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503发布日期:2018-07-07 00:3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时,将导风组件摆转至朝斜下方导风的角度,以将热气流导向房间的底层。然而,气流在经过物体表面时有随表面流动的倾向,因而,热气流在经上述下导风板后易向上流动,同时,热空气密度较小,难以流至房间的底层,从而导致热量集中在房间的顶层,使得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舒适性较差;而且,将上述导风组件摆转至更朝向下方的角度,以使热气流吹向底层,会导致空调器的送风距离缩短,只有靠近空调器周围的区域的底层温度较高,同样会导致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可以实现康达导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为具有空腔的板状,所述导风结构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后端部形成为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倾斜延伸呈弧形的康达导风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可以产生康达效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的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相接,所述第一表面的前端部为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弧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的弧面或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包括圆形、多边形、长条形、椭圆形、楔形、风叶形、百叶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在所述导风结构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对的侧壁上的微孔在出风方向上至少部分对齐或完全错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对的侧壁上的微孔具有沿出风方向相对的微孔,且沿出风方向相对的微孔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倾斜角度或不同尺寸的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均为圆形、多边形、长条形、椭圆形、楔形、风叶形、百叶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为空或容置有散风风机、清新剂、除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体和导风结构。所述机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结构设在所述机体的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结构为根据前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康达导风位置,所述导风结构在所述康达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延伸且所述康达导风面在所述出风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在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导风结构的上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封闭所述出风口的出口的关闭位置,所述导风结构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机体的外表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的开关门板,且所述开关门板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与所述机体的外表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板上设有通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2至图4时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不同导风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2中导风结构关闭出风口,图3中导风结构向上导风,图4中导风结构的康达导风面产生康达效应。

附图标记:空调器100,机体1,出风口101,导风结构2,第一表面201,第二表面202,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微孔203,空腔204,导风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的导风结构2,导风结构2为具有空腔的板状,导风结构2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形成为朝向第二表面202的方向倾斜延伸呈弧形的康达导风面,在气流沿切向经过康达导风面时,可产生康达效应。

也就是说,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在朝向第二表面202的方向上倾斜,气流在沿大体切向经过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时,气流会沿着康达导风面流动产生康达效应,从而形成朝向第二表面202的方向流动的康达导风效果。其中,大体切向是指,气流的方向与康达导风面的前边沿大体相切(气流的方向与康达导风面的前边沿相切;气流的方向与康达导风面的前边沿的切向成小于预定角度的夹角,的预定角度在0°到15°的范围内)。

另外,由在气流沿与康达导风面相平的方向经过康达导风面时,康达导风面会对对气流提供引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的导风结构2,在保证送风空气循环流量的同时减小湍流尺度,提高湍流频率,增大沿流向的速度衰减率,以降低吹风感,提高舒适度。

优选地,康达导风面朝向第二表面202倾斜的角度可以设置成逐渐增大的形式,例如,康达导风面的切线朝向第二表面202倾斜的角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导风结构2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微孔203。在导风结构2垂直于空调器100的出风口101时,空调器100送出的气流将会通过微孔203,气流的一部分可以从微孔203排出,从而实现无风感。

如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与后端部相接,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为朝远离第二表面202的方向凸起的弧面,例如将第一表面201的整体设置为中部朝背离第二表面202的方向凸起的弧形面。

另外,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还可以设置成朝向第二表面202凹陷的弧面。

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还可以设置为平面。

当然,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式,例如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构造成相对于第二表面202凸起部分、凹陷部分、直线部分中至少两个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可以为不同的形状,只需要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可以实现康达气流即可,前端部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制。

当然,第一表面201前端部的形状也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从而使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实现更好地康达效果,而且,在不需要通过第一表面201的后端部2012产生康达效应时,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的合理设置可以进行更好的导风。

优选地,第一表面201的前端部2011和后端部的连接处圆滑过渡。进一步地提高导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02为朝向第一表面201的方向凹陷的弧面。也可以将第二表面202设置为与第一表面201形状适配的形状,还可以将第二表面202设置成平面形状。此时,导风结构2可以设置的比较薄,不仅可以提高导风的效果、节省材料,而且,还可以缩短微孔203的长度,从而不仅可以实现无风感的效果,而且,气流更快地通过微孔203,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02为朝背离第一表面201的方向凸起的弧面。此时,在空调器100不使用或不需要使用导风结构2时,第二表面202可以与空调器100的外表面大体齐平,从而优化空调器100的外观。

另外,微孔203包括圆形、多边形、长条形、椭圆形、楔形、风叶形、百叶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导风结构2的横截面上,康达导风面的两个自由端的连线为基准连线,所述基准连线的长度为L,康达导风面与所述基准连线的最长凸出距离为B,其中1/10≤B/L≤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腔204在导风结构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微孔。优选地,空腔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微孔在出风方向上至少部分对齐或完全错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腔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微孔具有沿出风方向相对的微孔,也就是说,在出风方向上,空腔一个侧壁上的微孔的一部分与空腔的另一个侧壁的微孔的一部分相对,且沿出风方向相对的微孔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倾斜角度或不同尺寸的微孔。

进一步地,微孔均为圆形、多边形、长条形、椭圆形、楔形、风叶形、百叶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优选地,空腔为空或容置有散风风机、清新剂、除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包括:机体1和导风结构2。

其中,机体1具有出风口101,导风结构2设在机体1的出风口101处,且导风结构2为前述的用于空调器100的导风结构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由于采用了前述的导风结构2,可以实现更好的导风以及康达风效果。

如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结构2可转动地设在机体1的出风口101处,导风结构2具有康达导风位置(如图4),导风结构2在康达导风位置时第一表面201沿出风口101的出风方向延伸且康达导风面在出风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从而产生向下的康达气流。

当然,导风结构2还可以具有其它的导风位置,例如,图3中在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的形式。

进一步地,机体1的出风口101处还设有导风板3,导风板3在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位置之间可移动,导风板3位于导风结构2的上游。通过导风板3可以提高导风效果。

优选地,如图1,导风结构2具有封闭出风口101的出口的关闭位置,导风结构2在关闭位置时第二表面202与机体1的外表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机体1的出风口101处设有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01的开关门板,且开关门板在关闭出风口101时与机体1的外表面齐平。

优选地,开关门板上设有通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