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077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病患者明显增多。当用户处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内时,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会直接吹向用户。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冷风长时间地直接吹在用户体表,容易导致人体不适,不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不同体质的用户对空调出风的耐受程度不同,目前无风感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只有无风感模式和正常出风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不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调节无风感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旨在多档位无风感模式的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面板,壳本体具有出风口,面板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壳本体的前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微孔区和第二微孔区,第一微孔区和第二微孔区在面板上呈上下排布,且均沿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微孔区在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大于第二微孔区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敞口区,所述敞口区在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敞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下方;或者所述敞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上方;或者所述敞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孔区微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微孔区的微孔孔径;或者所述第一微孔区微孔排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微孔区的微孔排布密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孔区位于所述第二微孔区下方,所述敞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下方。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封闭区,所述封闭区在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封闭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下方;或者所述封闭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上方;或者所述封闭区位于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之间。优选地,所述壳本体前侧面的横截面呈圆弧设置,所述面板的横截面呈与所述壳本体相适配的圆弧设置。优选地,所述面板为柔性板。优选地,所述面板包括框架和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内的第一微孔板和第二微孔板,所述第一微孔区形成于所述第一微孔板,所述第二微孔区形成于所述第二微孔板。优选地,所述面板的内侧面上设有沿出风口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风胶条,所述导风胶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孔区和所述第二微孔区宽度方向上的两边。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机,包括室外机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面板,壳本体具有出风口,面板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壳本体的前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微孔区和第二微孔区,第一微孔区和第二微孔区在面板上呈上下排布,且均沿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微孔区在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大于第二微孔区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滑动面板上设置多个微孔区,实现不同档位无风感模式的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敞口区第一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敞口区第二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敞口区第三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封闭区第一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封闭区第二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第一微孔区、第二微孔区、封闭区第三种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面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面板16第一微孔板11第一微孔区17第二微孔板12第二微孔区18导风胶条13敞口区20出风口14封闭区30导风板15框架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空调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又分为横挂在墙壁上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的柜机和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天花机等多种。其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多用于面积较小的室内,例如卧室、书房等,通常距离用户较近。无风感指的是气流吹到用户身上时,风速较低,用户几乎感受不到有风,无风感等级或挡位越高,气流吹到用户身上时的风速越低。本发明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不同等级无风感模式的调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面板10;壳本体具有出风口20;面板10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壳本体的前侧;面板10上设有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在面板10上呈上下排布,且均沿面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微孔区11在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大于第二微孔区12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如图2所示,壳本体的后侧固定在贴设在墙壁上,前侧设置上下方向的滑轨,面板10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壳本体上还设置驱动组件,以驱动面板10的上下滑动。出风口20设置在壳本体前侧的下方,面板10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上下滑动时,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均可以随面板10移动到出风口20处。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且两微孔区并排上下设置在面板10上,其长度方向与出风口20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10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柔性材料制作。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框架15,将柔性面板10固定在框架15中,随框架15上下滑动。如图3所示,在设置框架15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第一微孔板16和第二微孔板17,第一微孔板16形成第一微孔区11,第二微孔板17形成第二微孔区12。第一微孔板16和第二微孔板17依次铰接在框架15中。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上均开设多个微型通风孔,以在第一微孔区11或第二微孔区12滑动到出风口20处时,使气流可以从微型通风孔中流出。气流从微型通风孔中流出后流速降低,且流速衰减较快,吹到人体时,气流流速很低,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其中,在微型通风孔数量一致时,第一微孔区11的单个微型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或孔径)大于第二微孔区12的单个微型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或孔径);在单个微型通风孔的通风面积相同时,第一微孔区11的微孔数量多于第二微孔区12的微孔数量。或者,在第一微孔区11的微孔数量多于第二微孔区12的微孔数量的同时,第一微孔区11单个微孔的通风面积大于第二微孔区12单个微孔的通风面积。两微孔区微孔数量和通风面积的设置,使得第一微孔区11的通风能力大于第二微孔区12的通风能力。相应的,第一微孔区11对应较低的无风感等级,第二微孔区12对应较高的无风感等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无风感等级的调节。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微孔区的数量也可以设置多个,对应多个无风感等级;或设置一个较宽的微孔区,其通风能力从微孔区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不设固定的无风感等级,实现无风感的连续调节。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壳滑动的面板10上开设通风能力不同的微孔区,实现通过面板10的上下滑动改变空调的无风感等级。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出另一实施例,在面板10上设置敞口区13,敞口区13沿出风口20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上下排布。第一微孔区11设置在第二微孔区12上方。敞口区13可以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的上方或下方,或者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之间。敞口区13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下方时,在面板10上由下到上或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敞口区13、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面板10从上向下滑动,出风口20依次正对敞口区13、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分别对应常规出风模式、低挡位无风感模式去和高档位无风感模式,出风量依次递减。正常使用时,相邻挡位之间的切换较多,此种情况下,面板10只需要滑动较短行程就可以满足调节出风挡位的需求。敞口区13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下方,靠近面板10的下边缘,在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微孔区11或第二微孔区12正对出风口20,敞口区13滑动到下方,此时敞口区13可以作为支撑架使用。在当天换洗衣物需要第二天穿着时,可以挂到空调敞口区13位置,虽然没有直吹的气流,但是空调出风口20下方空气的流动性高,衣物可以较快晾干。敞口区13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之间时,可以将敞口区13正对出风口20时设为面板10的基准位,此时,从常规出风模式到高档位无风感模式或低档位无风感模式的切换都只需要面板10滑动较短行程即可。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敞口区13,增加了常规出风模式,在空调刚开机时,常规模式可以实现快速控温,当温度控制到一定范围时,再切换到无风感模式维持环境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面板10上还可以设置封闭区14,封闭区14沿出风口20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上下排列,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的上方或下方,或者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和第二微孔区12中间。封闭区14正对出风口20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空调关机时,面板10回复到基准位,此时封闭区14正对出风口20。开机时,面板10滑动,出风口20正对微孔区,实现无风感出风。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封闭区14,在空调停机不使用时,封闭区14遮挡出风口20,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壳本体外侧面的横截面呈圆弧状,面板10的横截面呈与之相适配的圆弧形。面板10上下滑动时沿壳本体外侧表面滑动,其滑动的形式为绕圆弧圆心的转动。本发明通过将壳本体前侧表面和面板10设置成圆弧形,以绕圆心的转动代替上下滑动,可以使面板10在运动时更贴近壳本体,也更容易设置驱动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本体外侧面也可以设置成如图11所示的平面型,面板10对应的设置成平板,敞口区13设置在最下方,在无风感模式下,敞口区13向下滑动至壳本体前侧的下方,可以更为方便的将敞口区13作为支撑杆以供晾衣物等时使用。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再一实施例,在面板10内侧面上,第一微孔区11、第二微孔区12和敞口区13的边界处,设置沿出风口20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风胶条18。具体地,可以在面板10内侧,相邻区域的交界处或各个区域的边界处,开设凹槽,导风胶条18嵌设到面板10内侧的凹槽中,导风胶条18的宽度向内渐缩,外露部分呈三角形,尖端朝向内侧。导风胶条18设置在各区域的边界处,可以起到防止气流沿面板10内侧面扩散的作用。例如,在第一微孔区11正对出风口20时,设置在第一微孔区11两边的导风胶条18向内侧伸出,可以将出风口20的气流集中到导风胶条18之间,防止气流沿面板10内侧表面扩散,引导气流从第一微孔区11的微孔中流动到面板10外。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胶条18可以粘在面板10内表面;导风胶条18也可以通过在面板10的内侧面上设置凸起替代。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各区域两侧设置导风胶条18,防止气流沿面板10内表面扩散,引导气流从正对出风口20的微型孔或敞口区13流动到面板10外面。如图2、图13和图14所示,本发明提出另一实施例,在出风口20设置导风板30和导风百叶31,导风板30上开设散风孔,导风百叶31可左右转动的设置在导风板30内侧。导风百叶31沿出风口2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导风百叶31的叶片之间相互平行,且叶片之间通过连杆联动,保证转动方向的一致性,进而保证导风方向的一致性。出风口20设置导风板30,可以在常规出风模式下正常上下摆风,设置导风百叶31可以实现常规出风模式下正常的左右摆风,防止气流固定吹向一个方向,增加气流在房间中的扩散速度。在导风板30上开设散风孔,经散风孔流出的气流较为平缓,在无风感模式下,经散风孔流出较为平缓的气流从面板10上的微孔中流出时流速更低,无风感效果更好。出风口20设置开设散风孔的导风板30,气流受挡风板阻挡,容易在挡风板内侧形成乱流扰乱从散风孔的出风,气流沿导风板30内侧面的扩散较多,使通风量减小并会增加噪音。导风百叶31设置在导风板30内侧,且其叶片的延伸方向与出风口20出风方向一致,因此导风百叶31可以削减因受导风板30遮挡而产生的乱流,从而减少对出风的干扰,增加从散风孔流出的气流量并可以减少噪音。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口20设置导风百叶31和开设由散风孔的导风板30,实现常规出风模式下的正常摆风,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强无风感的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包括室外机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