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734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



背景技术:

现代的公共建筑基本采用中央空调对室内进行冷暖气供应,风口位处设置风口辅助出风并且遮蔽风口位是很常见的天花风口设计。

现时一般的风口采用塑料或金属型材等进行加工成型,不同部件之间的接触点小,且多在接触点采用焊接的工艺完成接合。组装固定相对不便,焊接较为困难。同时一般将风口设计为叶片格栅的结构,出风较为直接,时常导致风口下方吹风太直接而过冷。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通过板材拼接组合而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包括背部框体、插接卡板、和出风面板;背部框体四边框设出位于中部贯通的入风口,入风口排列固定设有插接卡板,插接卡板的板面竖直,其板面分别对称设有两道自插接卡板底边或两侧边向内收敛延伸的卡接槽,使卡接槽的底边形成一个向上支撑的受力边;出风面板的板面中部两侧设有贯通的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之间形成一个挡风面板,挡风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向内收敛延伸的卡接折弯部,卡接折弯部插接于卡接槽之内使卡接槽的底边支撑卡接折弯部将整个出风面板固定;所述背部框体的顶面和/或插接卡板的顶面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面板的四边位于两个出风口之外还设有外边框,外边框包覆于背部框体的外围且与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卡板的两侧设有垂直于插接卡板板面延伸的连接折弯部,连接折弯部与背部框体的入风口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框体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挡板和位于轴向两端面的端部挡板;端部挡板呈两侧边倾斜的梯形,两块侧挡板顺着端部挡板的两侧边倾斜固定连接于端部挡板的两侧,侧挡板的内侧边和端部挡板框设出位于中部贯通的入风口,侧挡板的内侧边水平折弯延伸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折弯部,吊装折弯部的表面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面板的挡风面板两侧边设有向内卷曲延伸的挡风部,挡风部凸出于卡接折弯部的外侧将其完全遮蔽。

进一步的,上述板材组装式风口还包括挡风背板;挡风背板设于挡风面板的正背面,位于两片插接卡板之间或插接卡板与端部挡板之间;挡风背板的两侧设有与卡接折弯部相配合的遮挡折弯部,遮挡折弯部搭接于卡接折弯部的表面与之拼接,挡风背板的轴向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组装折弯部,组装折弯部与插接卡板或端部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面板的外边框与背部框体之间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卡板的连接折弯部与背部框体之间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背板的组装折弯部与插接卡板或端部挡板之间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面板的挡风面板表面排布设有多个贯通的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使整个风口由不同形状的折弯板材拼接组装而成,安装更方便,板材与板材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组合更可靠牢固;

通过卡接槽与卡接折弯部的卡接配合,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吊装受力,装配更坚固;

装配在内场或外场均可完成,避免运输过程中损坏部件,且局部损坏能够通过更换部件快速修复;

基本可以通过铆接或螺栓连接实现组装,避免使用焊接结构;

出风经过遮挡,避免冷气直吹,冷气或暖气制冷或制热作用更均匀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板材组装式风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接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板材组装式风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挡风背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出风面板 2、背部框体

3、插接卡板 4、挡风面板

5、卡接槽 6、侧挡板

7、端部挡板 8、吊装折弯部

9、挡风背板 10、外边框

11、连接折弯部 12、遮挡折弯部

13、组装折弯部 14、挡风部

15、卡接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包括背部框体2、插接卡板3、和出风面板1;背部框体2四边框设出位于中部贯通的入风口,入风口排列固定设有插接卡板3,插接卡板3的板面竖直,其板面分别对称设有两道自插接卡板3底边或两侧边向内收敛延伸的卡接槽5,使卡接槽5的底边形成一个向上支撑的受力边;出风面板1的板面中部两侧设有贯通的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之间形成一个挡风面板4,挡风面板4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与卡接槽5相配合的向内收敛延伸的卡接折弯部15,卡接折弯部15插接于卡接槽5之内使卡接槽5的底边支撑卡接折弯部15将整个出风面板1固定。所述背部框体2的顶面和/或插接卡板3的顶面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以实现风口整体的吊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风口所有部件都由板材折弯而成,加工相对方便,而且板材与板材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更牢固可靠,也方便接合,安装无需再借助任何工装即可实现。卡接槽5与卡接折弯部15的配合作用受力科学,使出风面板1的中部具有多个受力点,组装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风口产品是可以在内场出厂前直接完成组装再出货,也可以将所有部件打包再出货到外场组装的。这样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挤压、磕碰导致风口损坏而报废,而且即使局部发生损坏,部件的替换修复也是极其方便的。

冷气或暖气产生的气流自入风口流入后,竖直吹到挡风面板4的背面,气流方向由竖向变为侧向,向两侧流动,且风速经过挡隔后被减弱。挡风面板4与卡接折弯部15形成一个小空间,气流在这一小空间内部形成回旋气流,进一步使出风的气流衰减,达到均匀出风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面板1的四边位于两个出风口之外还设有外边框10,外边框10包覆于背部框体2的外围且与之固定连接。外边框10与背部框体2在外围形成配合连接,受力更稳定牢固。而且外边框10有遮蔽作用,整个出风面板1能够将风口内部的所有部件完全遮蔽隐藏,保留实用性的同时还兼顾了美观性。且所述出风面板1的外边框10与背部框体2之间优选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焊接工艺在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也是可行的,但由于焊接工艺需要特定的设备,还需要提供能源才能够实现,显然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故应尽量避免。

请参阅图2,所述插接卡板3的两侧优选设有垂直于插接卡板3板面延伸的连接折弯部11,连接折弯部11与背部框体2的入风口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插接卡板3的连接折弯部11与背部框体2之间优选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

背部框体2也能够采用板材组装的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背部框体2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挡板6和位于轴向两端面的端部挡板7;端部挡板7呈两侧边倾斜的梯形,两块侧挡板6顺着端部挡板7的两侧边倾斜固定连接于端部挡板7的两侧,侧挡板6的内侧边和端部挡板7框设出位于中部贯通的入风口,侧挡板6的内侧边水平折弯延伸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折弯部8,吊装折弯部8的表面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

背部框体2除了是整个风口产品的骨架结构,还具备风向引导的作用。由于入风口进入的冷气或暖气均匀分流到两个出风口出风,背部框体2的侧挡板6就与卡接折弯部15形成一条风道,引导冷气或暖气顺着风道流动。其中,冷气或暖气的作用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气体均匀散播而改变室内温度,而非气体直接吹到人身上,因此所述出风面板1的挡风面板4两侧边优选设有向内卷曲延伸的挡风部14,挡风部14凸出于卡接折弯部15的外侧将其完全遮蔽,当冷气或暖气顺着风道流向出风口的过程中先被挡风部14阻挡避免直接将风吹出,风向由竖直改为侧向,从而在挡风部14上方形成回旋的气流,避免冷气或暖气的直吹,而是在出风口均匀缓慢落下,达到均匀改变室温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面板1的挡风面板4表面排布设有多个贯通的孔,一方面外部观察能够看到这些孔形成的外观,产生外观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孔也是可以辅助出风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增加了挡风背板9。

请参阅图3至图4,根据上述的出风气流流向原理,上述板材组装式风口优选还包括挡风背板9;挡风背板9设于挡风面板4的正背面,位于两片插接卡板3之间或插接卡板3与端部挡板7之间;挡风背板9的两侧设有与卡接折弯部15相配合的遮挡折弯部12,遮挡折弯部12搭接于卡接折弯部15的表面与之拼接,挡风背板9的轴向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组装折弯部13,组装折弯部13与插接卡板3或端部挡板7固定连接。

如上文所述,由于有卡接折弯部15的存在,其与挡风面板4的背面形成了一个空间,当冷气或暖气自入风口吹入时容易在这个空间中形成回旋气流,如果想要减少回旋气流而加快出风流速和顺畅度,可优选设置一个挡风背板9将这个空间遮蔽填平,使气流直接流向两侧的出风口。挡风背板9与挡风部14也具有相似的作用,同样能够适量阻挡气流而降低流速,避免气流直吹。只是形成的气流回旋作用相对较弱,出风方向由竖直改为侧向后较快速地从两侧流出。组装结构与上述其余部件的连接结构同理,所述挡风背板9的组装折弯部13与插接卡板3或端部挡板7之间优选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螺栓连接。

实施例一中的挡风面板4表面的孔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可以保留的,只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挡风背板9完全挡住了气流,这些孔的作用仅是装饰外观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挡风背板9的存在与否对于控制气流的均匀程度有一定的不同,各有其优缺点,故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实际上是两个对等的技术方案,并无优劣之分。

本实用新型本提供的一种板材组装式风口,整个风口由不同形状的折弯板材拼接组装而成,板材与板材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组合安装更可靠牢固。且装配在内场或外场均可完成,避免运输过程中损坏部件,即使局部损坏也能够通过更换部件快速修复。通过卡接槽5与卡接折弯部15的卡接配合,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吊装受力,装配更坚固。基本可以通过铆接或螺栓连接实现组装,避免使用焊接结构,从而减少焊接设备的使用,装配更方便。出风经过挡风部14遮挡,风向由竖直改为侧向,从而在挡风部14上方形成回旋的气流,避免冷气或暖气的直吹,而是在出风口均匀缓慢落下,冷气或暖气制冷或制热作用更均匀舒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