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7909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形式追求变得多样化,而现代仿古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建筑形式,青砖作为仿古建筑的主要材料,其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青砖的烧制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青砖烧制是通过土窑的形式烧制,其烧制过程中,污染大、能源消耗很大,无法达到环保的要求,并且,其烧制窑的结构过于简单,使得砖坯烧制不均匀,容易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而且,烧制过程的安全性不高,因此,传统的青砖烧制窑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可节约能源并可提高产品质量的古建青砖烧制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内腔两侧设有多个煤气烧嘴,相应的,在每个所述的煤气烧嘴一侧均对应设有一个空气喷嘴,所述的窑体一端设有排风装置;所述的窑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砖坯的可移动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下方设有驱动导轨,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与所述驱动导轨相连的支撑板和位于该支撑板上方并与所述煤气烧嘴位置相对应的烧结体,所述的烧结体中部设有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的引风通道,所述煤气烧嘴的火焰通过所述排风装置吸至砖坯的顶部并沿其中部向下窜动以流到所述的引风通道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煤气烧嘴与空气喷嘴成对布置,并且,所述的煤气烧嘴自下而上设置并沿砖坯的一侧倾斜布置,所述的空气喷嘴靠近所述煤气烧嘴的一侧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窑体两外侧分别设有可同时与多个所述煤气烧嘴和同时与多个所述空气喷嘴相连的煤气引管和空气引管,并且,所述空气引管的末端开口朝向并靠近所述排风装置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煤气烧嘴、空气喷嘴和排风装置均位于所述窑体的下方,并且,所述的煤气烧嘴和空气喷嘴外侧的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排风装置的位置高度与所述烧结体的引风通道位置高度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插接于所述窑体内的喇叭状集风筒和与该集风筒连通的排风管以及位于该排风管上的抽风机。

进一步地,述的引风通道由横向贯穿于所述烧结体内的主通道和多个与该主通道相连通并延伸至所述烧结体外表面的辅助通道构成,并且,所述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风装置的集风筒相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装置的排风管上设有可将所述窑体烧制产生的尾气引向另一个烧制窑上的尾气引出管,相应的,所述的窑体上设有可将另一个烧制窑烧制产生的尾气引入以对砖坯进行烘干的尾气引入管。

进一步地,所所述的窑体上还设有可对烧制后的砖坯进行急速冷却的速冷装置,该速冷装置包括将冷却水引入和引出所述窑体的引水入管和引水出管以及与二者连通并弯折迂回设置于所述窑体的内腔顶部的吸热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煤气烧嘴与空气喷嘴一一对应的分体式结构,使空气和煤气均可独立进入窑体内,避免烧制结束后,煤气与空气混合在烧嘴上而引起烧嘴管道爆炸的问题,使青砖的烧制安全性得以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支撑架放置砖坯,并通过驱动导轨将支撑架推进或推出,使砖坯自动进出窑体,避免工人推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工人无需靠近高温的窑体,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将煤气烧嘴设计为向上倾斜喷射,并通过在支撑架设置具有引风通道的烧结体和在窑体一端设置排风装置,使煤气烧嘴的火焰有规律的窜动燃烧,使砖坯烧制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窑体上设置可以相互利用相邻两个烧制窑的尾气的装置,对砖坯进行烘干,合理利用了烧制窑的尾气,节约了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并且,在窑体上设置速冷装置以对烧制后的砖坯进行快速冷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左视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窑体、2-煤气烧嘴、3-空气喷嘴、4-排风装置、5-砖坯、6-支撑架、7-驱动导轨、8-煤气引管、9-空气引管、10-电磁阀、11-尾气引出管、12-尾气引入管、13-引水入管、14-引水出管、15-吸热管、41-集风筒、42-排风管、43-抽风机、61-支撑板、62-烧结体、63-引风通道、63a-主通道、63b-辅助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窑,包括窑体1,该窑体1为中空结构的密闭腔体,将砖坯5放在窑体1内,采用煤气对砖坯5进行灼烧,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青色的砖。在窑体1的内腔两侧设有多个煤气烧嘴2,相应的,在每个煤气烧嘴2一侧均对应设有一个空气喷嘴3,空气喷嘴3为煤气烧嘴2的煤气提供足够的燃烧介质,在窑体1的一端设有排风装置4,可将灼烧后的废气抽出窑体1,使烧制过程可持续的进行,废气通过排风装置4,可以排到废气处理池中进行化学反应等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在窑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砖坯5的可移动的支撑架6,在支撑架6下方设有驱动导轨7,驱动导轨7可以是有气缸或液压缸推动活动轨位移的机构构成,或者有丝杆驱动螺母位移的机构构成,使用时,砖坯5堆叠在支撑架6上,并可通过驱动导轨7将支撑架6推进或推出,使砖坯5自动进出窑体1,避免工人推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工人无需靠近高温的窑体1,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其中,支撑架6包括与驱动导轨7相连的支撑板61和位于该支撑板61上方并与煤气烧嘴2位置相对应的烧结体62,其烧结体62由耐烧砖、耐烧棉构成,砖坯5置于烧结体62的上方,在烧结体62的中部设有与排风装置4连通的引风通道63,其煤气烧嘴2的火焰通过排风装置4吸至砖坯5的顶部并沿其中部向下窜动以流到引风通道63内,使煤气烧嘴2的火焰有规律的窜动燃烧,使砖坯5烧制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煤气烧嘴2与空气喷嘴3一一对应的分体式结构,使空气和煤气均可独立进入窑体1内,避免烧制结束后,煤气与空气混合在烧嘴上而引起烧嘴管道爆炸的问题,使青砖的烧制安全性得以提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其煤气烧嘴2与空气喷嘴3成对布置,满足燃烧介质的需求,并且,煤气烧嘴2自下而上设置并沿砖坯5的一侧倾斜布置,确保燃烧火焰朝上并朝砖坯5的方向窜动,空气喷嘴3靠近煤气烧嘴2的一侧布置,提高煤气的燃烧效率;在窑体1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可同时与多个煤气烧嘴2和同时与多个空气喷嘴3相连的煤气引管8和空气引管9,它们作为煤气和空气的引入的总管道,其中,煤气引管8与煤气站连通,空气引管9从自然空气中吸取燃烧介质,并且,其末端的开口朝向并靠近排风装置4的外表面,使进入窑体1内的燃烧介质一开始就具有温度,使煤气容易达到着火点,避免发生因温度不够而无法点火烧制的问题。其煤气烧嘴2、空气喷嘴3和排风装置4均位于窑体1的下方,以让出更多的空间防止更多的砖坯5,并且,在煤气烧嘴2和空气喷嘴3外侧的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10,控制煤气和空气的启闭,并控制煤气和空气分时段流通,满足对窑体1内砖坯5的不同烧制阶段的气体需求,同时,在煤气烧嘴2和空气喷嘴3外侧的管道上还分别设有可控制其流量的鼓风机,以便调节煤气与空气的比例,使煤气充分燃烧,合理利用每一点能量,其排风装置4的位置高度与烧结体62的引风通道63位置高度相对应,减少管道的连接,同时便于排风。

本实施例中,排风装置4包括插接于窑体1内的喇叭状集风筒41和与该集风筒41连通的排风管42以及位于该排风管42上的抽风机43,其中,集风筒41的较宽一端位于窑体1内,较窄一端位于窑体1之外,利于将尾气汇集排放,排风管42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以废气处理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其引风通道63由横向贯穿于烧结体62内的主通道63a和多个与该主通道63a相连通并延伸至烧结体62外表面的辅助通道63b构成,多个辅助通道63b为交错布置的通孔,将主通道63a与烧结体62的上方连通,以利于火焰窜动至主通道63a内,确保砖坯5烧制的均匀性,并且,其主通道63a的一端与排风装置4的集风筒41相衔接,使燃烧火焰更加有规律的窜动。

本实施例中,在排风装置4的排风管42上设有可将窑体1烧制产生的尾气引向另一个烧制窑上的尾气引出管11,相应的,在窑体1上设有可将另一个烧制窑烧制产生的尾气引入以对砖坯5进行烘干的尾气引入管12,可以相互利用相邻两个烧制窑的尾气对砖坯5进行烘干,合理利用了烧制窑的尾气,节约了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在窑体1上还设有可对烧制后的砖坯5进行急速冷却的速冷装置,该速冷装置包括将冷却水引入和引出窑体1的引水入管13和引水出管14以及与二者连通并弯折迂回设置于窑体1的内腔顶部的吸热管15,其中,吸热管15为高导热性能的管道,可快速吸附窑体1内的热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