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557发布日期:2018-06-30 05:1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及日常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功能较为单一,只具备净化功能,不能满足现有人们的使用,更不能充分的满足病患人员的使用需求。

例如申请号:201610316244.X一种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筒体(1),该第一筒体(1)顶端具有出风口;该第一筒体(1)底端封闭;该第一筒体(1)内壁凸出形成有环状凸缘(11),该第一筒体(1)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2);环状凸缘(11)内壁上凸出形成有多个限位块(13);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罩子(30),该罩子(30)的罩口与出风口无缝对接,罩子(30)内设置有紫外灯(33);罩子(30)上设置有占据该罩子(30)罩口整个截面、用于在紫外灯(33)的照射下净化气流的光触媒网(32);罩子(30)的位于光触媒网(32)朝向紫外灯(33)一侧的壁面上开设有出口(3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设计巧妙,除尘效率高,经济实用。

例如申请号:201610002313.X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态空气净化器,包括基壳,所述基壳底部设有一个贮水腔,所述贮水腔上方为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上方为配设有进气扇的进气口;所述雾化腔的侧面设有出气口;所述基壳内设有使贮水腔产生温热水蒸气的加热装置;所述基壳上还设有所述贮水腔的排水口与进水口。该净化器无需消耗滤材,并且噪音较低,以保障净化环境的安静舒适。

如上述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所设计的空气净化器,与现有市场的空气净化器均不能充分的满足病患人员的使用需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充分的满足病患人员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包括碗体、盛装腔室、圆形凸起块、圆孔、挡板A、挡板B、控制壳体、控制开关、USB充电插口、电量显示器、碗座、滤网层、风扇、气流流动腔室、过滤层、圆环、轴承、转轴、微控制器、锂电池、负离子空气清新层、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过滤层;所述碗体底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碗座;所述碗体的顶部开设有盛装腔室;所述碗体的内壁呈环形开设有一处所述气流流动腔室;所述碗体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连接有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所述圆形凸起块的轴心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处与气流流动腔室相连通的所述圆孔;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所开设的所述圆孔内壁内均通过一组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组所述圆环;所述圆环的内端面内共连接有两根所述转轴,且两根所述转轴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挡板A和挡板B;所述碗座的底端面设置有一处与气流流动腔室相连通的圆形开口,且碗座的底端面所开设的圆形开口内端固定镶嵌有一组所述滤网层;所述碗座所开设的圆形开口内安装有一组所述风扇,且风扇位于滤网层的上方;所述风扇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所述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边缘内嵌固定在碗座的内壁内,且过滤层由负离子空气清新层、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过滤层共同组成;所述碗体及碗座的后端共同连接有一块所述控制壳体,且控制壳体的后端面呈弧形面结构,弧形面结构的轴心与碗体的轴心同心;所述控制壳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处所述USB充电插口,且控制壳体内安装有一组带有保护板的且与USB充电插口电性相连接的所述锂电池;所述控制壳体的后端面还分别镶嵌有控制开关和电量显示器,且控制壳体内安装有与风扇、锂电池、控制开关和电量显示器电性相连接的所述微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壳体的后端面的半径小于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首端共同所形成的圆形轮廓线的半径,故控制壳体的后端面在碗体俯视状态下窄于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的首端的凸起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层的底端面与碗座的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层上所开设的若干有序排列的滤孔的大小小于0.5cm。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的扇叶距离滤网层的顶端面1cm。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内端直径与圆形凸起块轴心所开设的圆孔的直径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A和挡板B闭合状态下其轮廓结构与圆环的内端直径的轮廓结构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A和挡板B与两根所述转轴之间微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外观形状设计与现有器皿碗状类似,且风扇位于碗座内壁,净化的空气的吹风口为碗体的外壁上所设置的六组圆形凸起块轴心所开设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空气净化器,利于病患在不进食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放置在床头附近,给予病患清新的空气进行呼吸,利于病患的身体康复,且病患在进食使用时,所净化后的清新空气也可在气流流动腔室对处于盛装腔室的食物进行散热降温,利于病患的进食;

2.进一步的,六组圆形凸起块所开设的圆孔内壁内均通过一组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组圆环,且圆环的内端面内共连接有两根转轴,且两根转轴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挡板A和挡板B,通过该可转动调节的圆环、挡板A及挡板B的设置,利于在不进食使用时,调节其排气方向,在进食使用时,可闭合对应于进食部位的圆孔,不会对病患的进食造成阻碍。

3.进一步的,也通过该六组设置在碗体的外壁上的圆形凸起块,也利于病患在进食使用时的捉握,给予着力点,以解决传统的器皿碗外壁面过于平滑,而病患因身体情况手掌部位较为无力,容易出现器皿碗脱落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A和挡板B闭合状态下前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A和挡板B闭合状态下后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A和挡板B闭合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A和挡板B闭合状态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A和挡板B展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1-碗体,2-盛装腔室,3-圆形凸起块,4-圆孔,5-挡板A,6-挡板B,7-控制壳体,8-控制开关,9-USB充电插口,10-电量显示器,11-碗座,12-滤网层,13-风扇,14-气流流动腔室,15-过滤层,16-圆环,17-轴承,18-转轴,19-微控制器,20-锂电池,1501-负离子空气清新层,1502-活性炭过滤层,1503-HEPA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适用于病患使用的器皿状净化器,包括碗体1、盛装腔室2、圆形凸起块3、圆孔4、挡板A5、挡板B6、控制壳体7、控制开关8、USB充电插口9、电量显示器10、碗座11、滤网层12、风扇13、气流流动腔室14、过滤层15、圆环16、轴承17、转轴18、微控制器19、锂电池20、负离子空气清新层1501、活性炭过滤层1502和HEPA过滤层1503;所述碗体1底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碗座11;所述碗体1的顶部开设有盛装腔室2;所述碗体1的内壁呈环形开设有一处所述气流流动腔室14;所述碗体1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连接有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3;所述圆形凸起块3的轴心位置处均开设有一处与气流流动腔室14相连通的所述圆孔4;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3所开设的所述圆孔4内壁内均通过一组所述轴承17转动连接有一组所述圆环16;所述圆环16的内端面内共连接有两根所述转轴18,且两根所述转轴18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挡板A5和挡板B6;所述碗座11的底端面设置有一处与气流流动腔室14相连通的圆形开口,且碗座11的底端面所开设的圆形开口内端固定镶嵌有一组所述滤网层12;所述碗座11所开设的圆形开口内安装有一组所述风扇13,且风扇13位于滤网层12的上方;所述风扇13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所述过滤层15;所述过滤层15的边缘内嵌固定在碗座11的内壁内,且过滤层15由负离子空气清新层1501、活性炭过滤层1502和HEPA过滤层1503共同组成;所述碗体1及碗座11的后端共同连接有一块所述控制壳体7,且控制壳体7的后端面呈弧形面结构,弧形面结构的轴心与碗体1的轴心同心;所述控制壳体7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处所述USB充电插口9,且控制壳体7内安装有一组带有保护板的且与USB充电插口9电性相连接的所述锂电池20;所述控制壳体7的后端面还分别镶嵌有控制开关8和电量显示器10,且控制壳体7内安装有与风扇13、锂电池20、控制开关8和电量显示器10电性相连接的所述微控制器19。微控制器19型号采用ARM微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壳体7的后端面的半径小于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3首端共同所形成的圆形轮廓线的半径,故控制壳体7的后端面在碗体1俯视状态下窄于六组所述圆形凸起块3的首端的凸起长度,使得控制壳体7在病患使用时造成太大的阻碍。

其中,所述滤网层12的底端面与碗座11的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放置时不会出现倾斜。

其中,所述滤网层12上所开设的若干有序排列的滤孔的大小小于0.5cm,防止手指意外插入至滤孔内出现危险。

其中,所述风扇13的扇叶距离滤网层12的顶端面1cm,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圆环16的内端直径与圆形凸起块3轴心所开设的圆孔4的直径相一致。

其中,所述挡板A5和挡板B6闭合状态下其轮廓结构与圆环16的内端直径的轮廓结构相一致,利于病患在进食使用时,可闭合对应于进食部位的圆孔4,不会对病患的进食造成阻碍。

其中,所述挡板A5和挡板B6与两根所述转轴18之间微过盈配合,保证扣合及展开时的固定位置。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在不进食使用时,可将其放置在床头附近,并将去倒扣,既防止外界细菌粘附至盛装腔室2内,也利于空气净化操作,在使用时,通过按压控制开关8使其启动,微控制器19控制风扇13启动进行吸风操作,所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层15的过滤,排入至气流流动腔室14内,六组圆形凸起块3轴心处所开设的圆孔4均为吹风口,可通过调节圆孔4内圆环16上挡板A5、挡板B6控制该处是否进行吹风操作,且可转动圆孔4内圆环16及板A5、挡板B6,以调节吹风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空气净化器,利于病患在不进食使用时,给予病患清新的空气进行呼吸,利于病患的身体康复;

进一步的,当病患进食使用时,所经风扇13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层15的过滤,排入至气流流动腔室14内时,将会对对应于盛装腔室2的底端外壁进行气流的吹动,以利于盛装腔室2内食物的温度可迅速的从盛装腔室2的底端的外壁处进行热交换,加快食物的散热,以利于病患的食用,且在进食时,可通过扣合对应于进食部位的圆孔4,不会对病患的进食造成阻碍;进一步的,也通过该六组设置在碗体1的外壁上的圆形凸起块3,也利于病患在进食使用时的捉握,给予着力点,以解决传统的器皿碗外壁面过于平滑,而病患因身体情况手掌部位较为无力,容易出现器皿碗脱落现象的发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