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11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领域,具体涉及大型火电机组同时提供高压和中压供热系统,提出了一种高、中压联合供热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生产需要,部分企业除了对电负荷需求增加外,对热负荷需求也日益增长。供热需求按照工艺要求不同,存在高压、中压和低压供热,高压供热:4.0MPa等级,400℃以上,一般从电厂过热器出口抽汽;中压供热:1.0~2.5MPa,300~400℃,一般从电厂一抽、冷再或热再段抽汽;低压供热:0.3~0.6MPa,350℃以下,一般从电厂中低压连通管抽汽。纯凝机组供热改造过程中,由于机组通流设计制造已经成型,其蒸汽做功的膨胀线也已经确定,因此,各抽汽点抽汽压力和温度是相关的一组参数;而工业供热需求温度和压力随生产工艺不同,压力和温度是离散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就存在机组抽汽点压力和温度不能同时满足工艺需求蒸汽品质,而为了满足热用户需求,一般采用压力或温度等级更高的抽汽点抽汽,再进行减温减压后供热用户使用,这就造成了能级不匹配的浪费现象。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通过利用部分中压供热蒸汽的热量,加热高压供热蒸汽的温度,既避免了中压供热喷水减温,又可提高高压蒸汽温度,满足了高压供热需求,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利用热再抽汽加热高压供热蒸汽,提高高压供热蒸汽温度,意在避免采用更高参数蒸汽减温减压供热的能级不匹配的现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包括高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蒸汽系统和汽汽换热器系统;所述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包括: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GL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和高压供热联箱;所述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和中压供热联箱;所述汽汽换热器系统:包括汽汽换热器和分别设于汽汽换热器上的换热器疏水阀(9)、换热器放空气阀(10);所述高压供热管路(GL3)的一端经高压缸与主汽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经汽汽换热器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并分别于汽汽换热器的进口、出口设有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管路(GL3)上于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缸之间设有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的一端与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之间的高压供热管路(GL3)连通,另一端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所述高压供热旁路(GL1)的一端与主汽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其上依次设有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所述中压供热管路(GL4)的一端与热再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经汽汽换热器与中压供热联箱连通,并分别于汽汽换热器的进口、出口设有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之前设有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的一端与中压供热调节阀(T3)之前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中压供热联箱连通,其上依次设有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的一端与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之间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汽汽换热器、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之间的管道连通,其上设有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优选地,所述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与再热减温水管道连通,再热减温水管道上设有高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A)。优选地,所述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与再热减温水管道连通,再热减温水管道上设有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优选地,所述中压供热蒸汽系统还包括换热器安全阀(AQ1),换热器安全阀(AQ1)设于与中压供热管路(GL4)连接的管道上。高压供热系统蒸汽来自机组回热抽汽或其他高压汽源,其特点是蒸汽具有较高压力,但蒸汽温度相对较低,达不到高压供热温度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蒸汽进行加热。高压供热系统设有高压供热联箱,一方面,用于对不同来源温度和压力的蒸汽进行混合,使之均匀;另一方面,在外部热负荷变化时,联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压力和温度稳定。中压供热系统,来自机组热再蒸汽,其特点为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且热源温度稳定、可控,其压力和温度均高于中压供热需求,需要减温减压后,再进行中压供热。中压供热系统设有中压供热联箱,用于对不同来源温度和压力的蒸汽进行混合,使之均匀;其次,在外部热负荷变化时,联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压力和温度稳定。汽汽换热器系统,其特点是换热器冷侧流体和热侧流体均为蒸汽系统,且冷侧流体压力高,热侧流体压力低,两者在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高压供热系统设置高压供热旁路(GL1),其作用有二:其一是作为高压供热系统的备用汽源,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主蒸汽减温减压直接供高压蒸汽,保障高压供热的可靠性;其二在高压供热主路无法满足供热要求时,补充供热蒸汽。高压供热系统设置减温减压器(JJ1),其作用是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主蒸汽供热时,对主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使蒸汽满足供热需求。中压供热系统设计了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其作用有二:其一是调节汽汽换热器的进汽量,保证高压供热蒸汽的出口温度,降低高中压供热系统的耦合性;其二是在中压供热主路出现故障时,通过减温减压直接提供中压供热,保障供热的可靠性。中压供热系统设置减温减压器(JJ2),其作用是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再热蒸汽供热时,对再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使蒸汽满足供热需求。中压供热系统设计了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其作用是在汽汽换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高于中压供热需求时,调节蒸汽参数,使之满足中压供热需求。中压供热蒸汽系统设置安全阀(AQ1),在中压侧发生泄漏时,可以保护中压系统,防止超压造成系统损害。汽汽换热器系统疏水阀(9),在换热器投入或退出时,排除换热器内的疏水。汽汽换热器系统放空气阀(10),在换热器投入时,打开放空气阀,排除其内部空气;换热器正常运行时,关闭放空气阀;在换热器退出时,壳侧蒸汽切除后,打开放空气,破坏内部真空,保护加热器。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系统主路运行,高压供热抽汽和中压全部走汽汽换热器,高压供热旁路(GL1)和汽汽换热器旁路(GL2)、(GL5)和(GL6)均关闭,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联箱,关闭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隔离高压供热旁路及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联箱,关闭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和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隔离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用于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需切除汽汽换热器,将高压供热蒸汽由高压供热旁路(GL1)和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运行,中压供热蒸汽走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联箱;同时高压供热旁路投入运行:高压供热旁路(GL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高压供热联箱,同时投入高压旁路供热减温水,关闭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切除汽汽换热器高压侧主路,此时高压供热为主蒸汽减温减压和回热抽汽混合后供出;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联箱,同时中压供热旁路减温水同步投入,保证中压供热温度满足热用户需求,关闭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切除汽汽换热器中压供热主路,打开换热器疏水阀(9)和换热器放空气阀(10),释放汽汽换热器内部压力和疏水。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用于高压供热和中压供热偏离设计值而出现汽汽换热器中压汽侧出口温度偏高的现象,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联箱,关闭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隔离高压供热旁路及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联箱,关闭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同时,打开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保证中压供热温度满足热用户需求。在高压供热和中压供热偏离设计值时,如果中压供热等于或大于设计值,而高压供热低于设计值,则会出现汽汽换热器中压汽侧出口温度偏高的现象,此时,为了满足中压供热需求,需对中压供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为了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和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使中压供热蒸汽主路和旁路可以共用一个减温减压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汽汽换热器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能量再分配,既满足了中压供热蒸汽的减温,又实现了高压供热蒸汽的加热,一举两得地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其次,本实用新型供热方案,利用抽汽代替原主汽供热,将原高压供热蒸汽的热电分产变成了热电联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再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高压供热旁路和中压供热旁路系统,通过供热主路和旁路的配合,灵活、方便的满足供热变工况的需求。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又提高了供热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工况运行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汽加热器切除工况运行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汽汽换热器热端蒸汽减温减压工况运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验中未详述的试验操作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试验操作。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包括高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蒸汽系统和汽汽换热器系统;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包括: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GL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和高压供热联箱;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和中压供热联箱;汽汽换热器系统:包括汽汽换热器和分别设于汽汽换热器上的换热器疏水阀(9)、换热器放空气阀(10);其中,高压供热管路(GL3)的一端经高压缸与主汽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经汽汽换热器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并分别于汽汽换热器的进口、出口设有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管路(GL3)上于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缸之间设有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的一端与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之间的高压供热管路(GL3)连通,另一端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所述高压供热旁路(GL1)的一端与主汽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与高压供热联箱连通,其上依次设有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所述中压供热管路(GL4)的一端与热再蒸汽管道连通,另一端经汽汽换热器与中压供热联箱连通,并分别于汽汽换热器的进口、出口设有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之前设有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的一端与中压供热调节阀(T3)之前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中压供热联箱连通,其上依次设有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的一端与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之间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汽汽换热器、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之间的管道连通,其上设有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其中,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与再热减温水管道连通,再热减温水管道上设有高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A),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与再热减温水管道连通,再热减温水管道上设有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中压供热蒸汽系统还包括换热器安全阀(AQ1),换热器安全阀(AQ1)设于与中压供热管路(GL4)连接的管道上。高压供热系统蒸汽来自机组回热抽汽或其他高压汽源,其特点是蒸汽具有较高压力,但蒸汽温度相对较低,达不到高压供热温度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蒸汽进行加热。高压供热系统设有高压供热联箱,一方面,用于对不同来源温度和压力的蒸汽进行混合,使之均匀;另一方面,在外部热负荷变化时,联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压力和温度稳定。中压供热系统,来自机组热再蒸汽,其特点为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且热源温度稳定、可控,其压力和温度均高于中压供热需求,需要减温减压后,再进行中压供热。中压供热系统设有中压供热联箱,用于对不同来源温度和压力的蒸汽进行混合,使之均匀;其次,在外部热负荷变化时,联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证压力和温度稳定。汽汽换热器系统,其特点是换热器冷侧流体和热侧流体均为蒸汽系统,且冷侧流体压力高,热侧流体压力低,两者在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高压供热系统设置高压供热旁路(GL1),其作用有二:其一是作为高压供热系统的备用汽源,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主蒸汽减温减压直接供高压蒸汽,保障高压供热的可靠性;其二在高压供热主路无法满足供热要求时,补充供热蒸汽。高压供热系统设置减温减压器(JJ1),其作用是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主蒸汽供热时,对主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使蒸汽满足供热需求。中压供热系统设计了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其作用有二:其一是调节汽汽换热器的进汽量,保证高压供热蒸汽的出口温度,降低高中压供热系统的耦合性;其二是在中压供热主路出现故障时,通过减温减压直接提供中压供热,保障供热的可靠性。中压供热系统设置减温减压器(JJ2),其作用是当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再热蒸汽供热时,对再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使蒸汽满足供热需求。中压供热系统设计了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其作用是在汽汽换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高于中压供热需求时,调节蒸汽参数,使之满足中压供热需求。中压供热蒸汽系统设置安全阀(AQ1),在中压侧发生泄漏时,可以保护中压系统,防止超压造成系统损害。汽汽换热器系统疏水阀(9),在换热器投入或退出时,排除换热器内的疏水。汽汽换热器系统放空气阀(10),在换热器投入时,打开放空气阀,排除其内部空气;换热器正常运行时,关闭放空气阀;在换热器退出时,壳侧蒸汽切除后,打开放空气,破坏内部真空,保护加热器。如图1所示的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系统主路运行,高压供热抽汽和中压全部走汽汽换热器,高压供热旁路(GL1)和汽汽换热器旁路(GL2)、(GL5)和(GL6)均关闭,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联箱,关闭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隔离高压供热旁路及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联箱,关闭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和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隔离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如图2所示的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用于汽汽换热器系统发生故障需切除汽汽换热器,将高压供热蒸汽由高压供热旁路(GL1)和高压供热汽汽换热旁路(GL2)运行,中压供热蒸汽走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联箱;同时高压供热旁路投入运行:高压供热旁路(GL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高压供热联箱,同时投入高压旁路供热减温水,关闭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切除汽汽换热器高压侧主路,此时高压供热为主蒸汽减温减压和回热抽汽混合后供出;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旁路管路(GL6)→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联箱,同时中压供热旁路减温水同步投入,保证中压供热温度满足热用户需求,关闭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切除汽汽换热器中压供热主路,打开换热器疏水阀(9)和换热器放空气阀(10),释放汽汽换热器内部压力和疏水。如图3所示的一种如上所述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用于高压供热和中压供热偏离设计值而出现汽汽换热器中压汽侧出口温度偏高的现象,该工况运行状态为:高压供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高压供热管路(GL3)→高压供热抽汽调节阀(T2)→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3)→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4)→高压供热联箱,关闭高压供热汽汽加热旁路截止阀(1)、高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1)、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器(JJ1)、高压供热旁路截止阀(2),隔离高压供热旁路及高压供热汽汽换热器旁路;中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管路(GL4)→中压供热调节阀(T3)→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进口截止阀(5)→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中压供热减温减压器(JJ2)→中压供热旁路截止阀(8)→中压供热联箱,关闭中压供热汽汽换热器出口截止阀(6),同时,打开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保证中压供热温度满足热用户需求。在高压供热和中压供热偏离设计值时,如果中压供热等于或大于设计值,而高压供热低于设计值,则会出现汽汽换热器中压汽侧出口温度偏高的现象,此时,为了满足中压供热需求,需对中压供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为了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截止阀(7)和中压供热蒸汽至减温减压器管路(GL5),使中压供热蒸汽主路和旁路可以共用一个减温减压器。当汽汽换热器中压侧发生泄漏,压力超过安全阀(AQ1)动作压力时,安全阀(AQ1)打开,系统自动泄压,保证中压系统安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供热系统抽汽取自一抽抽汽,中压供热抽汽取自热再蒸汽;汽汽换热器端差为10℃,供热抽汽压损为0.3MPa,按照图1设计的系统,经过汽汽换热器后供热各主要参数见下表:项目压力MPa温度℃焓值kJ/kg流量t/h高压供热抽汽进口6.07386.003142.61100.00高压供热抽汽出口5.774303258.52100.00中压供热抽汽进口3.12538.003540.0180.00中压供热抽汽出口3.03472.783395.1380.00如高压供热和中压供热偏离设计参数运行时,高压供热用汽减少,中压抽汽为额定值,则可以打开中压供热旁路(GL6)、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和减温减压器(JJ2),利用中压供热调节阀(T3)控制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流量,进而控制高压供热蒸汽的温度;另一方面,通过中压供热旁路调节阀(T4)控制中压供热蒸汽流量,通过中压供热减温水调节阀(B)控制中压供热联箱温度,使中压供热联箱参数满足中压供热需求,下表是高压供热60t/h,中压供热80t/h的供热参数:由上述举例可以看出,本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供热需求,是一种供热参数可控的高效、灵活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不应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