96分离的力而分离盖构件700。

辅助盖构件730可按照三角形形状突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对角线方向上的表面可引导插入到凹入部96中或者与凹入部96分离。

下面,将详细描述过滤器120的构造。

图3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局部透视图。图3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俯视图。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的局部放大视图。

如上所述,过滤器120可以以圆形设置。因为吸入板100以环形设置,尤其是因为空调的室内单元1以圆柱形状形成,所以过滤器120可以以与其对应的形状形成。

在传统的空调中,室内单元以长方体形状设置,且设置有吸入口的面板以四边形设置。设置在四边形面板中的过滤器通常根据面板的形状以四边形设置。考虑到空气流动,空气通过吸入口经其流动到鼓风扇中的吸入流动路径通常以圆形设置,以这样的方式使得空气不会通过过滤器的四个直角(是不必要的空间)被吸入。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120可以以圆形设置,且过滤器120的半径被设置成与空调的室内单元1的吸入流动路径的半径对应,以完全利用过滤器120而没有不必要的部分。

过滤器120可包括:外周框架121,以圆形设置;多个内部框架122,沿一个方向朝向外周框架121的内部延伸;多个加强肋123,与多个内部框架122相交并加强过滤器120的刚度。

此外,如图33所示,收集空气中的灰尘的网构件124可设置在多个内部框架122之间。网构件124可以包括脊124a和沟124b的波纹形状设置。

当以波纹形状设置并形成多个弯曲部时,网构件124的横截面可增大并可收集大量灰尘。网构件124可设置在多个内部框架122之间并可与多个内部框架122中的每者的两侧结合。

具有与网构件124的波纹形状的脊124a和沟124b的形状相同的弯曲突起122a设置在内部框架122的两端,以允许网构件124容易地与内部框架122的两端接触。

与内部框架122相交的多个加强肋123可在网构件124上相交。这里,加强肋123可以以与网构件124的波纹形状对应的形状延伸,以在支撑网构件124的同时与内部框架122相交。

即,加强肋123可与内部框架122相交,同时包括弯曲部123c,该弯曲部123c包括与网构件124的波纹形状(包括脊124a和沟124b)对应的脊123a和沟123b。

弯曲部123c的脊123a和沟123b可与网构件124的脊124a和沟124b对应地形成,以允许网构件124由加强肋123支撑同时保持波纹形状。

如图34中所示,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彼此相交所成的角度可在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

在传统的空调种,由于过滤器设置成四边形,所以考虑到吸入空气的效率,内部框架和加强肋以90度相交。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器120中,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可以各种角度彼此相交而不限制它们的相交角度。

吸入板100包括形成吸入口110的吸入格栅101(未示出)。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的相交角度可在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自由地设置,从而将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布置在吸入格栅101的位置处。

因此,因为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未暴露于外部,所以可提高美观性。

如上所述,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可以以各种角度彼此相交。然而,如图35中所示,与内部框架122接触的加强肋123的脊123a或沟123b可以以直角与内部框架122相交。

即,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的整个布置可在0度到180度的范围内,但是内部框架122与加强肋123之间的在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彼此接触的位置处的角度可被设置成直角。

因为加强肋123包括多个弯曲部123c,所以即使在与内部框架122以直角接触时,弯曲部123c也对角地弯曲然后加强肋123和内部框架122可大体上对角地相交。

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彼此垂直地接触,以允许网构件124由内部框架122支撑同时保持网构件124的完整的波纹形状。当内部框架122和加强肋123中的每者的一侧以除了直角以外的角度彼此接触时,在网构件124的与其对应的区域中产生褶痕,然后在某些区域中不能保持波纹形状,从而防止空气流动并减小内部框架122或加强肋123之间的结合力,这劣化了耐用性。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网构件124可在与内部框架122接触的整个区域中均匀地保持波纹形状,从而克服上述限制。

通过上面的描述明显的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相对于壳体横向旋转并分离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分离吸入板。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吸入板相对于壳体竖直旋转并分离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分离吸入板。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盖构件朝向壳体被施压并结合以允许用户容易地结合盖构件。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过滤器具有圆形形状并包括呈各种形状的过滤器框架。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