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951发布日期:2018-06-12 19:4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车载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某部分长途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可达十几个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乘客在长时间乘坐的过程中,若能有热水进行洗漱,可以大大提高乘客的舒适度,进而减少乘客的疲劳。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应用于汽车的车载热水器,该些车载热水器虽然能够生产热水供乘客使用,但是该些车载热水器主要是通过电阻发热丝通电发热,从而将冷水加热成热水,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量,而且电阻发热丝将冷水加热成热水,速度慢,严重影响乘客使用热水,另外还容易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可以避免漏电,同时还可以提高热水制作速度的车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热水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容腔;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该加热管道上设置有与外界冷水进水管相连接的冷水进水口和与外界热水出水管相连接的热水出口;

燃气炉头,所述燃气炉头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加热管道的下方,该燃气炉头用于对所述加热管道进行加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的外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燃气输送管道相连接的燃气接头,所述燃气接头与所述燃气炉头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燃气炉头的上方,同时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换热机构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燃气炉头上方的罩体,所述加热管道缠绕于所述罩体的外表。

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内壁中上部还设置有若干块换热片,所述加热管道延伸进所述罩体的内部并穿过一块以上的换热片。

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通过抽风管道与所述罩体的内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罩体的上部敞口,所述抽风管道上还连接有一能够罩接于所述罩体的上部敞口处的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抽风机上还连接有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放管道。

进一步,所述排放管道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再进一步,所述排放管道的排放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界进水管道相连接的加热管道,同时还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加热管道下方的燃气炉头,因此燃气炉头燃烧燃气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加热管道,进而将所述加热管道内部的水加热成热水,既大大地提高了热水的制作速度,又可以解决采用电阻发热丝加热水时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极大地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可解决传统车载热水器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换热机构与加热管道的装配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燃气炉头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一种车载热水器,包括一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容腔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腔1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敞口,同时该敞口处可拆卸设置有一能够封堵该敞口的门板(图中未绘示);所述容腔1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道20,该加热管道20上设置有与外界冷水进水管相连接的冷水进水口21和与外界热水出水管相连接的热水出口22,同时该容腔11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加热管道20进行加热的燃气炉头30,所述燃气炉头30位于所述加热管道20的下方。在这里,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与外界的燃气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10的外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燃气输送管道相连接的燃气接头31,所述燃气接头31与所述燃气炉头30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外界的燃气输送管道只需要与设置于壳体10外周侧壁上的燃气接头31相连接,即可实现外界燃气输送管道与燃气炉头30的相连接,简单方便,当然,外界燃气输送管道也可以延伸至所述壳体10的内部后,再与所述燃气炉头30相连接,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则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与外界的燃气输送管道的连接十分复杂和麻烦。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界进水管道相连接的加热管道20,同时还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加热管道20下方的燃气炉头30,因此燃气炉头30燃烧燃气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所述加热管道20,进而将所述加热管道20内部的水加热成热水,既大大地提高了热水的制作速度,又可以解决采用电阻发热丝加热水时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极大地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可解决传统车载热水器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2至图6,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的热量利用率,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壳体10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燃气炉头30的上方,同时所述加热管道20与所述换热机构相接触。进一步优选,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燃气炉头30上方的罩体40,所述加热管道20缠绕于所述罩体40的外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罩体40可以将所述燃气炉体30部分或全部罩接在其内,或者所述罩体40设置于所述燃气炉头30的正上方,当所述燃气炉体30燃烧燃气时产生火焰,该些火焰全部位于所述罩体40的内部。

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燃气炉头30燃烧燃气加热所述罩体40,所述加热管道20缠绕于所述罩体40的外表,可以延长加热管道20的长度,进而延长加热管道20对水进行加热的时间,同时换热机构还可能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加热管道20,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的热量利用率。

参照图4、图5和图6,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的热量利用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罩体40的内壁中上部还设置有若干块换热片41,所述加热管道20延伸进所述罩体40的内部并穿过一块以上的换热片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管道20缠绕于所述罩体40的外表且延伸至所述罩体40的内部,在这里,所述加热管道20同时穿过多块换热片41,因此位于罩体40下方的燃气炉头30可同时加热所述加热管道20、罩体40和换热片41,所述罩体40和换热片41同时再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加热管道20,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的热量利用率。

其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燃烧燃气时可以更加充分,同时避免高温的气体积聚于所述壳体10中,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壳体10的内部还设置有抽风机50,所述抽风机50通过抽风管道51与所述罩体40的内部相连接,为了使得所述抽风管道51与罩体40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热水器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进一步优选,所述罩体40的上部敞口,所述抽风管道51上还连接有一能够罩接于所述罩体40的上部敞口处的上盖510,所述上盖510上开设有与所述抽风管道51相连通的缺口,因此,装配时,只需要将所述上盖510盖合于所述罩体40的上部敞口处即可实现抽风管道51与罩体40的相连接,然后,所述抽风机50通电工作并抽取所述罩体40内部的空气,即可将所述燃气炉头30燃烧的废气吸走,同时可以使得外界的新鲜空气不断地输送至所述燃气炉头30处,以使得燃气炉头30燃烧燃气时,燃气的燃烧更加充分。

参照图1、图2和图5,为了使得抽风机50抽取的废气可以更好地排出所述壳体10的外部,在这里,优选地,所述抽风机50上还连接有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放管道52。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放管道52延伸出所述壳体10的外部。或者所述排放管道52的排放口开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当所述排放管道52的排放口开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时,可采用外界的管道与所述排放管道52的排放口相连接,进而便于该车载热水器将废弃排出车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