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用发热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87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采暖用发热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用发热面板。更详细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形成有碳素棒状发热体的形状的槽的难燃性泡沫材料板整齐地排列于所要设置的位置,从而,将卷曲的碳素棒状发热体插入上述槽,并在上面设置散热固定胶带及导热板,从而,简单地进行施工的采暖用发热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适用于各种建筑设施的采暖结构,是通过设置于地面的发热管或电热体在通电后发热,随后,热量传递至导热层及地面材料,从而,辐射至室内空气的方式实现采暖。

在现有的采暖结构中,直接采用电热线形态的发热体,或者,面状发热体主要采用线状发热体形态的膜。

其中,利用电热线形态的发热体时,发生仅在设置有所述发热体的周围处产生局部的集中加热的现象,导致采暖效率低,并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由此,在热量集中的位置,因过热而产生的火花,导致火灾等无法预料的危险,在对现有的采暖结构进行长期使用时,因局部积累的湿气,还可能发生发霉等滋生各种人体有害细菌的问题。

另外,当采用例如面状发热体或线状发热体等发热膜时,即使很小的冲击也能够导致断线,而无法进行长期使用,存在需要定期更换的不便。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所做的努力,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7-54152号所公开的一种采暖用发热板中,将电热线排列于内部,并在所述电热线的上、下部将硬度高且不易变质的镁板形成为导热层。

但对于上述构成,为了在上、下部的所述镁板之间排列电热线,需要投入许多时间、费用及努力,并且,即使在完成后,在产品的维护及替换作业中仍存在许多不便。

并且,为节省开支,存在使用例如聚苯乙烯泡沫的压缩泡沫材料的情况,但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存在泡沫材料因物体荷重的挤压等而发生收缩,无法保持水平的问题。

由此,需要研发一种制造方便,节约成本、维护及替换便利的发热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09597 号“碳素发热板”。

即,如图1所示,碳素发热板包括:上板(10);下板(20),与上板结合;及棒状碳素发热体(30),位于上板(10)及下板(20)之间。

所述上板(10)及下板(20)由包括导热物质的碳素混合物构成。

所述碳素混合物具有线膨胀系数低的特点。所述线膨胀系数低是指对于温度变化的尺寸变化小。即,碳素混合物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该温度。基于碳素混合物的该特点,上板(10)在经过一次加热后,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该热度(温度),由此,不需要通过棒状碳素发热体 (30)持续地消耗电量,仅间断地消耗电量也能够维持上板(10)的温度,从而,降低耗电量。包括该碳素混合物的合成树脂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等合成树脂与碳素混合物一同混合。

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如图1中所示,包括:多个碳素发热棒 (32),以分隔一定距离的方式配置;连接导线(34),结合于多个碳素发热棒(32)的两端。所述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是通过使未图示的连接钉在连接导线(34)的外侧贯通连接导线(34),而钉进碳素发热棒(32) 的形式实现结合。

此外,为防止该连接钉发生裸露,并且,为加强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的结合,在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所结合的位置形成结合盖罩(36)。

并且,形成为上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设置于下板(20)上部的安置槽 (22),并在其上面结合上板(10)的结构。

由此,如上所述而构成的碳素发热板,形成为简单的板状,并且,板直接形成为装饰材料,从而,能够展现为建筑内部的地面本身,而且,通过对形成于板的内部的棒状碳素发热体进行牢固地固定,而防止棒状碳素发热体发生移动,由此,能够提高板的耐用性。

然而,上述构成具有耐用性与导热性落后的问题,本申请人为解决该问题而进一步发展了本申请的技术,研发了形成有热扩散空气通道,并且,能够缩短施工时间的采暖用发热面板。

实用新型文献

[实用新型文献1]韩国专利公报第10-0925358号(2009.10.30)

[实用新型文献2]韩国专利公报第10-2009-001966号(2009.02.25)

[实用新型文献3]韩国专利公报第10-1611801号(2016.04.05)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难燃性泡沫材料上形成多个长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孔,并在该孔上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加强支撑部件,从而,防止金属板发生扭转及泡沫材料受到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具有棒状碳素发热体形状的槽的泡沫材料,整齐地排列于需要设置的位置,从而,在上述孔中插入卷曲的棒状碳素发热体,并在上面涂敷粘胶剂之后,以装饰材料进行收尾,从而简单地进行施工,缩短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在泡沫材料的四个角上形成组装收纳空间,从而,提高组装的便利性与施工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扩散空气通道的采暖用发热面板,在构成采暖用发热面板的泡沫材料上,形成具有多种形态的多个热扩散空气通道,使由碳素发热棒散发的热量均匀地分布,同时,暂时保存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在形成有安置槽的泡沫材料上插入具有相同形式的安置槽的导热板,之后,设置碳素发热棒,提高上述碳素发热棒的导热率与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设置散热固定胶带,供将导热板上的碳素发热棒固定于所述发热板,从而,提高导热性的同时,阻断由外部进入的湿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能够通过下面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得到全部实现。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对于一种采暖用面板,利用一种棒状碳素发热体(30),该棒状碳素发热体(30),包括:多个碳素发热棒(32),以分隔一定距离的方式配置;连接导线(34),通过连接钉而结合于多个碳素发热棒(32)的两端,该采暖用面板,其特征在于,

压缩注塑成的所述泡沫材料(100),在四个角上形成有保留空间(105),供其它电线能够连接于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连接导线(34),在上面形成有槽(101、102),该槽(101、102)具有与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相同的形状与深度,而供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进行插入,并且,在所述压缩注塑成的泡沫材料(100)上安置棒状碳素发热体(30)之后,涂敷粘胶剂,并在上面粘接固定装饰材料(500),而且,在所述泡沫材料(100)上,形成具有多种形态的多个热扩散空气通道(106),并且,插入具有与所述泡沫材料(100)的槽(101)的形状相同的安置槽(210)的导热板(200)而进行设置。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棒状发热体的采暖用发热面板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在难燃性泡沫材料上形成多个正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孔,并在该孔上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加强支撑部件,从而,防止金属板发生扭转及泡沫材料受到挤压。

第二,将具有棒状碳素发热体形状的槽的难燃性泡沫材料,整齐地排列于需要设置的位置,从而,在上述孔中插入像卷轴一样卷曲的棒状碳素发热体,并在上面设置散热固定胶带及从而,简单地进行施工,缩短施工时间。

第三,在难燃性泡沫材料的四个角上形成组装收纳空间,从而,提高组装的便利性与施工的速度。

第四,在构成采暖用发热面板的难燃性泡沫材料上,形成具有多种形态的多个热扩散空气通道,从而,使由碳素发热棒散发的热量均匀地分布,同时,暂时保存热量。

第五,在形成有安置槽的泡沫材料上插入具有相同形式的安置槽的导热板,之后,在上面设置碳素发热棒,从而,提高上述碳素发热棒的导热率与耐用性。

第六,设置散热固定胶带,供将导热板上的碳素发热棒固定于所述发热板,从而,提高导热性,同时,阻断由外部进入的湿气。

第七,在泡沫材料的各个角上形成供插入加强件的加强插入槽,从而,防止由难燃或不燃性泡沫材料形成的发热面板的角部在施工后因外力受到损伤。

第八,在导热板的安置槽的两侧末端形成一定的倾斜角,从而,防止碳素发热棒或外皮因金属或铝板的切割部分的刀刃状的部分而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上设置加强支撑部件之前的状态的附图。

图3为显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进行施工的状态的附图。

图4为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泡沫材料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

图5为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泡沫材料的又一实施例的附图。

图6为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上适用导热板的示例的附图。

图7的(a)至(c)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板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

(a)为导热板的立体图,(b)为侧面图,(c)为将正面切开一部分而显示出的附图。

图8的(a)至(f)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设置状态的附图,

(a)为显示在泡沫材料上设置导热板之前的状态的附图,

(b)为显示在泡沫材料上设置导热板之后的状态的附图,

(c)为显示在导热板上设置棒状碳素发热体之前的状态的附图,

(d)为显示在导热板上设置棒状碳素发热体之后的状态的附图,

(e)为显示对用于在导热板上固定棒状碳素发热体的散热固定胶带进行施工前的状态的附图,

(f)为显示在采暖用发热面板上覆盖装饰材料而进行收尾过程的附图。

图9为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泡沫材料的又一实施例的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棒状碳素发热体 32:碳素发热棒

100:泡沫材料 101、102:槽

103、105:加强插入槽 104:保留空间

106:热扩散空气通道 200:导热板

210:安置槽 211:翼板

400:散热固定胶带 500:装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中的构成要素添加附图标记时,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显示于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地使用了相同的标记。并且,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对于相关公知的构成或功能进行具体说明,存在模糊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可能性时,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且,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非限定于或受限于此,并能够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难燃性泡沫材料的发热面板,大致包括,如图1所示,棒状碳素发热体(30)、泡沫材料(100),及装饰面板(500)。

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如图1的放大图中所示,包括:多个碳素发热棒(32),以分隔一定距离的方式配置;连接导线(34),结合于多个碳素发热棒(32)的两端。所述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是通过使未图示的连接钉在连接导线(34)的外侧贯通连接导线(34),而钉进碳素发热棒(32)的形式实现结合。

此外,为防止该连接钉发生裸露,并且,为加强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的结合,在碳素发热棒(32)与连接导线(34)所结合的位置形成结合盖罩(36)。

所述连接导线(34),如图1的A中的重要部位放大图中所示,是由多个导线芯(34a)相互缠绕而形成,并且,构成为该导线芯(34a)的外圆周由覆盖部(35)所包裹,该覆盖部(35)由连接导线(34)所包裹的结构。

因所述碳素发热棒(32)是通过发热芯本身来维持一定温度的热敏电阻,适合作为采暖发热体进行使用,并且,对于一般的加热器,无需为了调节温度,而额外地配置利用双金属特性的限制电热线的电流的恒温器 (themostat)等装置。

由此,对于所述发热芯,在施加输入电压之后,截至10~15分出现温度的急剧升高,之后,在55-60℃之间维持几乎一定的温度。相反,对于电流,具有在施加输入电压之后,截至10分钟出现电流量的急剧下降,但在10分钟之后,维持几乎一定的电流量的优点。

所述泡沫材料(100),如图2所示,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并且,所述泡沫材料(100)为不燃性(难燃性)材质,在所述泡沫材料(100)上形成有供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插入的槽(101、102),该槽 (101,102)具有与棒状碳素发热体(30)相同的形状与深度。

即,形成有纵向的长槽(101),供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碳素发热棒(32)插入;及横向的长槽(102),供连接导线(34)插入。

并且,在所述泡沫材料(100)上设置有多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的支撑孔(103),而使形状与所述孔(103)相同的加强支撑部件(110)进行插入。

此时,能够在所述加强支撑部件(110)的上面或内面设置磁铁,从而,在设置由金属构成的装饰材料(500)时,不使用粘胶剂,而利用磁力直接进行使用。

所述加强支撑部件(110)用于防止泡沫材料(100)因外力而受到挤压。

并且,在所述泡沫材料(100)的四个角上形成保留空间(104),从而,在组装发热面板时,能够方便地对未图示的辅助连接线进行连接作业或售后服务(A/S)。

如上所述而构成的采暖性发热面板的施工步骤如下;

首先,清理施工地的地面,使其平整。

随后,如图3所示,将四个角上形成有保留空间(104)的泡沫材料(100) 在横向及纵向上对齐并整齐地设置。

之后,如图2所示,将加强支撑部件(110)逐一地插入各个支撑孔 (103)。

随后,打开卷起的棒状碳素发热体(30),并对应地设置于形成在泡沫材料(100)的横向及纵向的长槽(101,102)上。

之后,在连接于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连接导线(34)上连接其它的电线(未图示)。

随后,在完成电线的连接后,在所述泡沫材料(100)上均匀地涂敷粘胶剂(20)。

之后,在完成粘胶剂(20)的涂敷后,放上装饰材料(500)而进行施工的收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构成与本实施例相同,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泡沫材料(100)的形状不同。

在形成供碳素发热棒(32)插入的长槽(101)上基本相同。

但在本实用新型中,除所述长槽(101)之外,如图4所示,形成横向及纵向的长的热扩散空气通道(106),或者如图5所示,形成几何形状的热扩散空气通道(106),从而,使由碳素发热棒(32)散发的热量能够均匀地分布,同时,暂时保存热量。

所述热扩散空气通道(106)具有扩散及保存热量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排出因粘胶剂或温差而导致的结露现象所产生的湿气及水分的作用。

并且,在该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泡沫材料(100)的各个角形成有供插入加强件(110)的加强插入槽(105),从而,防止由难燃或不燃性泡沫材料形成的发热面板的角部在施工后因外力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具有组装空间,但在该实施例中,建议在泡沫材料的四个角上形成供插入加强件的槽。

例如,如在显示本实施例的图2中所示,通常,在设置碳素发热棒(32) 的之间设置多个而进行施工。

但,在进行上述施工后,设置在荷重大的位置、摆放钢琴或餐桌的位置,或人们移动频繁的位置等位置的泡沫材料的角部不可避免地十分脆弱。

为防止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在四个角部保留能够设置加强件(110) 的空间。

并且,上述泡沫材料(100),如图4所示,能够删除供插入连接导线 (34)的纵向的长槽(102),而只形成供插入碳素发热棒(32)的横向的长槽(101),或如图5所示,也能够形成全部两个。

这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位置及场地情况的不同,而分别选用所要求的泡沫材料。

图6为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中适用导热板的示例的附图,本实施例中使用导热板(200)而促进采暖时的热扩散。

所述导热板(200)为金属板,通常,使用价格低廉且导热性高的铝板、铜板或黄铜板,插入至形成于所述泡沫材料(100)的横向的长槽(101),同时,弯折形成与所述碳素发热棒(32)的个数相对应的个数的安置槽(210),供设置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碳素发热棒(32)。

此时,为提高强度及刚性等,优选地,在除安置槽(210)之外的面上进行压花处理。

并且,需要注意,对于本实用新型,并非必须使用铝板,能够使用导热性优异的材质,即,陶瓷板或其它金属板。

例如,使用导热塑料,即,导热性优异的塑料,导热速度是现有塑料的5~100倍,从而,具有与金属几乎相同的导热性。

并且,能够使所述导热板(200)具有与泡沫材料(100)相同的面积;或者,能够如图7的(a)及(b)所示,注塑成具有独立形态的多个导热板(200),该导热板插入至形成于泡沫材料(100)的横向的长槽(101),并且,两侧形成有翼板(211),从而,逐个地设置于所述泡沫材料(110)的横向的长槽 (101)。

为防止碳素发热棒(32)或外皮因金属或铝板的切割部分受到损伤,对导热板(200)的安置槽(210)两侧末端,以图7的(c)的一定倾斜角(θ)而弯折加工。

所述倾斜角,优选地,大致形成为0~10°。

而且,需要注意,所述倾斜角并非限定于个别的导热板(200),形成于形状及面积与泡沫材料(100)相同的导热板(200)上的安置槽(210),其两侧末端同样形成有一定的倾斜角。

所述导热板(200)说明了具有一个安置槽(210)的情况,如图7的(d)所示,能够分别形成两个、三个,或四个安置槽(210),并配合用途而进行使用。

另外,所述散热固定胶带(400)由高导热膜与胶粘层构成。

所述高导热膜能够使用氧化铝薄膜层或高导热用热硬化胶粘层等。

并且,导热性粘胶剂能够使用例如K-5203(商品名称)的导热硅胶粘合剂,或者,使用具有优秀的导电性与导热性,并在260℃的温度下不会产生粘着力损失的SKC panacol公司的粘胶剂。

由此,具有上述结构的采暖用发热面板,如图8的(a)所示,在形成有横向的长槽(101)的泡沫材料(100)上,如图8的(b)中所示,放置导热板 (200)时,形成于所述导热板(200)的安置槽(210)对应地插入至形成于泡沫材料(100)的横向的长槽(101)。

在上述状态下,如图8的(c)中所示,将设置于棒状碳素发热体(30)的多个碳素发热棒(32)插入上述形成于导热板(200)的安置槽(210)。

之后,在上述状态下,利用散热固定胶带(400)固定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与导热板(200),从而实现密封。

此时,能够整体地粘贴所述散热固定胶带(400),也能够根据需要,将所粘贴的散热固定胶带(400)的宽度形成为足够使碳素发热体(30)与导热板(200)实现部分固定的大小。

之后,如上所示,通过散热固定胶带(400)固定棒状碳素发热体(30) 与导热板(200)之后,覆盖装饰材料(500)而进行收尾。

在上述的干式施工中,使用装饰材料(500),但在湿式施工中能够不使用装饰材料(500)。

此时,在使用上述的装饰材料(500)时,为了在完成收尾后使因循环的热及温度差而产生的水蒸气或热气能够通过热扩散空气通道(106)而进行排出,优选地,在装饰材料侧面形成至少两个的孔(未图示)。

图9为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用发热面板的泡沫材料的又一实施例的附图,基本的构成与本实施例相同,但在供棒状碳素发热体(30)插入的槽(101)的内侧,将多个突起(103)等距离地排列设置为锯齿状,从而,强制匹配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

这是为了在完成设置后,防止所述棒状碳素发热体(30)发生移动。

综上,参照附图以优选的实施例为中心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附图及上述实施例是为提高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理解而进行的示例说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点的范围内以变形后的形态进行体现,并且,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而在于提供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