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540发布日期:2018-06-30 05:1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通常采用多折式换热器,即换热器由多个换热部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换热部的拼接处会产生间隙,若不对上述间隙采取密封措施,将会使未经换热器换热的暖气流通过该间隙进入风道内部,进而凝结成水滴,由出风口吹出,而造成空调器的“吹水现象”。为了避免空调吹水,需要在换热器上设置密封件,由于密封件邻近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设置,导致密封件正面和背面的温差较大,极易在密封件的表面产生凝结水,若不及时将水排出,有可能会使凝结水漏至风道内部,同样会造成空调吹水。因此,现有的密封件结构很难有效避免空调器的“吹水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旨在有效避免空调器“吹水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热器组件包括:

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

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所述密封件的上侧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排水接口。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器的长度方向一侧的支撑板,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上的导水部,所述导水部设有与所述集水槽的排水接口连通的导水槽。

优选地,所述导水槽的横向截面小于所述集水槽的横向截面。

优选地,所述导水部包括底壁以及设于所述底壁相对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自所述密封件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两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围合形成所述导水槽,所述底壁的端面自上向下背离所述密封件倾斜延伸形成有导流面。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槽壁面凸设有若干沿所述密封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槽壁面凸设有若干沿所述密封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凸设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换热器可拆卸固定。

优选地,所述搭接部包括沿所述密封件长度方向延伸的搭接条,以及凸设于所述搭接条侧边缘的若干固定凸缘,任一所述固定凸缘朝向所述换热器凸设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

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

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所述密封件的上侧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位于换热器顶部的相邻设置的两换热部的拼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件,并且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拼接缝隙两侧的换热部上。如此,当密封件的内表面凝结有水滴时,水滴会沿着引流面自上而下流至换热部,进而由换热部流入排水通道,而不会直接滴落到风道内部。另外,密封件的上侧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如此,密封件的外表面产生的凝结水会收集于集水槽内,并通过排水接口排至排水通道,而不会滴落至风道内部。因此,该密封件的内侧面及外侧面所产生的凝结水均能有效引流至空调室内机的排水通道排出,从而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

此外,通过将密封件设置成上述结构,便无需在密封件的内侧面设置保温层,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密封件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并从根源上避免了保温层的脱落。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密封结构简单,并能有效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热器组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密封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密封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换热器组件100包括换热器1及密封件2。其中,所述换热器1包括多个换热部11,位于所述换热器1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11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所述密封件2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2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21,两所述引流面21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11上,所述密封件2的上侧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22,所述集水槽22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221。

具体地,换热器组件100主要用于空调室内机,下面以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及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壳体内自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换热器1及风机。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经由换热器1的换热作用后,再由风机导向至出风口而输送至用户。若换热器1的顶部存在漏风现象,会使外界空气未经换热器1换热便进入到风道内部,而产生水滴,进而由出风口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换热器组件100包括多个换热部11,一般设置有三个换热部11,其中位于换热器1顶部的第一换热部11及第二换热部11邻近进风口设置,并拼接成倒V型,第三换热部11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前侧,风机设于多个换热部11围合的空腔内,换热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机盖及支撑板3。密封件2为塑胶件,用以与相邻设置的两换热部11密封配合,以防止外界空气经由两换热部11之间的缝隙进入风道内。

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4,密封件2底部的引流面21用以将密封件2内侧的凝结水引流至换热器1的翅片上,引流面21既可以为倾斜的平面也可为外凸弧形面。密封件2的上侧设有集水槽22,主要用于收集密封件2外侧面产生的凝结水,并通过排水接口221将水排至蒸发器侧边的电机盖或支撑板3上。其中,排水接口221可以是在集水槽22一端的底壁232开设的排水孔,或者是在集水槽22的端面设置的开口,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排水口,只要能够将集水槽22中的水排出至蒸发器的两侧,而不会滴落至风道内部即可。

当风道处于极端高冷的环境下,密封件2的内侧面可能会产生凝结水,将密封件2的底部设置有两相对的引流面21,该引流面21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而起到对水滴的引流作用。密封件2与两引流面21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缝隙两侧的换热部11上,如此,当水滴自引流面21向下滑落至最低点后便会沿着竖直方向滴落,由于引流面21的最低点的竖直投影位于换热器1上,因此水滴也会竖直滴落至换热器1上,进而由换热器1进入排水通道(如置于换热器1底部的接水盘),从而有效避免水滴进入风道内部而发生“吹水现象”。密封件2的上侧设有集水槽22,集水槽22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221,如此,密封件2的外表面产生的凝结水会收集于集水槽22内,并通过排水接口221排至换热器1两侧的结构上(如支撑板3或电机盖),进而进入排水通道,而不会滴落至风道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位于换热器1顶部的相邻设置的两换热部11的拼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件2,该密封件2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21,两引流面21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拼接缝隙两侧的换热部11上,并且该密封件2的上侧设有集水槽22,集水槽22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接口221。从而能够将该密封件2的内侧面及外侧面所产生的凝结水有效引流至空调室内机的排水通道排出,从而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此外,通过将密封件2设置成上述结构,便无需在密封件2的内侧面设置保温层,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密封件2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并从根源上避免了保温层的脱落。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的密封结构简单,并能有效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集水槽2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接口221,其中一排水接口221接至换热器1一侧的电机盖上,另一排水接口221接至换热器1另一侧的支撑板3上,从而能够将集水槽22中的凝结水分别流至电机盖和支撑板3上,最终流入接水盘。通过在集水槽22的两端均设置排水接口221,可避免密封件2由于安装误差而使设有排水接口221的一端向上翘起时导致凝结水无法排出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各换热部11之间安装更稳固,通常在换热器1的长度方向一侧设有支撑板3,为了将集水槽22中的水能够更为便捷地导流至支撑板3上,所述密封件2靠近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上的导水部23,所述导水部23设有与所述集水槽22的排水接口221连通的导水槽23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水部23能够将密封件2与支撑板3很好的连接起来,集水槽22中的凝结水会顺着导水槽231流至支撑板3上,并最终流入接水盘内。优选地,所述导水槽231的横向截面小于所述集水槽22的横向截面,如此使得水流进入导流槽时能够有较大的水压,从而使水流速度更快,更便于凝结水的排出。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所述导水部23包括底壁232以及设于所述底壁232相对两侧的侧壁233,所述底壁232自所述密封件2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两所述侧壁233与所述底壁232围合形成所述导水槽231,所述底壁232的端面自上向下背离所述密封件2倾斜延伸形成有导流面234,通过设置导流面234进一步加快了凝结水的排出。

由于密封件2的上侧设有集水槽22,当集水槽22中盛有凝结水时,会使密封件2承受较大的力,为了加强密封件2的结构强度,避免密封件2因集水槽22中凝结水过多而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所述集水槽22的槽壁面凸设有若干沿所述密封件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4。优选地,所述集水槽22的槽壁面凸设有若干沿所述密封件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25以进一步加强密封件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至图7,所述密封件2在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凸设有搭接部26,所述搭接部26与所述换热器1可拆卸固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搭接部26主要用于增大密封件2与换热器1表面的接触面积,并将密封件2固定于换热器1上。优选地,搭接部26与换热器1之间可拆卸固定,以便于密封件2的清洗及更换。其中,可拆卸固定的方式有很多,如卡扣固定,磁吸固定,螺钉固定等等。实际应用中,优选为卡扣固定。

优选地,所述搭接部26包括沿所述密封件2长度方向延伸的搭接条261,以及凸设于所述搭接条261侧边缘的若干固定凸缘262,任一所述固定凸缘262朝向所述换热器1凸设有卡爪2621,所述卡爪2621与所述换热器1的换热管卡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搭接条261沿密封件2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尽可能的增加搭接条261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搭接条261的侧边缘设有固定凸缘262,固定凸缘262朝下凸设有卡爪2621。在装配密封件2时,先将搭接条261搭接于换热器1的外壁面,并向下压合固定凸缘262,使固定凸缘262上的卡爪2621与换热器1的换热管卡接,便能将密封件2稳固地安装于换热器1上。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条261的侧边缘凸设有若干定位凸缘263,所述定位凸缘263与所述换热器1的外壁面压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若干定位凸缘263,定位凸缘263与换热器1的外壁面压合,进一步增大了密封件2与换热器1的接触面积,在安装密封件2时,卡合固定凸缘262时,密封件2因受到向下的力而易发生翘曲变形,通过定位凸缘263与换热器1外壁面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密封件2形变过大,同时对密封件2的安装还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和换热器组件100,该换热器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