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834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属于双向流新风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流新风机具有独立的排风及送风系统,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排风管道及排风机排至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则通过送风机、送风管道和送风口送入室内。

现有的双向流新风机在进行维修时,通常是通过拆卸掉风机盖上的螺栓,来实现风机盖与风机相分离,该操作不仅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操作较麻烦,适用范围低,现有的双向流新风机在进行使用时,通常会散发大量的热,然而风机上的热量通常是通过过滤网进行散热,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低,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自动开盖,提高了散热效果,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开盖机构、风机主体以及散热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后端安装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右端设置散热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风机盖、滑轮、电动缸一以及电动缸二,所述风机盖后端安装滑轮,所述滑轮后端连接电动缸一,所述电动缸一下端设置电动缸二,所述电动缸一以及电动缸二均安装在风机主体上,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过滤网、电机、连接杆、清洁刷、伸缩杆、弹簧、中空套管以及散热叶片,所述过滤网右端安装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右端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安装中空套管以及弹簧,所述弹簧装配在中空套管内,所述中空套管右端装配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安装在连接杆外端,所述连接杆左端安装电机,所述连接杆装配在过滤网上,所述电机设置在过滤网左侧,所述电机安装在风机主体内,所述过滤网镶嵌在风机主体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盖上端通过合页与风机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盖后端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设有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主体前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设有电动缸一以及电动缸二。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电动缸一以及电动缸二均设有两个,所述滑轮对称安装在风机盖后端,所述清洁刷、伸缩杆、弹簧、中空套管以及散热叶片均设有两个,所述散热叶片对称安装在连接杆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主体下端安装有橡胶地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风机盖、滑轮、电动缸一以及电动缸二,该设计可进行自动开盖,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的双向流新风机在进行维修时,通常是通过拆卸掉风机盖上的螺栓,来实现风机盖与风机相分离,该操作不仅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操作较麻烦,适用范围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过滤网、电机、连接杆、清洁刷以及散热叶片,该设计可进行快速散热,可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提高了风机主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双向流新风机在进行使用时,通常会散发大量的热,然而风机上的热量通常是通过过滤网进行散热,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因添加伸缩杆、弹簧、中空套管,该设计可实现清洁刷时刻与过滤网相接触。

因添加合页,该设计便于转动风机盖,因添加滑槽,该设计便于滑轮滑动,因添加开口槽,该设计便于移动电动缸一,因添加橡胶地脚,该设计可实现风机主体与地面相分离,提高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自动开盖,提高了散热效果,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中开盖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中散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开盖机构、2-风机主体、3-散热机构、11-风机盖、12-滑轮、13-电动缸一、14-电动缸二、31-过滤网、32-电机、33-连接杆、34-清洁刷、35-伸缩杆、36-弹簧、37-中空套管、38-散热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开盖机构1、风机主体2以及散热机构3,开盖机构1后端安装风机主体2,风机主体2右端设置散热机构3。

开盖机构1包括风机盖11、滑轮12、电动缸一13以及电动缸二14,风机盖11后端安装滑轮12,滑轮12后端连接电动缸一13,电动缸一13下端设置电动缸二14,电动缸一13以及电动缸二14均安装在风机主体2上,该设计可进行自动开盖。

散热机构3包括过滤网31、电机32、连接杆33、清洁刷34、伸缩杆35、弹簧36、中空套管37以及散热叶片38,过滤网31右端安装清洁刷34,清洁刷34右端设置伸缩杆35,伸缩杆35右端安装中空套管37以及弹簧36,弹簧36装配在中空套管37内,中空套管37右端装配散热叶片38,散热叶片38安装在连接杆33外端,连接杆33左端安装电机32,连接杆33装配在过滤网31上,电机32设置在过滤网31左侧,电机32安装在风机主体2内,过滤网31镶嵌在风机主体2右端,该设计提高了散热效果,可进行自动清洁。

风机盖11上端通过合页与风机主体2相连接,风机盖11后端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设有滑轮12,风机主体2前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设有电动缸一13以及电动缸二14,滑轮12、电动缸一13以及电动缸二14均设有两个,滑轮12对称安装在风机盖11后端,清洁刷34、伸缩杆35、弹簧36、中空套管37以及散热叶片38均设有两个,散热叶片38对称安装在连接杆33上下两端,风机主体2下端安装有橡胶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使用人员启动电动缸一13,电动缸一13工作带动滑轮12向前移动,滑轮12向前移动带动风机盖11向前移动,因为风机盖11上端通过合页与风机主体2相连接,所以风机盖11绕着合页进行转动,当风机盖11转动到合适角度时,停止电动缸一13,同时启动电动缸二14,电动缸二14工作带动电动缸一13向上移动,电动缸一13向上移动带动滑轮12向上移动,然后滑轮12沿着滑槽方向向上移动,同时滑轮12向上移动可实现对风机盖11进行支撑,进而实现风机盖11绕着合页进行转动,当电动缸一13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电动缸二14,该设计可进行自动开盖。

当风机主体2工作产生大量的热时,使用人员启动电机32,电机32工作带动连接杆33转动,连接杆33转动带动散热叶片38转动,散热叶片38转动从而产生空气流动,进而产生风力,然后带动风力向左移动并穿过过滤网31,然后进入风机主体2内,同时过滤网31可对风力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散热叶片38转动带动中空套管37转动,中空套管37转动带动伸缩杆35转动,伸缩杆35转动带动清洁刷34转动,清洁刷34转动可对过滤网31上的灰尘进行清扫,该设计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也可对过滤网31进行清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