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132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室内通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然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温持续下的炙烤下,建筑物内的温度不断升高,尤其是在夏天,不适合人们工作。尤其是在制造业中,其厂房面积较大,温度上升更快,通常采用工业风扇或中央空调来达到降温的目的。无论是中央空调还是工业风扇,其耗电量非常大,从成本上考虑,往往也不是全天后开启;且空调和风扇往往产生较大的风力,激起环境中的灰尘,且灰尘难以排除,恶化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然通风装置,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通过散热装置引发管道中空气温度上升,通过上升的热空气引流室内空气,使室内自然通风,无需电能、更经济、更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它包括底座、聚光装置、排风管道、散热装置和引风管道;所述的底座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筒壁设有多个第一风量调节阀;所述的聚光装置为锥形筒体,筒体内壁涂覆聚光涂层;所述的排风管道包括与锥形排风管道小端头连接的圆形排风管道;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沿圆形聚热罩外壁布设的多个吸热装置、与吸热装置联通的导热管、以及位于圆形聚热罩中心与导热管管口对应的多个散热片;所述的引风管道为中空的管道,管体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和多个引风口;底座的开口端与锥形筒体的聚光装置小端头和排风管道上锥形排风管道大端头连接,散热装置与排风管道位于同一轴线上固定,吸热装置位于排风管道外与聚光装置锥形内壁对应,引风管道与底座联通。

所述的散热片为片式结构或圆筒结构,其上设置多个蜂窝状的孔。

所述聚光装置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排水口,底座与引风管道上的第二风量调节阀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口。

所述的第一风量调节阀和第二风量调节阀为电动单座调节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组成,通过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发送信号给变送器使驱动机构驱动阀门的开闭大小。

所述的排风管道中位于散热装置下部设置风力发电机。

所述的吸热装置为太阳能真空管。

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它包括底座、聚光装置、排风管道、散热装置和引风管道;底座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筒壁设有多个第一风量调节阀;聚光装置为锥形筒体,筒体内壁涂覆高温聚光涂层;排风管道包括与锥形排风管道小端头连接的圆形排风管道;散热装置包括沿圆形聚热罩外壁布设的多个吸热装置、与吸热装置联通的导热管、以及位于圆形聚热罩中心与导热管管口对应的多个散热片;引风管道为中空的管道,管体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和多个引风口;底座的开口端与锥形筒体的聚光装置小端头和排风管道上锥形排风管道大端头连接,散热装置与排风管道位于同一轴线上固定,吸热装置位于排风管道外与聚光装置锥形内壁对应,引风管道与底座联通。结构紧凑合理,通过聚光装置聚焦太阳光源并将其反射到吸热装置上,使吸热装置温度不断上升,通过吸热装置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上的散热片,使排风管道中的温度升高向上流动,通过联通至室内的引风管道引出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排出,达到自然通风,无需电能、更经济、更环保。

在优选的方案中,散热片为片式结构或圆筒结构,其上设置多个蜂窝状的孔。增大热传递面积,热传递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在优选的方案中,聚光装置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排水口,底座与引风管道上的第二风量调节阀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聚光装置中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口排出引风管道中的冷凝水。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风量调节阀和第二风量调节阀为电动单座调节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组成,通过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发送信号给变送器使驱动机构驱动阀门的开闭大小。通过第一风量调节阀调节排风风量,通过第二风量调节阀调节引风风量,电动单座调节阀控制精度高,与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配合可实现无人值守。

在优选的方案中,排风管道中位于散热装置下部设置风力发电机。通过自然通风的同时,利用自然引出的室内风发电,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它包括底座、聚光装置、排风管道、散热装置和引风管道,通过聚光装置聚焦太阳光源并将其反射到吸热装置上,使吸热装置温度不断上升,通过吸热装置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上的散热片,使排风管道中的温度升高向上流动,通过联通至室内的引风管道引出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排出,达到自然通风。克服了原室内通风依靠风扇或空调,功耗大,且室内灰尘不易排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室内自然通风,无需电能、更经济、更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第一风量调节阀11,聚光装置2,第一排水口21,排风管道3,锥形排风管道31,圆形排风管道32,散热装置4,聚热罩41,吸热装置42,导热管43,散热片44,引风管道5,第二风量调节阀51,引风口52,第二排水口5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它包括底座1、聚光装置2、排风管道3、散热装置4和引风管道5;所述的底座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筒壁设有多个第一风量调节阀11;所述的聚光装置2为锥形筒体,筒体内壁涂覆高温聚光涂层;所述的排风管道3包括与锥形排风管道31小端头连接的圆形排风管道32;所述的散热装置4包括沿圆形聚热罩41外壁布设的多个吸热装置42、与吸热装置42联通的导热管43、以及位于圆形聚热罩41中心与导热管43管口对应的多个散热片44;所述的引风管道5为中空的管道,管体上设有第二风量调节阀51和多个引风口52;底座1的开口端与锥形筒体的聚光装置2小端头和排风管道3上锥形排风管道31大端头连接,散热装置4与排风管道3位于同一轴线上固定,吸热装置42位于排风管道3外与聚光装置2锥形内壁对应,引风管道5与底座1联通。结构紧凑合理,通过聚光装置2聚焦太阳光源并将其反射到吸热装置42上,使吸热装置42温度不断上升,通过吸热装置42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4上的散热片44,使排风管道3中的温度升高向上流动,通过联通至室内的引风管道5引出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3排出,达到自然通风,无需电能、更经济、更环保。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散热片44为片式结构或圆筒结构,其上设置多个蜂窝状的孔。增大热传递面积,热传递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聚光装置2与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排水口21,底座1与引风管道5上的第二风量调节阀51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口53。通过第一排水口21排出聚光装置2中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口53排出引风管道5中的冷凝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风量调节阀11和第二风量调节阀51为电动单座调节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组成,通过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发送信号给变送器使驱动机构驱动阀门的开闭大小。通过第一风量调节阀11调节排风风量,通过第二风量调节阀51调节引风风量,电动单座调节阀控制精度高,与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配合可实现无人值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风管道3中位于散热装置4下部设置风力发电机。通过自然通风的同时,利用自然引出的室内风发电,节能环保。

优选的方案中,吸热装置42选用太阳能真空管或其他吸热性能好的吸热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