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螺旋缠绕式管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6169发布日期:2018-07-20 21:1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螺旋缠绕式管束。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通过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的热量交换进行换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电力、钢铁等行业。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管束,目前所用换热管束均采用直管形式,但是这种直管形式的换热管束热交换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也不高;而使用换热管管径小的管束并将其螺旋设置可有效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但是这种管径小的管束一旦被流体中的杂质堵塞,将会很难清理,只能将其更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会耽误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螺旋缠绕式管束,该换热管束管径较小、且螺旋设置,有效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且还在其管束进出口设置了过滤装置,将流体中可能堵塞管束的杂质及时过滤,避免杂质堵塞管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螺旋缠绕式管束,包括多层管束层,所述多层管束层整体均呈内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每层管束层均包含多根结构相同且以圆筒中心为轴顺次螺旋缠绕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设有与换热管连通的管板,且换热管两端均与管板呈30~60°相接;相邻两管束层中的换热管螺旋方向相反,且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1~3倍;所述换热管流体入口方向的管板外侧设有用于用于过滤换热管流体中的杂质、以避免换热管堵塞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呈凹槽状的过滤网,以及设置在过滤网相对两侧的拉耳。

具体的说,所述管束层中相邻两换热管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0.5~3倍。

具体的说,所述过滤网包括圆形的底网,以及围绕底网设置、并与底网平滑相接的环网,所述环网上边缘用于与换热器壁卡接、以固定过滤网,且所述拉耳设置在该环网上边缘,并与环网可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管束由多根换热管组成,所述换热管包括螺旋缠绕段和两端的延伸直管段,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多层管束层,相邻的所述管束层的螺旋方向相反,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呈30~60°相接,可有效减少流体进入换热管后的阻力,且有效加长换热管总长度,提高换热效率,缩小换热器体积。

(3)本实用新型的设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为凹槽状,过滤面积更大,过滤效果更好,且其环网上边缘与换热器壁卡接,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移动,有效避免未经过滤的流体流入换热管中,堵塞甚至损坏换热管。

(4)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管束层之间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1~3倍,而管束层中的相邻两换热管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0.5~3倍,则是综合考虑了换热管总长度和换热效果而设置,达到了最好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管束层,2-管板,3-换热管,4-过滤网,5-拉耳,6-环网,7-底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螺旋缠绕式管束,如图1和图2所示,该换热器管束包括多层管束层1,所述多层管束层1整体均呈内径逐渐减小的圆筒状,每层管束层均包含多根结构相同且以圆筒中心为轴顺次螺旋缠绕的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设有与换热管连通的管板2,且换热管两端均与管板呈30~60°相接;相邻两管束层中的换热管螺旋方向相反,且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1~3倍;所述换热管流体入口方向的管板2外侧设有用于用于过滤换热管流体中的杂质、以避免换热管堵塞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呈凹槽状的过滤网4,以及设置在过滤网相对两侧的拉耳5。

所述管束层中相邻两换热管间距为换热管直径的0.5~3倍;所述过滤网4包括圆形的底网7,以及围绕底网设置、并与底网平滑相接的环网6,所述环网上边缘用于与换热器壁卡接、以固定过滤网,且所述拉耳5设置在该环网上边缘,并与环网可转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