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62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换热水箱外面固定微通道冷凝器大多采用钣金螺栓固定连接或通过弹簧进行锁紧,由于螺栓两头都要螺母紧固,两端要精准对齐,生产效率较低,且热泵水箱在工作中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水箱会产生热胀冷缩,螺栓连接没有弹性,长期承受拉伸和剪切力可能会发生失效现象,并且在热泵换热水箱外面固定微通道冷凝器有单纯采用通过弹簧预紧的方式,无法在微通道冷凝器安装时提供充足的预紧力。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热泵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在热泵换热水箱工作中持续提供充足的预紧拉力以及确保微通道冷凝器与水箱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保证良好的换热效率的换热水箱微通道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包括水箱内胆和安装于水箱内胆内部的微通道冷凝器,微通道冷凝器包括第一集流主管、第二集流主管和微通道换热扁管,第一集流主管和第二集流主管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部件相连,连接部件包括固定板、螺栓和弹簧,固定板包括焊接于第一集流主管上的第一固定板和焊接于第二集流主管上的第二固定板,固定板的外端设有圆孔,螺栓沿固定板内侧方向穿过圆孔,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于固定板上,螺栓的顶端设有吊耳,弹簧的两端分别钩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螺栓的吊耳上,以起到固定弹簧的作用,通过旋转固定螺母调节弹簧的拉力。

优选地,前述第一集流主管和第二集流主管均与水箱内胆的侧壁相平行。

再优选地,前述第一集流主管和第二集流主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扎带以固定连接第一集流主管和第二集流主管。

更优选地,前述微通道换热扁管有若干根,分别与第一集流主管和第二集流主管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焊接于第一集流主管管壁上的弧形板和平行于水箱内胆侧壁的平板,弧形板的直径与第一集流主管外壁的直径相同,圆孔设置于平板的中间位置处。

具体地,前述圆孔的直径与螺栓的外径相对应。

优选地,前述水箱内胆与微通道换热扁管的贴合面上设有导热硅胶。

再优选地,前述水箱内胆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定位螺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螺栓可穿过固定板圆孔通过螺母固定,且在螺栓外端带有吊耳或类似形状,将弹簧钩在螺栓吊耳处,通过旋转螺栓上的螺母可以起到调节弹簧拉力的作用,此方法可适用于各种换热水箱以及不同尺寸的微通道安装,能确保在热泵换热水箱工作中持续提供充足的预紧拉力以及确保微通道冷凝器与水箱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保证良好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安装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水箱内胆,2、第一集流主管,3、第二集流主管,4、微通道换热扁管,5、扎带,6、螺栓,7、弹簧,8、圆孔,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固定螺母,12、定位螺柱,91、弧形板,92、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热水箱的微通道安装结构,包括水箱内胆1和安装于水箱内胆1内部的微通道冷凝器,微通道冷凝器包括第一集流主管2、第二集流主管3和微通道换热扁管4,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部件相连,其中,微通道换热扁管4有若干根,分别与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相连通。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均与水箱内胆1的侧壁相平行,且在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扎带5以固定连接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并可提供辅助微通道冷凝器的拉紧力。

连接部件包括固定板、螺栓6和弹簧7,在固定板的外端设有圆孔8,圆孔8的直径与螺栓6的外径相对应。固定板包括焊接于第一集流主管2上的第一固定板9和焊接于第二集流主管3上的第二固定板10,且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的高度相同,在第一集流主管2和第二集流主管3上分别对应焊接有多对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9包括焊接于第一集流主管2管壁上的弧形板91和平行于水箱内胆1侧壁的平板92,弧形板91的直径与第一集流主管2外壁的直径相同,圆孔8设置于平板92的中间位置处,第二固定板10的结构与安装方式与第一固定板9相同。

螺栓6沿固定板内侧方向穿过圆孔8,并通过固定螺母11固定于固定板上,螺栓6的顶端设有吊耳,弹簧7的两端分别钩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上螺栓6的吊耳上,以起到固定弹簧7的作用,通过旋转固定螺母11调节弹簧7的拉力。

水箱内胆1与微通道换热扁管4的贴合面上设有导热硅胶,可增大两者间的导热系数,提高换热效率。

在水箱内胆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定位螺柱12,且两个定位螺柱12位于水箱内胆1表面的同一竖直位置,用于定位微通道。

本实用新型经二十万次高低压脉冲试验后,微通道冷凝器与水箱贴合依然紧密,固定板、螺栓6、弹簧7三者之间均未发生失效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水箱微通道安装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螺栓6可穿过固定板圆孔8通过螺母固定,且在螺栓6外端带有吊耳或类似形状,将弹簧7钩在螺栓6吊耳处,通过旋转螺栓6上的螺母可以起到调节弹簧7拉力的作用,此方法可适用于各种换热水箱以及不同尺寸的微通道安装,能确保在热泵换热水箱工作中持续提供充足的预紧拉力以及确保微通道冷凝器与水箱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保证良好的换热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