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61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风板,具体而言,尤其涉及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挂壁式空调不具备加湿功能,而室内如果长时间开启空调的话,由于再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室内的湿度将不断的下降,人们往往会在室内加装加湿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多购置的加湿器往往需要设置在该空调内机的下方,而且该加湿器会占用了该室内的空间,而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可以利用该导风板可以实现挂壁式空调的加湿功能,免去使用加湿器,从而使得室内有更多的空间,同时可以使得室内空间更加的美观。

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内机下部出风口的导风板主体,所述导风板主体的两侧均以铰链与所述空调内机相连,所述导风板主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加湿膜,所述导风板的后端设置有截面呈U型状的接水槽,所述导风板主体前端设置有U型段,所述U型段的内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U型段截面的过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膜由其前端至其末端线性均匀设置有呈网状结构的加湿层,所述加湿层垂直所述导风板主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水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加湿膜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沿水平方向线性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膜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接水槽的内部,所述加湿膜的前端延伸至所述U型段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的底部设置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的左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过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过水管道之间还连接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该导风板可以实现挂壁式空调的加湿功能,免去使用加湿器,从而使得室内有更多的空间,同时可以使得室内空间更加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导风板主体、2-加湿膜、3-接水槽、4-U型段、5-过水管道、6-加湿层、 7-出水孔、8-排水阀、9-抽水泵、1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具有加湿功能的导风板,包括设置在该空调内机下部出风口的导风板主体1,该导风板主体1的两侧均以铰链与该空调内机相连,该导风板主体1的表面均设置有加湿膜2,该导风板的后端设置有截面呈U型状的接水槽3,该导风板主体1前端设置有U型段4,该U型段4的内部设置有垂直于该U型段4截面的过水管道5。

该加湿膜2由其前端至其末端线性均匀设置有呈网状结构的加湿层6,该加湿层6垂直该导风板主体1的表面。

在该过水管道5的外表面设置有朝向该加湿膜2的出水孔7,该出水孔7沿水平方向线性均匀分布。

该加湿膜2的后端延伸至该接水槽3的内部,该加湿膜2的前端延伸至该U 型段4的内部。

该接水槽3的底部设置排水阀8。

该接水槽3的左侧设置有抽水泵9,该抽水泵9通过管道连接至该过水管道 5。

该抽水泵9与该过水管道5之间还连接有单向阀10。

具体而言,该导风板主体1的两侧均以铰链与该空调内机相连,如此可以实现该导风板的转动,该导风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加湿膜2,该加湿膜2可以用以对经过它的气体进行加湿,该U形状的接水槽3用以把暂时存放用以加湿的液体,该U型段4的用以防止该导风板在转动过程中把用以加湿的液体倒出,同时该U型段4的内部设置有过水管道5,该过水管道5是用以运输用于加湿的液体;该加湿层6呈网状结构使其能与液体更好的结合,该加湿层6垂直该导风板主体1的表面,如此可以使用更多的风经过该加湿层6,从而达到有更好的加湿效果;该过水管道5的外表面设置的朝向该加湿膜2的出水孔7,该出水孔7沿水平方向线性均匀分布,如此,该均匀分布的出水孔7可以使得该驾驶膜的湿润更加均匀,该结构合理,设置方便;该加湿膜2的后端延伸至该接水槽3的内部,如此可以使得该加湿膜2与该接水槽3内部的液体有更多的接触,该加湿膜2的前端延伸至该U型段4的内部,如此可以使得该加湿膜2与该U 型段4内部的液体有更多的接触,从而实现该当该加湿膜2内部的水分蒸发后,可以通过渗析的作用从该U型段4或者接水槽3中吸取水分用以加湿;该接水槽3的底部设置排水阀8,该排水阀8是为了把接水槽3里面的水分得以排放干净;该抽水泵9通过管道连接至该国税管道,是了多余出来的液体可以再次利用到;该单向阀10的作用是为避免过谁管道中的液体倒流到该抽水泵9中。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