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111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炉包括塑料制的壳体、电磁线盘、驱动主板、控制显示板等,驱动主板上的发热器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再通过风扇将其余大部分的热量散热出去,以上结构的电磁炉散热效果不佳,并且该结构的电磁炉需要采用大功率的风扇来散热,而导致产品厚重,并且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磁线盘和驱动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一与驱动主板相匹配的散热板,所述驱动主板叠放设置于散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电磁线盘位于所述驱动主板的上方。

所述散热板包括一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邻近壳体内侧壁的侧边上皆设置有若干散热条。

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散热条的内侧壁上皆开设有与散热条相匹配并用于散热的通气槽。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的同一侧边上的散热条呈两排以上的交错齿状。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由高导热材质构成。

具体地,所述壳体的底部构成材质为铝。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一散热风扇,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散热风扇出风的出风口,由于已经具备紧贴于驱动主板下表面的散热板,并且壳体的底部由高导热材质构成,本实用新型设置较小功率的散热风扇,甚至未设置散热风扇亦能满足电磁炉散热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驱动主板包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所述元器件位于电磁线盘的一侧或者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上结构的电磁炉,利用了设置在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驱动主板相互叠放的散热板进行散热,进一步,所述散热板包括一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面上的底板,底板邻近壳体内侧壁的侧边上皆设置有若干散热条,该散热板结构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且不依赖于大功率风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电磁炉噪音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于散热的电磁炉,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磁线盘2和驱动主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一与驱动主板3的形状相匹配的散热板4,所述驱动主板3设置在散热板3的上表面,所述电磁线盘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内底面上,并且电磁线盘2位于所述驱动主板3的上方。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一微晶玻璃板6,该微晶玻璃板6与电磁线盘2的上表面贴合,微晶玻璃板6的下方还贴合安装有控制显示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4包括一安装在壳体1的内底面上的底板41,所述底板41邻近壳体1内侧壁的侧边上皆设置有若干散热条4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善,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散热条42的内侧壁上皆开设有与散热条42相匹配并用于散热的通气槽11,相邻或者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的通气槽11对流连通,并且由驱动主板3和电磁线盘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若干散热条42后通过邻近散热条42的通气槽11向外排出。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4的同一侧边上的散热条42呈两排以上的交错齿状。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4的底板41和若干散热条42一体成型,散热板4由一片铝板经过折弯形成三个邻近壳体1的内侧壁的翻边,然后在所述翻边上等距地冲压形成前后两排以上的散热条42,散热条42齿状交错,增加迎风面积,利于散热。

优选地,所述壳体1由高导热材质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构成材质为铝。

优选地,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一散热风扇5,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散热风扇5出风的出风口;散热风扇5为低功率、低噪音的风扇,其在电磁炉中发挥的功能仅为辅助散热或者紧急过热时散热,在壳体1为热的良导体材质时,散热板3的热量可无需散热风扇5而直接通过壳体1向外散出。

所述驱动主板3包括一电路板3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31上的元器件32,其中,元器件32主要为功率晶体管或IGBT,所述元器件32位于电磁线盘2的一侧或者两侧,元器件32设置在电路板31上并位于电磁线盘2的一侧或者两侧能够防止电磁线盘2产生的热量对元器件32造成损坏,优选地,电路板31的主体为铝基板或者陶瓷基板等。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