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741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热水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目前的电热水器通常是将发热金属件放置于水箱内,接通电源后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这样的热水器只是对水进行加热,并且在发热金属件表面容易产生水垢,造成安全隐患。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用水。磁化水呈小分子簇、弱碱性,易于被人体吸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以目前的电热水器的加热方式难以做到将水磁化,在功能上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效节能的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包括电磁发热体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电磁发热体装置包括中空的骨架和缠绕于所述骨架外壁上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骨架包括骨架外壳与套设在所述骨架外壳内的管道,所述管道的顶端与所述骨架外壳的顶端之间具有缝隙,所述骨架外壳的底部与所述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外壳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管道的下部的开口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骨架外壳与所述管道的外壁之间构成进水通道,所述管道的内部构成出水通道;所述预热装置包括预热水管和两块导热面板,所述导热面板上设有功 率器件,所述预热水管设于所述导热面板之间的区域,所述预热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设有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水器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设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为一端开口的筒形,并且所述第二滤网套设于所述第一滤网内,所述第一滤网的开口端的内边缘和第二滤网的开口端的外边缘固定且密封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滤网的开口端形成为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滤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目数小于第二滤网的网孔目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水器还包括CPU控制模组,所述功率器件为电磁变频模组,所述水流传感器、所述CPU控制模组、所述电磁变频模组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依次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变频模组为IGBT模块电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热水管为螺旋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骨架与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设有隔离玻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还包括具有显示屏幕和控制按钮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活化水加热热水器,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包括电磁发热体装置和预热装置,外部水源的水从第二进水口进入热水器时,水流传感器感知水流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算出热水器的效率;然后在预热装置进行预热,以减少 电磁发热体装置的负荷;电磁发热体装置通电后中心产生高频强磁场和密集的环形磁力线,经过预热的水流经进水通道被加热的同时也被磁化。这样可以提高热水器的加热效率,达到节能目的的同时完成对水的高效活化,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发热体装置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

2、电磁发热体装置;21、骨架;22、电磁感应线圈;23、骨架外壳;24、管道;25、第一进水口;26、第一出水口;27、进水通道;28、出水通道;

3、预热装置;31、导热面板;32;预热水管;33、功率器件;34、第二进水口;35、第二出水口;36、水流传感器;

5、过滤装置;51、壳体;52、第一滤网;53、第二滤网;54、第三进水口;55、排污口;56、第三出水口;57、空腔;

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具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包括电磁发热体装置2、预热装置3以及过滤装置5,所述电磁发热体装置2包括中空的骨架21和缠绕于所述骨架21外壁上的电磁感应线圈22,所述骨架21包括骨架外壳23与套设在所述骨架外壳23内的管道24,所述管道24的顶端与所述 骨架外壳23的顶端之间具有缝隙,所述骨架外壳23的底部与所述管道2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外壳23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水口25,所述管道24的下部的开口端为第一出水口26,所述骨架外壳23与所述管道24的外壁之间构成进水通道27,所述管道24的内部构成出水通道28;所述预热装置3包括预热水管32和两块导热面板31,所述导热面板31上设有功率器件33,所述预热水管32设于所述导热面板31之间的区域,所述预热水管32具有第二进水口34与第二出水口35,所述第二进水口34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二进水口34处设有水流传感器36,所述水流传感器36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22电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35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25。

由此,通电后有水流流入热水器时,水流传感器36可以感知水流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速,根据这些数据来算出电磁感应线圈22的发热效率。外部水源的冷水首先流经功率器件33,带走功率器件33散发的热量,对冷水进行预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22中心产生高频强磁场和密集的环形磁力线,经过预热的水再流经位于所述骨架21外壁的内侧的进水通道27时隔空感应加热,然后流经设于所述骨架21的中空部分的出水通道28,成为热水,可立即使用。功率器件33在工作时会放出较大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去会有烧毁元件的危险,而将这些热量作为废热排出则也是一种浪费,冷水流经预热装置3,带走功率器件33放出的热量的同时对冷水进行第一次加热,既节省了电磁发热体装置2的做功,也延长了这些元件的寿命,达到节能并且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当水流经高频强磁场和密集的环形磁力线时,水被磁化,磁化后的水具有较高活性,呈小分子簇、弱碱性,更易于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很好的美容养颜作用,有利人体健康。并且,磁化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经本实施例的电磁热水器加热后的水的杀菌率大于99.8%,可达到无菌级别。所述第所述第二出水口35与所述第一进水口25可以通过金属编织管或蛇皮软管等连接,在应用中根据 具体需要来选择。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面板31优选为铝板。

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壳体51、第一滤网52和第二滤网53,所述第一滤网52和第二滤网53设于所述壳体51内,在所述壳体51的侧壁设有第三进水口54,所述壳体51的底端设有排污口55,所述第一滤网52和第二滤网53均为一端开口的筒形,并且所述第二滤网53套设于所述第一滤网52内,所述第一滤网52的开口端的内边缘和第二滤网53的开口端的外边缘固定且密封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滤网的开口端形成为第三出水口56,所述第三出水口56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34。

由此,外部水源的水流入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后首先经过所述过滤装置5,依次从第一滤网52和第二滤网53过滤,经过过滤的水从第三出水口56流出,颗粒较大的泥沙沉积于第一滤网52和外壳1之间的空间,当有较多泥沙沉积时,可同时打开第三进水口54和排污口55,将泥沙从排污口55冲出,达到清洁过滤装置5的效果。而且被电磁感应线圈22高效活化后的水不易产生水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无需经常清洁,给生活带来方便。

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第一滤网52和第二滤网53之间具有空腔57,所述空腔57内填充有滤料。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过滤效果,所述滤料为活性炭或多孔吸附材料等物质,也可以将滤料置于无纺布袋后填充于所述空腔57中,这样可以防止滤料流失。

具体实施时,较佳地,第一滤网52的网孔目数小于第二滤网53。这样可以进行分级过滤,在清洗过滤装置5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级清洗,提高过滤效果,也将清洗变得更加容易。

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热水器还包括CPU控制模组,所述功率器件33为电磁变频模组,所述水流传感器36、所述CPU控制模组、所述电磁变频模组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22依次电连接。所述电磁变 频模组将50Hz电能转换为25-60KHz的磁能。由此,CPU控制模组可以根据所述水流传感器36发送的水流参数来调整所述电磁变频模组的输出频率,从而调整电磁发热体装置2的功率,可以达到进一步节能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电磁变频模组为IGBT模块电路。

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进水通道27和所述预热水管32均为螺旋形状。这样可以增大受热面积,增强加热效果,同时达到节能的作用。并且,每次开机相当于清洗一遍发热体,保持发热体水路通道干净。

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骨架21与电磁感应线圈22之间设有隔离玻璃。这样可以使水电分离,确保安全。

具体实施时,较佳地,所述电磁型高效活化水加热热水器还包括具有显示屏幕和控制按钮的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可对出水温度进行设定,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获得适合的水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