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258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一般燃气灶的台面上都设置有用于支撑炊具的锅支架,当炊具放置在锅支架上启动燃气灶燃烧时,助燃空气从靠近燃气灶的台面的环形进气区域进入锅支架的中部使得气体燃料顺利燃烧,燃烧后的废气从靠近炊具的环形排气区域向外扩散。为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以达到节约燃气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需要保证环形进气区域和环形排气区域能够分别满足气体燃料燃烧的供气需求以及排气需求(当助燃空气供应不足时,气体燃料燃烧不充分,当废气排放不畅时,废气也会影响气体燃料的燃烧,使其燃烧不充分)。另外,当废气排放得太通畅时,气体燃料燃烧的热量随着废气大量流失,由此降低燃气灶的热效率的同时还造成燃气灶温升测试过程中旋钮温度超标问题。而现有的锅支架并不能兼顾以上需求,有的锅支架能够满足助燃空气供应需求但却使废气排放得太通畅,有的锅支架能够满足助燃空气供应需求但使废气排放不畅,还有的锅支架无法保证助燃空气的供应。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气体燃料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聚集热量防止热量过多流失的锅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燃气灶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聚集热量的锅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所述支脚的顶部用于支撑炊具,所述支脚的底部用于支撑在所述燃气灶上;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为具有中心轴线的闭环结构,所述支脚的中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且各个所述支脚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均布,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脚的顶部的最小距离为S1,且满足16mm≥S1≥12mm,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脚的底部的最小距离为S2,且满足30mm≥S2≥20mm。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剖面形成为圆环形或者方框形。

优选地,所述支脚的顶部形成有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自由端的顶面形成为用于支撑炊具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支脚的底部形成有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支脚的中部分别焊接于所述连接板,或者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锅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脚的底部的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由耐高温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防滑垫形成为套筒形,所述支脚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垫并且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齿形部,所述防滑垫套装在所述齿形部中。

优选地,所述支脚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垫的安装孔,所述防滑垫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且凸出于所述支脚的底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由于将连接板与支脚的顶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S1,且满足16mm≥S1≥12mm,连接板与支脚的底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S2,且满足30mm≥S2≥20mm,由此将锅支架精细化设计,当炊具放置在锅支架上启动燃气灶燃烧时,助燃空气从连接板与支脚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进入锅支架的中部使得气体燃料顺利燃烧,燃烧后的废气从连接板与支脚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向外扩散,从而满足气体燃料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通过连接板来阻挡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将热量集中到炊具的底部,防止热量从锅支架的四周过多流失。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能够满足燃气灶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聚集热量,由此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由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因此其同样具有锅支架的上述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的锅支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锅支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脚 2、连接板

3、第一延伸部 4、斜面

5、第二延伸部 6、防滑垫

7、齿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锅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1,所述支脚1的顶部用于支撑炊具,所述支脚1的底部用于支撑在所述燃气灶上;以及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形成为具有中心轴线的闭环结构,所述支脚1的中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并且各个所述支脚1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均布,其中,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支脚1的顶部的最小距离为S1,且满足16mm≥S1≥12mm,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支脚1的底部的最小距离为S2,且满足30mm≥S2≥20mm。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由于将连接板2与支脚1的顶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S1,且满足16mm≥S1≥12mm,连接板2与支脚1的底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S2,且满足30mm≥S2≥20mm,由此将锅支架精细化设计,当炊具放置在锅支架上启动燃气灶燃烧时,助燃空气从连接板2与支脚1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进入锅支架的中部使得气体燃料顺利燃烧,燃烧后的废气从连接板2与支脚1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向外扩散,从而满足气体燃料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通过连接板2来阻挡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将热量集中到炊具的底部,防止热量从锅支架的四周过多流失,并由此解 决燃气灶温升测试过程中旋钮温度超标问题。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能够满足燃气灶燃烧的供气需求和排气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聚集热量,由此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支脚1和连接板2的具体形状以及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所包括的支脚1的具体数量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举例说明上述特征的具体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板2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剖面形成为圆环形或者方框形,从而将连接板2设计为简单的形状,由此降低连接板2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2的具体形状并不仅限于以上形状,例如,连接板2在垂直于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剖面还可以形成为正多边形或者椭圆环形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中,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脚1的顶部形成有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从而增大支脚1与炊具的底面的接触面积,以便于炊具稳固地支撑在支脚1上。

在上述锅支架中,由于炊具的底面可能是圆面或者球面,当炊具的底面是圆面时,所述第一延伸部3的顶面优选地形成为水平面,当炊具的底面是球面时,所述第一延伸部3的自由端的顶面优选地形成为用于支撑炊具的斜面4,由此增大支脚1与炊具的底面的接触面积,以便于炊具稳固地支撑在支脚1上。

在上述锅支架中,优选地,所述支脚1的底部形成有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从而增大支脚1与燃气灶的接触面积,由此保证锅支架稳固地支撑在燃气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中,具体地,所述支脚1的中部分别焊接于所述 连接板2,或者所述支脚1与所述连接板2一体成型,从而实现支脚1与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并保证该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中,优选地,所述锅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脚1的底部的防滑垫6,所述防滑垫6由耐高温塑料制成,从而增大锅支架与燃气灶之间的摩擦,防止使用者在烹饪过程中操作炊具时移动锅支架。

在上述锅支架中,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滑垫6形成为套筒形,所述支脚1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垫6并且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齿形部7,所述防滑垫6套装在所述齿形部7中,由此将防滑垫6稳固地安装在支脚1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防滑垫6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仅限于以上形式,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支脚1的底部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垫6的安装孔,所述防滑垫6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相应,所述防滑垫6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且凸出于所述支脚1的底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由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因此其同样具有锅支架的上述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 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