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外管板的新型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87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内、外管板的新型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外管板的新型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管道和管板之间出现泄漏的现象,则有可能导致换热的两种物质接触,导致物料变质,甚至会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内、外管板的新型管式换热器。

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管箱、管板、内筒和多个管道,所述管板包括面对所述内筒的内管板和面对所述管箱的外管板,每个管道的第一端均穿过所述内、外管板,每个管道的第二端均穿过所述内、外管板,所述内、外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内、外管板和连接筒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管箱内具有隔板将所述管箱内空间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管箱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所述内筒具有与所述内筒内空间连通的第二进口和与所述内筒内空间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管板夹于所述管箱和所述内筒之间,且三者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筒的一端与所述内管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板焊接。

进一步地,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内管板强度胀接,与外管板强度胀接;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内管板强度胀接,与外管板强度胀接。

进一步地,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外管板强度胀接并且焊接;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外管板强度胀接并且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由两个半圆环柱形的筒构成,优选焊接构成。

进一步地。两个半圆环柱形的筒焊接构成连接筒。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为螺旋波纹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外筒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外筒具有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第三进口和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第三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管箱的端部具有第一法兰,所述内筒的端部具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多个锁紧螺栓锁紧,所述管板被夹持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板和管箱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管板和所述内筒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内管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筒的端部与所述外管板焊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板,从而避免了管程和壳程中的两种介质混合会使物料报废或产生重大事故。即使内管板和管道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泄漏,也只会泄漏进密封腔,不会导致两种物料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器示意图;

图2为管板第一方式示意图;

图3位管板第二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管箱;2内筒;3外筒;4管道;5管板;1.1第一进口;1.2 第一出口;1.3第一法兰;2.1第二进口;2.2第二出口;2.3第二法兰;5.1内管板;5.2外管板;5.3连接筒。

一种管道式换热器,包括管箱1、管板5、内筒2和多个管道4,所述管板包括面对所述内筒的内管板5.1和面对所述管箱的外管板5.2,每个管道的第一端均穿过所述内、外管板,每个管道的第二端均穿过所述内、外管板,所述内、外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内、外管板和连接筒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管箱内具有隔板将所述管箱内空间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管箱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1.1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1.2,所述内筒具有与所述内筒内空间连通的第二进口2.1和与所述内筒内空间连通的第二出口2.2;所述管板夹于所述管箱和所述内筒之间,且三者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的一端与所述内管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板焊接。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内管板强度胀接,与外管板强度胀接;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内管板强度胀接,与外管板强度胀接。每个管道的第一端与外管板强度胀接并且焊接;每个管道的第二端与外管板强度胀接并且焊接。所述连接筒由两个半圆环柱形的筒构成。两个半圆环柱形的筒焊接构成连接筒。所述管道为螺旋波纹管。还包括套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外筒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外筒具有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第三进口和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第三出口。所述管箱的端部具有第一法兰,所述内筒的端部具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多个锁紧螺栓锁紧,所述管板被夹持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所述外管板和管箱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管板和所述内筒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不是独立的,而是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内管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筒的端部与所述外管板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便于整个管束抽出,容易清洗管束及内筒体;一旦管子出现泄漏或损坏,只需更换管束,无需报废整台设备,大大节省成本。双管板避免了管程和壳程中的两种介质混合会使物料报废或产生重大事故。即使内管板和管道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泄漏,也只会泄漏进密封腔,不会导致两种物料的接触。并且夹层空间能够从外围对内筒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并且夹层空间具有保温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