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8372发布日期:2018-06-01 20:5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主要采用室内温度设定控制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设定室内目标温度,或者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运行状态,以使整个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当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机处理,未达到则按照设定好的规则运行,以保证房间温度围绕一个设定温度中心线进行小范围波动。

而对于设定温度,一般是接收来自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设定的固定值。换言之,一般情况下,设定温度是一个固定值或者随机的离散值。

根据人体医学研究与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由于人体的差异性以及生理变化,会导致人体虽然对于温度敏感,但却无法准确定量适合自己的温度,因此,在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时,存在设定温度过低与过高需要再次进行调节的问题。比如,用户并不知道空调器的温度设定与快速降温并无实质联系,往往会把温度调到很低,但又容易忘记调回来,等身体有反应时已对人体造成了损害,如致使人感冒,且不节能。若根据以上的空调器温度控制逻辑,不进行修正就会是一种能源浪费的行为。当长期运行或者量很大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能源浪费,对用户而言运行费用增加,对国家则是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且降低能耗,实现节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开机后,根据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和记录的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进而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调节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如果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所述空调器停机;如果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包括:判断所述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如果所述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所述空调器停机;如果所述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控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规则对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

Ts=Ts0+kt+a,且k>0时,Ts≤b;k<0时,Ts≥c,

其中,Ts为所述调节后的目标温度,Ts0为所述初始目标温度,t为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时间,k为系数,a、b、c为常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执行该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后,记录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在空调器开机后,通过调节模块根据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进而通过控制模块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调节模块根据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调节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之前,判断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所述空调器停机,以及在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所述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目标温度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定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定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定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定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记录空调器的运行时间。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空调器的遥控器,移动终端的APP、PC机的客户端等等向空调器发送开机指令,以控制空调器开机,以及设定空调器的初始目标温度。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空调器中可设有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分析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以接收遥控器、移动终端、PC机等发送的开机指令和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户在短时间内(如5~15s)多次改变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则获取单元取最后一次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

S102,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

具体地,可以预设时间间隔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如每隔20min调节一次。在每次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时,可以按照如下式(1)的规则调节:

Ts=Ts0+kt+a,且k>0时,Ts≤b;k<0时,Ts≥c (1)

其中,Ts为调节后的目标温度,Ts0为初始目标温度,t为空调器的运行时间,k为系数,a、b、c为常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a的取值范围可为-15℃≤a≤14℃,如2℃,b的取值范围可为24℃≤b≤30℃,如25℃,c的取值范围可为15℃≤c≤23℃,如20℃。根据上述式(1)可得到,空调器的目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例如,对于空调器在连续24h的控制,0≤t≤24,a=2℃,b=25℃,c=20℃,k>0,如1/10。空调器制冷时,如果用户设置的初始目标温度为22℃,则调节后的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以且Ts≤25℃变化,即在t≥10h后,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保持25℃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如果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且k>0,则对于身体素质较好,对快速降温需求较高的用户而言,可先设置较低的初始目标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目标温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该过程可满足用户的快速降温需求,且在用户体感温度降低后,目标温度升高可降低空调器的制冷能耗。同理,如果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且k<0,则对于身体素质较好,对快速升温需求较高的用户而言,空调器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且制热能耗较始终以初始目标温度控制的能耗低。

如果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且k<0,则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对快速降温需求较低的用户而言,可先设置较高的初始目标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目标温度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最小值,该过程可满足用户身体对温变的逐渐适应过程。同理,如果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且k>0,则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对快速降温需求较低的用户而言,上述式(1)可满足用户身体对温变的逐渐适应过程。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防止短期内用户盲目的改变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可以对通过设定时间进行限制,即空调器在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时间未达到设定时间时,则继续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若达到,则可接收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

S103,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可以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或调解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例如,空调器制冷运行时,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当前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则控制空调器持续制冷;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一定值时,则可控制空调器降频或停机。

具体而言,判断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如果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可先进行降频控制判断,即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3℃。如果是,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以减小制冷输出或制热输出。如果否,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其中,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时,降频控制规则可以是预设的,如每判断一次满足降频条件,则控制压缩机转速降低预设转速n0。

进一步地,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后,进行停机控制判断,即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调节后的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差如1℃,其中,第三预设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否,则返回对空调器的进行降频控制的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采用定速机的空调器而言,则不进行降频判断,之间进行停机判断。

举例而言,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空调器开机后,用户可以设定制冷/制热的初始目标温度,设置在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设置在室内机上的计时器可实时检测空调器的一次运行的累积时间。此时,图3所示的控制单元可根据上式(1)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由此,该方法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之间,还判断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如果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如果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通过接收单元接收到开机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器开机。空调器开机后,接收单元接收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获取单元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进而分析反馈单元对目标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控制单元则根据分析结果对空调器进行相应控制。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在空调器开机后,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制热/制冷控制。在该过程中,分析反馈单元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如制冷控制时,初始目标温度为22℃,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为21℃,则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用户需求;或者判断空调器以初始目标温度运行的时间是否达到一定的时间如20min;或者根据大数据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偏离舒适标准或大数据统计值等。

若均不满足上述条件,则控制单元继续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同时,控制单元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降低频率运行或者停机。其中,此阶段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改变随时有效。

若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则控制单元根据初上式(1)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控制空调器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其中,同时空调器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的时间从调节生效开始进行计时。

在该过程中,分析反馈单元先判断空调器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的时间是否满足要求。若运行时间不满足要求,则保持当前运行状态,同时分析反馈单元判断是否需要降频或停机运行,若运行时间满足要求,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

若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状态,并判断是否需要降频或停机运行,然后循环。若接收单元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短时间内多次出现,取最后一次),则以最新一次接收到的目标温度作为初始目标温度,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如果该空调器带有WiFi物联网功能,那么可以通过手机APP端、PC端等进行开关机控制、目标温度设定等操作,再通过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分析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图5所示的控制方法时,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调节前,制冷取可设定的最低初始目标温度如28℃,制热取可设定的最高初始目标温度如17℃,并按式(1)对目标温度进行调节,且调节后未收到目标温度改变的信号,则制冷运行后的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7(变频机)、图9(定速机)所示,制热运行后的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8(变频机)、图10(定速机)所示。从图7-图10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时,室内环境温度变化与室外环境温度相适应,更能满足人体对温度的适应需求,且能耗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6,空调器开机后,接收单元获取到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获取单元获取到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单元根据初上式(1)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并控制空调器按照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其中,同时空调器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的时间从调节生效开始进行计时。

在该过程中,分析反馈单元先判断空调器以调节后的目标温度运行的时间是否满足要求。若运行时间不满足要求,则保持当前运行状态,同时分析反馈单元判断是否需要降频或停机运行,若运行时间满足要求,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

若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状态,并判断是否需要降频或停机运行,然后循环。若接收单元接收到改变目标温度的信号(短时间内多次出现,取最后一次),则以最新一次接收到的目标温度作为初始目标温度,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如果该空调器带有WiFi物联网功能,那么可以通过手机APP端、PC端等进行开关机控制、目标温度设定等操作,再通过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分析反馈单元和控制单元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图6所示的控制方法时,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调节前,制冷取可设定的最低初始目标温度如28℃,制热取可设定的最高初始目标温度如17℃,并按式(1)对目标温度进行调节,且调节后未收到目标温度改变的信号,则制冷运行后的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1(变频机)、图13(定速机)所示,制热运行后的室内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2(变频机)、图14(定速机)所示。从图11-图14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时,室内环境温度变化与室外环境温度相适应,更能满足人体对温度的适应需求,且能耗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通过遥控器、移动终端APP、PC机客户端等重新设置目标温度,以作为初始目标温度,设置完成后对空调器的控制参见上述实施例。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开机后,根据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进而通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执行该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如图15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二获取模块20、记录模块30、调节模块40和控制模块5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记录模块30用于在空调器开机后,记录空调器的运行时间。调节模块40用于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控制模块50用于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60。判断模块60用于在调节模块根据初始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之前,判断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还用于在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时,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或控制空调器停机,以及在初始目标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满足空调器的降频控制条件或停机条件时,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在空调器开机后,通过调节模块根据用户设定的初始目标温度和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对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进行线性调节,进而通过控制模块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图。如图17所示,该空调器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温度变化满足人体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能耗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它构成及其作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