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111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以液态金属为传热工质,采用集中热源同时对多个受热单元进行加热的系统,从而达到高效加热的目的。



背景技术:

炊事制作离不开加热源,在野外条件下,饮食加工时常会遇到加热源数量不足,但又需要开展多个炊事作业的情况。遇到此类问题,只能使用有限的热源逐个加热受热单元,由于不能同时进行多个炊事作业,存在效率低、时间利用不足等问题。此外,使用火焰对受热单元加热时,只有部分热量用于加热,其余热量则耗散在空气中,能源利用率较低,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是加热传热技术的发展要求。目前,还没有通过集中热源同时实现多点传热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有效地提高热能利用率和饮食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包括一个吸热单元和若干个受热单元;

所述吸热单元与每个所述受热单元相连通且形成一回路;

所述回路中设有液态金属。

所述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还包括一个集中热源,所述吸热单元位于所述集中热源的上方。

所述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中,所述回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液态金属流量的泵和阀门。

液态金属作为传热工质,封存于吸热单元与每个受热单元形成的回路中。

液态金属在吸热单元内吸收集中热源的热量,通过泵驱动在吸热单元、每个受热单元构成的回路中循环,通过泵和阀门调节液态金属的流量,从而将集中热源的热量输送到各个受热单元,满足受热单元的加热需求。

如上所述的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其中,液态金属应具有低熔点、高沸点、热导率高、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好、不与传热回路中的其他材料发生腐蚀或化学反应的特点。

所述液态金属具体可为液态金属镓或其合金。

如上所述的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其中,液态金属在回路中不能出现泄漏情况。

如上所述的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其中,根据受热单元的数量对传热系统进行扩展,满足多点传热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可采用单一热源通过所述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同时对多个受热单元进行加热,提高炊事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一种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集中热源(1),吸热单元(2),管路(3),液态金属(4),泵(5),受热单元(A,B,C)组成,其中,液态金属封存于吸热单元(2),管路(3)和受热单元组成的传热回路中。集中热源采用柴油燃烧器或电磁加热灶等热源形式。吸热单元(2)采用不锈钢导磁材料,如SUS430不锈钢,吸热单元(2)除了液态金属进出口外,其余部分通过机加工制成密封结构。受热单元(A,B,C)材料为铜,采用机加工制成,内部设有流道和换热表面,液态金属在受热单元(A,B,C)流道内流动并与换热表面实现热交换。泵(5)选用电磁泵。液态金属多点传热系统的工作方式为:热量通过集中热源(1)产生,加热位于集中热源上方的吸热单元(2)内的液态金属,在泵(5)的驱动下,由吸热单元经管路(3)流向受热单元(A,B,C),最后由受热单元(A,B,C)经管路(3)流回吸热单元(2),再次吸收集中热源热量,循环上述传热过程。在吸热单元(2)和受热单元(A,B,C)上方可放置炊事器材制炊,实现通过集中热源同时进行多个炊事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