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级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268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核级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级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伴热减湿核级空气净化装是为了满足涉核阵地工程通风系统过滤放射性气溶胶需求,目前,核级空气净化装置由于涉及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所以在检修的过程中要尽量的简单高效,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核级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拆装繁琐以及威胁维修人员人身健康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核级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可开式送风口、触摸屏、风机、第一压紧装置、风机软管、隔板、压力传感器、压差检测控制柜、密封门、第一万向轮、回风口门、门锁、支架、核级高效过滤器、第二压紧装置、第二万向轮;所述的可开式送风口与触摸板均位于箱体外表面,并与箱体相连,所述的风机的出风口处通过第一压紧装置与风机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的风机软管的另一端通过隔板与可开式送风口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箱体内部上方,并通过线路与压力检测控制柜相连,所述的密封门、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回风口门、均位于箱体外表面,其中第一万向轮以及第二万向轮均位于箱体下底面,并与箱体相连,所述的支架位于箱体内部,并且一端与箱体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压紧装置与核级高效过滤器相连,所述的核级高效过滤器可于支架上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第二压紧装置为自动压紧装置。

进一步的,箱体为由不锈钢制成的箱体,并且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所能测的的压力值为0Pa~1000Pa,并且精度为±1Pa。

进一步的,第二万向轮设有制动装置。

进一步的,回风口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的网孔等间隔排列,并且形状大小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对第二压紧装置的设计,使得可通过压紧装置来进行过滤器与支架之间的拆装工作,并且进行过滤器的滑动拆卸,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为箱体、2为可开式送风口、3为触摸屏、4为风机、5为第一压紧装置、6为风机软管、7为隔板、8为压力传感器、9为压差检测控制柜、10为密封门、11为第一万向轮、12为回风口门、13为门锁、14为支架、15为核级高效过滤器、16为第二压紧装置、17为第二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核级空气净化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箱体1、可开式送风口2、触摸屏3、风机4、第一压紧装置5、风机软管6、隔板7、压力传感器8、压差检测控制柜9、密封门10、第一万向轮11、回风口门12、门锁13、支架14、核级高效过滤器15、第二压紧装置16、第二万向轮17;可开式送风口2与触摸板3均位于箱体1外表面,并与箱体1相连,风机4的出风口处通过第一压紧装置5与风机软管6的一端相连,风机软管6的另一端通过隔板7与可开式送风口2相连,压力传感器8位于箱体1内部上方,并通过线路与压力检测控制柜9相连,密封门10、第一万向轮11、第二万向轮17、回风口门12、均位于箱体1外表面,其中第一万向轮11以及第二万向轮17均位于箱体1下底面,并与箱体1相连,支架位于箱体1内部,并且一端与箱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压紧装置16与核级高效过滤器15相连,核级高效过滤器15可于支架14上进行滑动。

其中,第二压紧装置16为自动压紧装置,而且,箱体1为由不锈钢制成的箱体1,并且厚度为3mm,同时,压力传感器8所能测的的压力值为0Pa~1000Pa,并且精度为±1Pa,再有,第二万向轮17设有制动装置,最后,回风口门1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网孔,网孔等间隔排列,并且形状大小均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