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61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等,而锅炉则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锅炉系统的改进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锅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常用的锅和炉大多以柱形或方形为主,这种结构使得锅炉在加热过程中需要燃烧大量燃料,来实现蒸汽或高温水的需求,同时锅内的水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升温较慢且不均匀,导致加热时间长。

2、锅炉燃料以煤炭为主,炉腔的结构和氧气含量等影响着煤炭等燃料的燃烧效率及燃烧稳定性,从而制约了锅炉加热的时长,也使得锅炉加热过程耗能大。

3、传统的排渣方式一般都是用小推车将热渣直接运到渣场,再用凉水冷却后运出,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而且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同时热渣经冷水冷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灰尘,不仅浪费了余热能,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锅炉的燃料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锅体加热过程稳定,同时实现废渣余热的回收利用的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其中所述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主体、供气部分、废渣处理部分、补水部分和除尘部分;所述锅炉主体设置为由隔板、加热锅体、炉膛体、储水箱和换热管组成,所述隔板设置为将所述锅炉主体的内腔划分为左右两室,所述加热锅体与所述炉膛体设置于一室,且所述加热锅体的下面设置所述炉膛体,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换热管设置于另一室;所述加热锅体的内侧壁设置为涡旋结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能够有效均匀所述加热锅体的受热量,且该加热锅体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为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炉膛体的内侧壁也设置为涡旋结构,使得燃料的热效率高,所述炉膛体的侧壁设置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供气部分,以保证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炉膛体的底壁上设置一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置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废渣处理部分,且该炉膛体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为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前端,使得燃烧产生的烟气的余热能够对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进行初步预热,从而进一步缩短所述加热锅体中的水的加热时间,所述储水箱的侧壁设置为螺纹结构,且所述换热管相配合螺旋设置于所述储水箱的侧壁的外表面,以增加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储水箱的接触面积,保证换热效果,该储水箱的顶部设置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补水部分,实现所述储水箱中的水的供给,保证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的正常工作,所述换热管的末端设置为连通所述除尘部分,从而对烟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锅体设置为还包括一蒸汽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出管设置于所述加热锅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体设置为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炉膛体的外侧壁,实时监测所述炉膛体不同位置的炉腔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部分设置为包括鼓风机和进气管支路,所述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一所述进气管支路,所述进气管支路的前端设置为均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支路的末端设置为分别连通所述炉膛体的侧壁,且所述进气管支路上还分别设置一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为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以调节氧气的供给,保证所述炉膛体内燃料的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废渣处理部分设置为由处理箱体和余热锅炉组成,其中所述处理箱体设置为包括水箱、废渣传送装置和废渣回收箱,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处理箱体的内腔顶部,所述废渣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面,以实现在废渣传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水冷处理,所述废渣回收箱设置于所述废渣传送装置的末端,所述余热锅炉设置为通过管路与所述处理箱体连接,且该余热锅炉的顶部还设置为连接所述蒸汽输出管,从而使得所述处理箱体中的热气能够被所述余热锅炉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内腔还设置一水位感应器,实时检测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量,以保证水量不足时的及时补给。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部分设置为由一主进水管、一备用进水管和水泵组成,所述主进水管与所述备用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为均连通于所述水泵上的进水管路,且所述主进水管与所述备用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为均连接所述储水箱的进水管路,所述主进水管上还设置一调节阀,所述备用进水管上设置一电动阀,所述电动阀设置为连接所述水位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部分设置为包括除尘装置、进水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除尘装置,且该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水泵上的进水管路,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除尘装置,且该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鼓风机的进气管路上,从而实现气体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的内腔设置过滤水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水的上表面,所述换热管的末端设置为插入所述过滤网下面的所述过滤水中,且该除尘装置的侧壁的下部分还设置一排污口。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通过锅炉主体、供气部分、废渣处理部分、补水部分和除尘部分的配合,保证了整个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的高效工作;通过加热锅体和炉膛体的内侧壁设置的涡旋结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能够有效均匀加热锅体;通过供气部分对炉膛体不同位置的供气量的调节,使得锅炉加热稳定,燃料燃烧充分;通过炉膛体的烟气余热,对储水箱中的水进行初步预热,缩短了加热锅体中的水的加热时间,同时结合对废渣余热的处理,进一步充分利用并节省了燃料能源;通过储水箱的螺纹结构侧壁与换热管的螺旋配合设置,增加了换热管与储水箱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锅炉主体,101-隔板,102-加热锅体,103-炉膛体,104-储水箱,105-换热管,106-蒸汽输出管,20-供气部分,201-鼓风机,202-进气管支路,203-调节阀,30-废渣处理部分,301-处理箱体,302-余热锅炉,303-水箱,304-废渣传送装置,305-废渣回收箱,40-补水部分,401-主进水管,402-备用进水管,403-水泵,404-电动阀,50-除尘部分,501-除尘装置,502-进水管,503-排气管,504-过滤水,50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主体10、供气部分20、废渣处理部分30、补水部分40和除尘部分50;锅炉主体10设置为由隔板101、加热锅体102、炉膛体103、储水箱104和换热管105组成,隔板101设置为将锅炉主体10的内腔划分为左右两室,加热锅体102与炉膛体103设置于一室,且加热锅体102的下面设置炉膛体103,储水箱104与换热管105设置于另一室;加热锅体102的内侧壁设置为涡旋结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能够有效均匀加热锅体102的受热量,且该加热锅体102靠近隔板101的一侧设置为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箱104连通,炉膛体103的内侧壁也设置为涡旋结构,使得燃料的热效率高,炉膛体103的侧壁设置为通过管路连接供气部分20,以保证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炉膛体103的底壁上设置一排渣口,排渣口设置为通过管路连接废渣处理部分30,且该炉膛体103靠近隔板101的一侧设置为连通换热管105的前端,使得燃烧产生的烟气的余热能够对储水箱104中的水进行初步预热,从而进一步缩短加热锅体102中的水的加热时间,储水箱104的侧壁设置为螺纹结构,且换热管105相配合螺旋设置于储水箱104的侧壁的外表面,以增加换热管105与储水箱104的接触面积,保证换热效果,该储水箱104的顶部设置为通过管路连通补水部分40,实现储水箱104中的水的供给,保证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的正常工作,换热管105的末端设置为连通除尘部分50,从而对烟气进行过滤。

加热锅体102设置为还包括一蒸汽输出管106,蒸汽输出管106设置于加热锅体102的顶部。

炉膛体103设置为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炉膛体103的外侧壁,实时监测炉膛体103不同位置的炉腔温度。

供气部分20设置为包括鼓风机201和进气管支路202,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一进气管支路202,进气管支路202的前端设置为均连通鼓风机201的出气管路,进气管支路202的末端设置为分别连通炉膛体103的侧壁,且进气管支路202上还分别设置一调节阀203,调节阀203设置为分别与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以调节氧气的供给,保证炉膛体103内燃料的充分燃烧。

废渣处理部分30设置为由处理箱体301和余热锅炉302组成,其中处理箱体301设置为包括水箱303、废渣传送装置304和废渣回收箱305,水箱303设置于处理箱体301的内腔顶部,废渣传送装置304设置于水箱303的下面,以实现在废渣传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水冷处理,废渣回收箱305设置于废渣传送装置304的末端,余热锅炉302设置为通过管路与处理箱体301连接,且该余热锅炉302的顶部还设置为连接蒸汽输出管106,从而使得处理箱体301中的热气能够被余热锅炉302回收利用。

储水箱104的内腔还设置一水位感应器,实时检测储水箱104中的水量,以保证水量不足时的及时补给。

补水部分40设置为由一主进水管401、一备用进水管402和水泵403组成,主进水管401与备用进水管402的一端设置为均连通于水泵403上的进水管路,且主进水管401与备用进水管402的另一端设置为均连接储水箱104的进水管路,主进水管401上还设置一调节阀,备用进水管402上设置一电动阀404,电动阀404设置为连接水位感应器。

除尘部分50设置为包括除尘装置501、进水管502和排气管503,进水管502的一端设置为连接除尘装置501,且该进水管502的另一端设置为连接水泵403上的进水管路,排气管503的一端设置为连接除尘装置501,且该排气管503的另一端设置为连接于鼓风机201的进气管路上,从而实现气体的循环使用。

除尘装置501的内腔设置过滤水504和过滤网505,过滤网505设置于过滤水504的上表面,换热管105的末端设置为插入过滤网505下面的过滤水504中,且该除尘装置501的侧壁的下部分还设置一排污口。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工业用节能锅炉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锅炉的燃料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锅体加热过程稳定,同时实现废渣余热的回收利用。当该系统工作时,补水部分40通过主进水管401对储水箱104进行供水,储水箱104中的水再通过进水管进入加热锅体102,由炉膛体103燃烧燃料对加热锅体102进行加热,此时供气部分20对炉膛体103提供氧气补给,同时配合各进气管支路202上的温度传感器107对炉膛体103的温度进行监控,通过调节阀203控制各进气管支路202上氧气的补给量,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而产生的烟气则进入换热管105,实现烟气余热对储水箱104中的水的预热,从而充分利用燃料能源,燃烧后的废渣则由炉膛体103上的排渣口进入废渣处理部分30,经过处理箱体301和余热锅炉302的处理,使得废渣余热回收进入蒸汽输出管106,最后,换热管105中的烟气进入除尘部分50,通过除尘装置501中过滤水504和过滤网505的处理,使得清洁空气再由排气管503回到炉膛体103,以实现气体的循环使用,同时烟气中的粉尘等颗粒则沉淀于过滤水504中,通过排污口完成处理工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