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84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供暖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板采暖系统,另一类是散热片采暖系统。其中,地板采暖系统在房屋内的铺设面积较大,散热面积较大,一般使用不超过55摄氏度的热水;而散热片采暖系统使用70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热水。

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升级改造和人们对供暖的不同需求,建筑物的供暖系统也不断更新,因而在同一换热站的供暖区域内出现既有地板采暖系统又有散热片采暖系统的情况。现有的换热站供暖管网中,分布式热井通过不同的管道分别向同一换热站内的地板采暖系统和散热片采暖系统供水,通常地板采暖系统或者散热片采暖系统向分布式热井的回水温度较高,因而,分布式热井的供水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以缓解传统的换热站供暖管网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所述换热站包括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供暖装置用于为第一散热设备供热,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用于为第二散热设备供热,所述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其中,

所述第一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且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通过所述回水口进入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三水管在目标点合并为一个水管,其中,所述目标点位于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之前的第一供水管路的任意一个位置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分布式热井供给所述第一供暖装置的水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分布式热井供给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水量,其中,所述第二调节阀设于第二供水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目标点之前。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换热站还包括煤气热泵机组,其中,

所述煤气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管和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口通过第五水管和所述分布式热井的回水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通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二级泵,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阀设在所述二级泵的两侧;

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电动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煤气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六水管和第二散热设备的进水口连接,其中,所述第六水管上设有第四电动阀。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换热站还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其中,

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七水管和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的回水口通过第八水管和所述分布式热井的回水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包括:分布式热井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站供暖管网,其中,

所述分布式热井通过一次供回水管道分别和所述换热站供暖管网中的第一供暖装置以及第二供暖装置连接,所述分布式热井用于向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暖装置供水;

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暖装置分别通过二次供回水管道与供暖区连接,所述第一供暖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暖装置用于向供暖区供水。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操控服务器,其中,

所述操控服务器和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操控服务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分布式热井和所述换热站供暖管网之间的通水量,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换热站供暖管网和所述供暖区之间的通水量,其中,所述通信方式包括RS485通信方式或者以太网通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换热站包括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第一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且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具体地,第一供暖装置为第一散热设备供水,第二供暖装置为第二散热设备供水,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小于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第一散热设备的供热水温高于第二散热设备的供热水温,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通过回水口进入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从而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被再次利用向第二散热设备供热,缓解了传统的换热站供暖管网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供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标:1-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3-第三水管;4-第一调节阀;5-第二调节阀;6-第四水管;7-主通管;8-旁通管;9-第一电动阀;10-第二电动阀;11-二级泵;12-第三电动阀;13-第六水管;14-第四电动阀;15-第七水管;16-第八水管;100-分布式热井;200-换热站供暖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同一换热站的供暖区域内出现既有地板采暖系统又有散热片采暖系统的情况,然而,现有的换热站供暖管网中,分布式热井通过不同的管道分别向同一换热站内的地板采暖系统和散热片采暖系统供水,通常存在地板采暖系统或者散热片采暖系统向分布式热井的回水温度较高的现象,热量利用不合理。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可以缓解传统的换热站供暖管网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供暖管网,如图1所示,换热站包括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其中,第一供暖装置用于为第一散热设备供热,第二供暖装置用于为第二散热设备供热,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小于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其中,

第一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1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

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2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且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3与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以使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通过回水口进入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小于第二散热设备的散热面积,第一散热设备内的热水的温度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热水的温度。例如,第一散热设备为散热片采暖系统中的散热片,第二散热设备为地板采暖系统中的地板。

此外,分布式热井可以通过如图1中所示的一次供主管向换热站输送热水,通过一次回主管接收换热站的回水。因而,第一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1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可以是第一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1与一次供主管连接;同样,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2与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连接,可以是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2与一次供主管连接。而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和一次回主管连接。

具体地,安装在换热站的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可以采用板换式换热器;此外,换热站和分布式热井之间进行一次供水或一次回水,和供暖区域之间进行二次供水或二次回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同一换热站内的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之间,通过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通,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通过回水口进入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从而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被再次利用而向第二散热设备供热,缓解了传统的换热站供暖管网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水管2和第三水管3在目标点A合并为一个水管,其中,目标点A位于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之前的第一供水管路的任意一个位置上。

具体地,第一供水管路指和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直接连接的向第二供暖装置内供水的进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水管2和第三水管3在目标点A合并为一个水管,从而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和一次供水在进入第二供暖装置之前就进行了混水处理,从而有利于第二供暖装置中水流温度的均匀性,进一步有利于第二散热设备散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水管1上设有第一调节阀4,第一调节阀4用于调节分布式热井供给第一供暖装置的水量。

具体地,调节第一调节阀4的阀门,改变热水在第一水管1中的流量,流量越大,第一供暖装置向第一散热设备供热的能力越强,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散热设备需要的热量的不同来调节第一调节阀4,使分布式热井中适量的热水流到第一供暖装置中,有利于合理利用分布式热井的热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水管2上设有第二调节阀5,第二调节阀5用于调节分布式热井供给第二供暖装置的水量,其中,第二调节阀5设于第二供水管路上,且位于目标点之前。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供水管路指图2所示的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管路,从而第二调节阀5的调节并不影响分布式热井向第一供暖装置供水的流量,也不影响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流向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的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分别和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以及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的水温比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的水温高,分布式热井的出水口的出水和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的出水的混合比例决定了第二供暖装置向第二散热设备供水的水温,因而,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5的阀门,调节分布式热井向第二供暖装置直接供水的流量,有利于在充分利用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余热的情况下,既保证为第二散射设备提供足够的热量,且保证分布式热井流出适量的热水到第二供暖装置,即合理利用分布式热井的热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换热站还包括煤气热泵机组,其中,

煤气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管6和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口通过第五水管和分布式热井的回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热泵机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管6和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因而,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被用作了煤气热泵机组的进水,从而使得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携带的热量进一步通过煤气热泵机组得到了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五水管包括主通管7和旁通管8,其中,

主通管7上设有第一电动阀9、第二电动阀10和二级泵11,第一电动阀9和第二电动阀10设在二级泵11的两侧;

旁通管8上设有第三电动阀12。

具体地,由于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口的压强不一定大于分布式热井的一次回主管的压强,主通管7上的二级泵11的设置起到了防止回水倒流的作用,在二级泵11启动的情况下,第一电动阀9和第二电动阀10开启。并且,在监测到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口的压力与分布式热井的一次回主管的压力之差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即能保证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能够实现较稳定地回流到分布式热井的一次回主管的情况下,则二级泵11停止工作,同时第一电动阀9和第二电动阀10关闭,第三电动阀12开启,煤气热泵机组的回水通过旁通管8回流到分布式热井的一次回主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煤气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六水管13和第二散热设备的进水口连接,其中,第六水管13上设有第四电动阀14。

具体地,煤气热泵机组将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加热,使得煤气热泵机组向第二散热设备输送的水温大于第二供暖装置向第二散热设备输送的水温,在第二供暖装置的出水口的水温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四电动阀14,使得煤气热泵机组结合第二供暖装置为第二散热设备进行供暖,实现向第二散热设备补充供热的目的,使第二散热设备的温度达到供热的预设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换热站还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其中,

水源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七水管15和第二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的回水口通过第八水管16和分布式热井的回水口连接。

具体地,分布式热井付费方式是依据分布式热井的水流量来计算,因而向分布式热井回流的回水温度越低则对分布式热井提供热水的热量使用率就越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第二供热装置的回水通过水源热泵机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供暖区用户的热量供给量,降低向分布式热井回流的回水温度,降低热量的利用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暖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分布式热井100和实施例一中的换热站供暖管网200,其中,

分布式热井100通过一次供回水管道分别和换热站供暖管网200中的第一供暖装置以及第二供暖装置连接,分布式热井用于向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供水;

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分别通过二次供回水管道与供暖区连接,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用于向供暖区供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站供暖管网200中的处于同一换热站内的第一供暖装置和第二供暖装置之间,通过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口连通,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通过回水口进入第二供暖装置的进水口,从而使得第一供暖装置的回水被再次利用而向第二散热设备供热,缓解了传统的换热站供暖管网热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操控服务器,其中,

操控服务器和控制器通过通信方式连接,操控服务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分布式热井和换热站供暖管网之间的通水量,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换热站供暖管网和供暖区之间的通水量,

其中,通信方式包括RS485通信方式或者以太网通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控服务器通过通信方式和控制器连接,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分布式热井和换热站供暖管网之间的通水量,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换热站供暖管网和供暖区之间的通水量,从而实现了对换热站供暖管网的远程控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