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300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转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真空管。



背景技术:

在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太阳能是最受人关注且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种能源。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光热转换及光电转换两种,目前这两种太阳能转化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且部分技术已经大规模产业化,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标准条件下太阳能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约为12%~17%,即照射到电池表面上的太阳能大约有80%左右能量将会转化成为热能,从而造成电池温度升高,导致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下降。为了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保持较高水平,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将光伏组件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起来,同时产生电、热两种能量收益,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背面敷设各种形式的流体通道带走热量以降低电池温度,并对这部分热能加以利用,目前这种技术普遍存在换热效率较低的缺陷。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解决目前平板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热能利用效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光伏电池、吸热内管、透明外管、换热介质进出口和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吸热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光伏电池,所述吸热内管靠近端头处设有电源输出接口,所述透明外管和所述吸热内管间抽真空,所述吸热内管内设置吸热介质流通管道。

较佳的,所述光伏电池通过粘胶固定于所述吸热内管的外表面。

较佳的,所述光伏电池的截面弧长小于所述吸热内管的内表面周长的1/2,且所述光伏电池的整体长度等于所述吸热内管的有效采光长度。

较佳的,所述吸热内管的外表面贴有光伏电池的一侧完全暴露于太阳光下。

较佳的,所述光伏电池的材料为晶体硅电池和/或薄膜电池。

较佳的,所述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和/或多晶硅电池;所述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a-Si)、碲化镉太阳电池(CdTe)、铜铟镓硒太阳电池(CIGS)、砷化镓太阳电池和/或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集成于太阳能真空管吸热内管的外表面,并直接通过粘胶固定,太阳能真空管吸收太阳能同时转化电能及热能,太阳能真空管中的吸热介质将热量带走,使光伏电池保持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装置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热能传递效率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真空管结构紧凑,制作安装简单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光伏电池,2-粘胶,3-吸热内管,4-透明外管,5-换热介质进出口,6-电源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出更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光伏电池(1)、吸热内管(3)、透明外管(4)、换热介质进出口(5)、电源输出接口(6)。所述吸热内管外表面设有光伏电池,吸热内管靠近端头处设有电源输出接口,所述透明外管和吸热内管间抽真空,吸热内管内设置吸热介质流通管道。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光伏电池(1)通过粘胶(2)固定于吸热内管(3)外表面。

如图1、图2所示,光伏电池(1)截面弧长小于吸热内管(3)内表面周长的1/2,且光伏电池(1)的整体长度等于吸热内管(3)的有效采光长度,吸热内管(3)外表面贴有光伏电池(1)的一侧完全暴露于太阳光下。

如图1、图2所示,光伏电池(1)弯曲为弧形,且光伏电池(1)、吸热内管(3)外表面两者的弯曲弧度相同且通过粘胶(2)紧密贴合。

如图1、图2所示,吸热内管(3)内部可以直接流通吸热介质或插入金属换热管,且金属换热管表面可以设置肋片强化换热,金属换热管内流通吸热介质。

如图1、图2所示,光伏电池(1)材料可以选用晶体硅电池或各种薄膜电池。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a-Si)、碲化镉太阳电池(CdTe)、铜铟镓硒太阳电池(CIGS)、砷化镓太阳电池、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