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室挡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76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除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喷淋室挡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生产中,生产工艺往往对车间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作为调节车间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有效手段的空调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纺织空调不仅要考虑工人的身体健康,还要考虑工艺产品对温湿度的要求;同时,由于纺织厂空气中含有棉纤维和粉尘,所以空调系统一般采用水喷淋形式,在喷水室处理空气。挡水板是喷水室的主要构件之一,空气经过喷水室进行热、湿处理后,由于挡水板的作用,可分离出雾状水滴。

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现有的纺织喷淋室空调由进风至送风方向依次包括二级喷水室1、一级喷水室2、挡水板3、送风机4以及位于二级喷水室1、一级喷水室2、挡水板3下方的水池5。而这种纺织喷淋室空调的挡水板3的下端通常都设置在水池5的水面上,而当水池5的水面下降或液面发生波动时,其部分带有水滴的空气便会通过液面与挡水板5下端之间的间隙,然后直接从送风口输送至车间内使空气带水量超过设计要求,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空气中带有的水滴过多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室挡水系统,具有使带有水滴的空气不易经过挡水板与液面之间间隙以降低空气带水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淋室挡水系统,按进风方向依次包括二级喷水室、一级喷水室、挡水板、送风机及位于二级喷水室、一级喷水室、挡水板下方的水池,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水池的水面下,并且所述水池的池底设置有与挡水板下端连接的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通过二级喷水室进行除尘,然后经过一级喷水室进行热湿交换之后,再经过挡水板将空气中的水滴挡下;由于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水面下,因此空气只能通过挡水板之间的间隙,使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与挡水板接触而实现挡水的目的;并且挡水板线段的固定块一方面能够对挡水板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能够填充挡水板下端与水池池底的间隙,进而使空气无法从挡水板的下端通过,使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与挡水板接触,进而通过挡水板降低空气中的带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包括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所述上挡水板与下挡水板之间固定有引水板,所述引水板的一端设置有集水沟,所述集水沟的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与集水沟连通,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水池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水板分成上挡水板和下挡水板,能够将挡水板的整体长度缩短,进而有利于挡水板挡水之后水分的收集,不至于使挡水板下方的表面具有过多的水分而影响挡水效果;上挡水板上的水流到引水板,然后顺着引水板流入到集水沟内,再通过排水管直接流到水池内,从而使上挡水板的水不会向下流到下挡水板上,使下挡水板能够更好的对空气进行挡水,提高挡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沟设置在引水板靠近一级喷水室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水滴的空气在与挡水板接触时,其大部分的水会在挡水板的前端挡下,进而使挡水板靠近一级喷水室的一端具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将集水沟设置在引水板靠近二级喷水室的一端能够更加及时的对挡下的水进行收集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引水板设置有集水沟的一端向下倾斜并与水平呈5°至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引水板能够使水快速的流入到集水沟内以便排出,使水不易滞留在引水板上而在此被空气带走,提高了引水板的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为若干个并且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挡水板的阵列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

所述挡水板呈弧形,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挡水的波纹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挡水板能够延长空气的流通路径,并且在挡水板上的波纹段能够直接对空气中的水滴进行阻挡,从而将水滴挡下;同时与弧形挡水板的配合,使空气能够与挡水板上各个波纹段进行接触,充分发挥波纹段挡水的作用,进而使挡水板的除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远离进风方向的一侧与挡水板之间的距离为26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部分水滴的空气脱离挡水板之后还会有部分的水滴落下,其多出的水池部分能够收集这部分水滴,并且由于挡水板的圆弧导向作用,增长了空气在水池上流通的路径,使落下的水滴能够更多的被收集到水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喷水室包括两列并排的喷淋管二,两列所述喷淋管二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离心喷嘴二;

当离心喷嘴二工作时,两列所述喷淋管二之间由离心喷嘴二喷出的水雾构成除尘水雾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经过二级喷水室时,其离心喷嘴二构成的除尘水雾层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挡下落入到水池内,从而使进入到车间内的空气更加的干净。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喷水室包括两列并排的喷淋管一,两列所述喷淋管一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离心喷嘴一;

当离心喷嘴一工作时,两列所述喷淋管一之间由离心喷嘴一喷出的水雾构成热湿交换水雾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经过一级喷水室时,其离心喷嘴一构成的热湿交换水雾层使冷冻水与空气能够充分的接触,进而使空气的湿度增大,并且快速降低空气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位于二级喷水室和一级喷水室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水池分成位于二级喷水室下方的二级水槽和位于一级喷水室下方的一级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水槽内的水用于收集二级喷水室内离心喷嘴二喷出的水雾以及被水雾带下的灰尘,而一级水槽内的水还是较为干净的水,可以通过分隔板阻挡二级水槽与一级水槽的混合,从而使一级水槽的水能够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二的进水端与一级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级水槽内落下的冷冻水作为二级喷水室中喷淋管二的水源对空气进行除尘,节约了用水;同时,冷冻水还具有较低的温度,进而在对空气除尘的过程中还能对空气进行预冷,充分利用冷冻水的低温吸热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挡水板下端延伸至水池液面下,并通过固定块将挡水板下端的间隙填充,使空气能够更全面的从挡水板上通过,进而减少输入到车间内空气中的带水量,减少对产品以及机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集水沟设置在靠近一级喷水室的一端,一方面保证下挡水板的挡水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排除上挡水板挡下的水分;

将一级水槽的水供给离心喷嘴二进行喷洒,合理利用了使用之后冷冻水的冷源,并且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空调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引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级喷水室;11、喷淋管二;12、离心喷嘴二;13、除尘水雾层;2、一级喷水室;21、喷淋管一;22、离心喷嘴一;23、热湿交换水雾层;3、挡水板;31、上挡水板;311、引水板;312、集水沟;313、排水管;32、下挡水板;33、波纹段;4、送风机;5、水池;51、二级水槽;52、一级水槽;53、分隔板;54、固定块;6、空调壳体;61、进风口;62、送风口;7、水泵;71、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喷淋室挡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空调壳体6,空调壳体6左侧设置有进风口61、右侧设置有送风口62,空调壳体6内由进风口61至送风口62依次包括二级喷水室1、一级喷水室2、挡水板3。在送风口62右侧设置有送风机4。在空调壳体6的下侧设置有水池5,并且二级喷水室1、一级喷水室2、挡水板3均位于水池5的上方。在水池5内位于二级喷水室1和一级喷水室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53,该分隔板53将水池5分成位于二级喷水室1下方的二级水槽51和位于一级喷水室2下方的一级水槽52。

如图1所示,二级喷水室1包括两列并排的喷淋管二11,并且在两列喷淋管二1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离心喷嘴二12。当离心喷嘴二12喷水雾时,相对的离心喷嘴二12之间会形成一层致密的除尘水雾层13,使空气在经过除尘水雾层13时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下来。

如图1所示,一级喷水室2包括两列并排的喷淋管一21,并且在两列喷淋管一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离心喷嘴一22。喷淋管一21的输入端外接冷冻水(在本实施例中未示出)。当离心喷嘴一22喷水雾时,相对的离心喷嘴一22之间会形成一层致密的热湿交换水雾层23,使空气在经过热湿交换水雾层23时,能够与冷冻水形成的水雾充分的接触,进而使空气的湿气增加,同时降低空气的温度。

如图1所示,为了合理利用一级水槽52内的水,因此将一级水槽52内的水通过管道71输入到喷淋管二11的进水端,在管道71上连接有水泵7。

如图2所示,挡水板3竖直放置且设置为若干个,并且在水平方向阵列,其阵列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该挡水板3呈弧形,挡水板3弧形的两端所构成的面与相邻的挡水板3的中部相交,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空气在经过相邻挡水板3之间的间隙时,能够更多的与挡水板3接触,进而提高挡水效果。在挡水板3上沿着弧形方向设置有四个间隔均匀的波纹段33。通过波纹段33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进行挡水。

如图1所示,挡水板3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挡水板31和下挡水板32,上挡水板31和下挡水板32之间通过引水板311连接,在引水板311朝向喷淋管一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集水沟312,在集水沟312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313,排水管313的下端延伸至一级水槽52内。下挡水板32的下端延伸至水池5液面下150mm,并且在一级水槽52的槽底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上端与下挡水板32的下端固定连接。一级水槽52远离二级水槽51的槽壁距离挡水板3的水平距离为260mm,以便收集通过挡水板3之后部分飘落的水滴。

具体实施过程:送风机4开始工作,从而在进风口61引入空气;同时,喷淋管一21内输入的冷冻水通过离心喷嘴一22之后以雾状的形式喷出,其左右两侧的离心喷嘴一22之间由水雾形成热湿交换水雾层23。由喷淋管一21喷出的水收集到一级水槽52内,在水泵7的作用下通过管道71从喷淋管二11的进水端输入,再由离心喷嘴二12喷出,左右两侧的离心喷嘴二12之间由水雾形成除尘水雾层13。从进风口61进入的空气在经过除尘水雾层13时,由一级水槽52内落下的冷冻水构成的除尘水雾层13能对空气进行除尘,同时还能对空气进行预冷;经过除尘之后的空气再经过热湿交换水雾层23进行充分的接触,由冷冻水对空气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将除尘水雾层13遗漏的灰尘进行再次除尘;然后空气在经过挡水板3之间的间隙时,由于下挡水板32伸入到水面下与固定块54连接,因此空气不易从下挡水板32的下端经过,使空气能够全部通过上挡水板31和下挡水板32;空气经过上挡水板31时,其空气中带有的水滴与上挡水板31以及波纹段33接触而被挡下,顺着上挡水板31向下流动至引水板311上,再由引水板311流入到集水沟312内,最终从排水管313排入到一级水槽52内;下挡水板32挡下的水直接流入到一级水槽52内;经过上挡水板31和下挡水板32的空气仍带有部分的水滴在落下时,由于一级水槽52远离二级水槽51的部分延伸有260mm的长度,因此滴下的水滴依旧能够收集到一级水槽52内,最终空气由送风口62输入到车间内。

实施例2:一种喷淋室挡水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引水板311设置有集水沟312的一端向下倾斜并与水平夹10°。倾斜的引水板311能够使水有方向地、快速地流入到集水沟312内并及时的排入到一级水槽52内。有效减少引水板311上水的滞留时间,提高排水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