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869发布日期:2018-06-05 23:4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油水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器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管壳式、板式、夹套式、喷淋式等,常用的是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因油的粘性大,流动性没有水好,所以油水换热器多采用管壳式换热器。

目前的管壳式油水换热器以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时,导热油温度很高,换热温差很大,金属的热胀冷缩会使管路系统产生形变,形变过大会影响换热器结构,可能对焊接的管路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节约成本并提高能效的油水换热系统。

一种油水换热系统,包括:

管壳式油水换热器,

板式汽水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管壳式油水换热器连通;

膨胀罐,所述膨胀罐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板式汽水换热器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连通;

所述膨胀罐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之间设有过滤器和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式汽水换热器为钎焊式换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电动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壳式油水换热器包括:

壳体;

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传热管束,所述传热管束的一端固定在管板上,所述传热管束的另一端与螺旋管体连接;

在所述管壳式油水换热器中,水作为管程流体在管内流动;导热油作为壳程流体在管外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管束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螺旋管体螺旋旋转形成的多个同心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螺旋管体打孔以与所述传热管束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多个挡板,以提高壳程流体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管束在所述管板上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上述油水换热系统中,系统的循环为自然循环,无需水泵设备;采用了新的油水换热器,换热器采用管壳式,同时优化了管路系统;在管路系统中加入膨胀罐;采用了高效的钎焊板式汽水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采用新的结构型式,既消除了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对管路的影响,同时减少了换热器内工质,使系统更加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油水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管壳式油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新型油水换热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2,一实施方式的油水换热系统100包括:管壳式油水换热器 10,板式汽水换热器20、膨胀罐30,管壳式油水换热器10与板式汽水换热器 20通过管道连通,膨胀罐30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板式汽水换热器20连通,另一端与通过管道与管壳式换热器10连通。膨胀罐30与管壳式换热器10之间设有过滤器310和阀门320。

在一实施方式中,板式汽水换热器20为高效的钎焊式换热器。膨胀罐30 用于平衡系统中介质量,阀门320为电动阀,起通断作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管壳式油水换热器10,包括壳体110、传热管束120、管板130、螺旋管体140、管程介质流出口接管150、管程介质流入口接管160、壳程介质流出口接管170、壳程介质流入口接管180。

在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10为圆筒形。壳体110内安装有多个挡板(图未示),挡板用于提高壳程流体速度,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传热管束120,增强流体湍流程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传热管束120收容在壳体110内,传热管束120的一端固定在管板130上,传热管束120的另一端与螺旋管体140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螺纹管体140上打孔,与传热管束120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传热管束120 由多根传热管形成,传热管束120均匀地分布在螺旋管体140螺旋旋转形成的多个同心圆上。在一实施方式中,传热管束120在管板130上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热管束120在管板130上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排列。

管壳式油水换热器中采用导热油作为进行换热的热流体,导热油从壳程介质流入口接管流入,从壳程介质流出口接管流出,导热油作为壳程流体在换热管束外流动。水作为管程流体在管内流动,从管程介质流入口接管接入、从管程介质流出口接管流出。水蒸气从管壳式换热器顶部的管程介质流出口接管流出后通过管道到达板式换热器,经过冷水冷凝后形成的水冷凝到底膨胀罐中,进入板式换热器,与自来水换热,产生热水或蒸汽,蒸汽在板式换热器中被冷凝,经过膨胀罐又进入管壳式换热器,完成循环。

上述油水换热系统为自然循环,无需水泵设备;采用了新的油水换热器,换热器采用管壳式,同时优化了管路系统;在管路系统中加入膨胀罐;采用了高效的钎焊板式汽水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采用新的结构型式,既消除了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对管路的影响,同时减少了换热器内工质,使系统更加经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