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式炉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929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燃气炉的炉架。



背景技术:

燃气炉需要炉架来托起待加热的锅,燃气炉的燃烧器又需要外界空气助燃,但是现有炉架却往往对外界空气缺乏阻隔,使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器处,这个风一旦过大就会影响燃气燃烧甚至吹灭火苗,导致加热效率低,浪费能源。参照专利号为98117718.2的《提高燃气炉热效率的燃气炉架》,包括底板、外挡环、若干支架及内挡环,底板中央设有通孔,外、内挡环上设有若干对流孔,若干支架呈放射状态设置在底板通孔周围,外挡环的底缘与底板接合在一起,呈放射状设置在底板通孔周围的若干支架顶端高于外挡环的顶端,内挡环设置在若干支架上,并间隔位于外挡环内,这种燃气炉架结构复杂,生产麻烦,直接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式炉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风式炉架,包括竖直板环绕而成的环形框,所述环形框上侧设置有向内侧翻折的支撑板,所述环形框上侧对应支撑板位置处设置有上侧进风凹位。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支撑板为旋转分布。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支撑板与环形框之间设置有梯形连接部,其中所述梯形连接部上端比环形框上端高。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环形框下侧设置有下侧进风凹位。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环形框下端设置有定位凹位。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支撑板端部上侧设置有防刮斜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炉架通过巧妙的改良设计,通过环形框上侧翻折形成支撑板的设计,不但使炉架本身起到防风作用同时又能保证燃烧器有足够的助燃空气,而且减少因炉架附近旋流温升而导致燃气炉操作面板处温度过高的现象,此外这种炉架加工方便,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工艺参数、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防风式炉架,包括竖直板环绕而成的环形框1,即类似筒状的结构。所述环形框1上侧设置有向内侧翻折的支撑板2,所述环形框1上侧对应支撑板2位置处设置有上侧进风凹位3。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关于竖直板环绕而成的描述,仅用于描述本炉架的形状,并不代表对炉架的生产方式进行限定。在生产时,当环形框1上侧进行支撑板2翻折加工后,支撑板2原来位置就形成一个凹位,作为上侧进风凹位3起到通风作用,同时环形框1本身又起到防风作用和隔热,既保证助燃空气足够又不会吹灭火苗,同时才避免燃烧器加热过程产生的旋流不会直接对燃气炉操作面板等位置加热,避免烫伤使用人。整个生产过程简单,工艺要求低,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的一种防风式炉架的包括竖直板环绕而成的环形框1,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所述环形框1上侧设置有向内侧翻折的支撑板2,所述环形框1上侧对应支撑板2位置处设置有上侧进风凹位3,所述支撑板2与环形框1之间设置有梯形连接部4,其中所述梯形连接部4上端比环形框1上端高,具体可通过对环形框1上侧切割形成梯形连接部4。这个梯形连接部4可进一步提高空气进入燃烧器处的效率。所述环形框1下侧设置有下侧进风凹位5。工作时,空气就可从上侧进风凹位3、下侧进风凹位5、梯形连接部4旁边位置处进入炉架,并沿着支撑板2两侧到达燃烧器处,对燃烧器助燃。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的一种防风式炉架的包括竖直板环绕而成的环形框1,所述环形框1上侧设置有向内侧翻折的支撑板2,所述所述支撑板2为旋转分布,这种设计比过去的镜像对称设计,生产起来更方便。所述环形框1上侧对应支撑板2位置处设置有上侧进风凹位3,所述支撑板2端部上侧设置有防刮斜边7,避免支撑板2刮伤锅底。所述环形框1下端设置有定位凹位6,便于炉架安装。本实施例的炉架为带圆角的四边形,支撑板2为四个。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