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761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行业内的风管机外壳全部是金属壳体,重量高达几百斤,对挂钩的承重要求较高。另外由于钣金件的成型能力有限,不能做出方便装配但过于复杂的形状,以至一台风管机要由几十甚至上百个小零件组成,装配效率极低,装配偏差极大,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轻型风管机。

一种风管机,包括上壳体、底座、风机和蒸发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均为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隔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上壳体共同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短侧板,所述短侧板和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组成接水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电机、风叶和蜗壳,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蜗壳,从而使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蜗壳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为一体成型式蜗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设置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开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两个蜗壳之间,所述电机的两端均设置有电机轴,所述两端的电机轴上均设置有所述风叶,所述两端的电机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蜗壳,使所述风叶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蜗壳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孔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两个蜗壳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凹槽中,所述两个蜗壳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一端分别卡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开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板共同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开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对应所述蒸发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孔,用于使所述蒸发器与其它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体注塑结构的上壳体和底座,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风管机的重量,简化了风管机的结构和安装工艺;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隔板,将所述风管机的冷热腔分隔,且隔板还可以阻止冷凝水通过风机部件吹(吸)到风管机外,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风管机,包括上壳体10、底座20、风机30和蒸发器40。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底座20均为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所述底座20可包括底板22和设置于所述底板22上的隔板24。所述底板22与所述上壳体10可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隔板24可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风机30和所述蒸发器40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所述隔板24上可设置有第一开孔242,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或进风口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242处。通过采用一体注塑结构的上壳体和底座,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大大的减轻了所述风管机的重量,简化了所述风机管的结构和安装工艺。通过设置所述隔板24,可将所述风管机的冷热腔分隔,进一步地,所述隔板24可以阻止蒸发器40侧的冷凝水通过风机部件吹(吸)到风管机外。

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底板22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可具有一个开口。所述风管机还可包括第一侧板50,所述第一侧板50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以封闭所述容纳腔。可在所述上壳体10、底座20、风机30和蒸发器40全部安装好后,再将所述第一侧板5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第一侧板50对应所述蒸发器40的位置可设置有第二开孔52,所述蒸发器40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孔52与其它设备连接。

所述上壳体10可包括上盖板12、两个第二侧板14和后盖板16。所述上盖板12、两个第二侧板14和后盖板16可形成一个具有两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具体地,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4和所述后盖板16可垂直设置于所述上盖板12的三个侧边处,且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4相对设置。在将所述上壳体1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时,可使所述上盖板12与底板22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4上可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孔142,用作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隔板24可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22上。所述底板22上可设置有第一凹槽222和第二凹槽224,所述第一凹槽222和所述第二凹槽224可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24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222和所述第二凹槽224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风机30和所述蒸发器40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22和所述第二凹槽224内。在安装所述风管机时,可先将所述风机30和蒸发器40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2和所述第二凹槽224中,然后再将所述上壳体1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通过槽位限位的方式安装所述风机30和蒸发器40,可以大大减少装配误差。

所述底座20可进一步包括围设于所述底板22周边的短侧板26。所述第一侧板50、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4和/或所述后盖板16可与所述短侧板26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从而使第一侧板50和/或上壳体10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上。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底座20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短侧板26和所述隔板24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可组成密封的接水盘,用于存储所述风管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此时不必再另外设置存水盘,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所述风管机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0还包括用于使冷凝水排出的排水管28,所述排水管28可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短侧板26上。

所述风机30可包括电机32、风叶(图未示)和蜗壳34,所述风叶可设置于所述电机32的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可穿过所述蜗壳34,从而使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蜗壳34中。所述风叶可居中设置在所述蜗壳34中,并通过所述电机32的电机轴带动转动。所述蜗壳34可为一体式结构,在安装所述风机30时,只需将设置有风叶的电机轴穿过所述蜗壳34即可。所述蜗壳34设置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一端可卡设于所述第一开孔242中,从而使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或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224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3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32可设置于所述两个蜗壳34之间,所述电机32的两端可均设置有电机轴,所述两端的电机轴上可均设置有所述风叶,所述两端的电机轴可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蜗壳34,使所述风叶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蜗壳34中。所述第一凹槽222和所述第一开孔242的数量也可为两个,所述两个蜗壳34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凹槽222内,所述两个蜗壳34设置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一端可分别卡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开孔242中。在安装所述风机30时,可将两个蜗壳34套在设置有风叶的两个电机轴上,然后将预装好的风机30安装在与所述两个蜗壳34对应的两个第一凹槽222中,并使该两个蜗壳34设置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一端卡设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孔242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体注塑结构的上壳体和底座,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风管机的重量,简化了风管机的结构和安装工艺;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隔板,将所述风管机的冷热腔分隔,且隔板还可以阻止冷凝水通过风机部件吹(吸)到风管机外,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凹槽,通过槽位限位的方式安装风机和蒸发器,大大减少了装配误差,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使隔板和设置在底板周边的短侧板组成接收冷凝水的接水盘,从而不必再另外设置接水盘,且只需将排水管设置于短侧板上,即可使冷凝水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