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及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220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及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用或灶用的炉芯护具,具体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及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原自己申请过的发明名称为《反马蹄强火砖式回风灶》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410269558.X)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申请人发现,在消费者人群中使用该产品时,经常由于操作不当,使得过长的木条或火钳用力撞击反马蹄强火砖的内壁,多次的撞击使得在使用本炉灶1~3年内就出现反马蹄强火砖出现裂痕或断裂的情况,且该情况较为常见,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针对更大的消费群体,作出改进,使得改进后的反马蹄强火砖更加耐用,不易受到木材或火钳的撞击而出现裂痕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申请人的改进方案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用于包裹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内外两侧面,由两片金属板片:内护板(1)和外撑板(2)按内外两片通过连接条(3)相连接构成反马蹄形,内护板(1)呈灯泡型于尾端具有一个开口,外撑板(2)为圆弧形包裹于内护板(1)的外围连接于内护板(1)的尾端部,若干条连接条(3)分布于内护板(1)和外撑板(2)之间的间隔内,外撑板(2)的外缘高度高于内护板(1)的外缘高度,内护板(1)尾端处的外缘倾斜向上直至其高度与外撑板(2)的尾端的外缘高度相等且相交连接,内护板 (1)的高度高于外撑板(2)的高度并向下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3)为五条按外撑板(2)的径向均匀地分布连接内护板(1)和外撑板(2)。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板(1)的底部外缘处于尾端的两边处、底部圆弧的正中处分别安装有固定折片(4)。

一种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用于放置于炉灶内用做炉膛或灶芯,强火砖的内侧面贴附有一层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内护板(1),强火砖的外侧面贴附有一层相适配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撑板(2),若干条连接条(3)分布于内护板(1)和外撑板(2)之间的间隔内,强火砖外形呈马蹄上翻状,强火砖上表面周边呈凹形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呈凹形形状的强火砖上表面中的凹形边沿的一个边上为A部位、中间为B部位、另一个边上为C部位,A部位、B部位和C部位距离放置其上方的锅体(6)底部的高度比例为1~1.2:2~ 2.5:1.5~1.8,强火砖上部边沿整体宽度S为4~16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介绍:内护板(1)和外撑板(2)形成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内外两侧的金属护壁,能够有效的保护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内外两侧壁,当使用者用木条或火钳击打撞击反马蹄形强火砖(5)内壁时,金属护壁的内护板(1)能够起到分散撞击力、稳定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防护作用,内护板(1)和外撑板(2)通过连接条(3)相连,起到承接内护板(1)和外撑板 (2)的作用,也起到了支承整个强火砖的整体作用,使得强火砖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一步提升,降低了出现裂痕和断裂的可能;外撑板(2)的外缘高度高于内护板(1)的外缘高度,是为了使得安装成型后的强火砖为反马蹄形的形状和结构,能够更加的贴合锅的底部,达到最佳的燃烧效率和效率利用;

所述内护板(1)的底部外缘处于尾端的两边处、底部圆弧的正中处分别安装有固定折片(4)。固定折片(4)用于安装强火砖时用于固定定位;

一种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强火砖的内护板(1)起到增强强火砖内侧壁的耐撞击性,外撑板(2)起到对整个强火砖的包裹防护和支撑作用,当强火砖受到作用力时,能够从整体上起到防护的作用,增加了强火砖的使用寿命;

所述呈凹形形状的强火砖上表面中的凹形边沿的一个边上为A部位、中间为B部位、另一个边上为C部位,从而让炉灶内各部件之间达到空间黄金比例:火焰或者热气流从炉膛上升到锅体(6)的锅底,紧靠锅底燃烧,火焰或者热气流穿过反马蹄强火砖凹形A点圈后,由于反马蹄强火砖上部表面呈凹形,火焰在B部位的凹状处形成来回多次旋转气流,从而延长了火焰或者热气流与锅底的接触时间,让锅底充分吸热进行热交换,炉膛中的燃柴或燃煤产生的火焰通过反马蹄强火砖与锅体(6)底部距离的控制使外焰延伸至回风烟道,最终通过烟囱排出,达到节能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及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均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针对更大的消费群体,作出改进,使得改进后的反马蹄强火砖更加耐用,不易受到木材或火钳的撞击而出现裂痕甚至断裂。

说明书附图

图1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的侧视结构透视图;

图3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内护板、2—外撑板、3—连接条、4—固定折片、5—反马蹄形强火砖、6—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反马蹄形强火砖用护砖护具,用于包裹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内外两侧面,由两片金属板片:内护板1和外撑板2按内外两片通过连接条3相连接构成反马蹄形,内护板1呈灯泡型于尾端具有一个开口,外撑板2为圆弧形包裹于内护板1的外围连接于内护板1的尾端部,若干条连接条3分布于内护板1和外撑板2之间的间隔内,外撑板2的外缘高度高于内护板 1的外缘高度,内护板1尾端处的外缘倾斜向上直至其高度与外撑板2的尾端的外缘高度相等且相交连接,内护板1的高度高于外撑板2的高度并向下延伸。内护板1和外撑板2形成反马蹄形强火砖 5的内外两侧的金属护壁,能够有效的保护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内外两侧壁,当使用者用木条或火钳击打撞击反马蹄形强火砖5内壁时,金属护壁的内护板1能够起到分散撞击力、稳定反马蹄形强火砖5的防护作用,内护板1和外撑板2通过连接条3相连,起到承接内护板1和外撑板2的作用,也起到了支承整个强火砖的整体作用,使得强火砖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一步提升,降低了出现裂痕和断裂的可能;外撑板2的外缘高度高于内护板1的外缘高度,是为了使得安装成型后的强火砖为反马蹄形的形状和结构,能够更加的贴合锅的底部,达到最佳的燃烧效率和效率利用;

所述连接条3为五条按外撑板2的径向均匀地分布连接内护板 1和外撑板2。所述内护板1的底部外缘处于尾端的两边处、底部圆弧的正中处分别安装有固定折片4。固定折片4用于安装强火砖时用于固定定位;

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带有护砖功能的强火砖,用于放置于炉灶内用做炉膛或灶芯,强火砖的内侧面贴附有一层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内护板1,强火砖的外侧面贴附有一层相适配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撑板2,若干条连接条3分布于内护板1和外撑板2之间的间隔内,强火砖外形呈马蹄上翻状,强火砖上表面周边呈凹形形状。强火砖的内护板1起到增强强火砖内侧壁的耐撞击性,外撑板2起到对整个强火砖的包裹防护和支撑作用,当强火砖受到作用力时,能够从整体上起到防护的作用,增加了强火砖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所述呈凹形形状的强火砖上表面中的凹形边沿的一个边上为A部位、中间为B部位、另一个边上为C部位,A部位、B部位和C部位距离放置其上方的锅体6底部的高度比例为1~1.2:2~2.5: 1.5~1.8,强火砖上部边沿整体宽度S为4~16cm,从而让炉灶内各部件之间达到空间黄金比例:火焰或者热气流从炉膛上升到锅体6的锅底,紧靠锅底燃烧,火焰或者热气流穿过反马蹄强火砖凹形A点圈后,由于反马蹄强火砖上部表面呈凹形,火焰在B部位的凹状处形成来回多次旋转气流,从而延长了火焰或者热气流与锅底的接触时间,让锅底充分吸热进行热交换,炉膛中的燃柴或燃煤产生的火焰通过反马蹄强火砖与锅体6底部距离的控制使外焰延伸至回风烟道,最终通过烟囱排出,达到节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