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91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特别是针对日常所用的燃气灶散失热量的回收。



背景技术:

在使用燃气灶时,燃气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所要加热的对象吸收,有一部分热量直接散失到周围空气当中,或被传统的支架所吸收,热量没有被高效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将此部分热量吸收,进行再利用,既不会影响燃气灶正常的加热功能,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该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可吸收燃气灶台周围散失热量进行再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用于燃气灶,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包括:进水管、曲形加热管、出水管、固定底座;所述曲形加热管由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弯管所组成,所述弯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连接,并且各管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曲形加热管始端与进水管连接,连接处安装有温差发电片,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到自来水管;所述曲形加热管末端与出水管连接,连接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显示器连接,所述出水管安装有阀门;所述曲形加热管放置在固定底座的支撑平台上。

所述固定底座b1有与灶台c1表面凸起相对应的凹槽b12,通过凹槽b12与灶台c1固定;所述固定底座b1内部成中空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该可吸收燃气灶散失热量的装置可代替传统灶台支架的功能,可直接起到对锅具支撑的作用;2、曲形加热管可对散失到周围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热量使用的效率;3、燃气灶使用结束后,曲形加热管内的水还可带走灶台周围热量,防止出现人员烫伤的情况;4、在正常使用燃气灶时,该可吸收燃气灶周围散失热量的装置中的温差发电片可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再为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以及燃气灶的点火器供电,省去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5、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可以知道实时水温,通过阀门控制管内水的流速,进而控制出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曲形加热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附图说明;

进水管1、出水口2、阀门3、温度传感器4、导线5、温度显示器6、温差发电片7、曲形加热管8、弯管9、固定底座b1、凹槽b12、支撑平台b13、灶台c1、火焰c2、锅具d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管1、曲形加热管8、出水管2、固定底座b1。曲形加热管8放置在固定底座b1的支撑平台b13上,固定底座b1通过与灶台c1表面凸起相吻合的凹槽固定在灶台c1上。曲形加热管8由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弯管9所组成,弯管9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道的表面积,并且各管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给天然气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天然气可以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的热量。曲形加热管8始端与进水管1连接,连接处安装有温差发电片7,温差发电片7通过导线与燃气灶点火器和温度传感器4的供电电池相连接,在使用燃气灶时通过温差发电片7为其相应的供电电池充电,进水管1另一端连接到自来水管。曲形加热管8末端与出水管2连接,连接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通过导线5与温度显示器6连接,出水管2安装有阀门3。在使用燃气灶时火焰c2加热锅具d1,曲形加热管8吸收火焰c2向四周散发的热量,此时打开出水管2上的阀门3,使水在曲形加热管8内均匀缓慢的流动,可控制阀门3来控制流速,通过温度显示器6来知晓管内的温度,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水温,所流出的生活用水可直接使用,也可集中保温储存,用于平时所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