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5040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包含换热器(4)、均流组件(2)和送风动力装置(1),均流组件(2)位于换热器(4)和送风动力装置(1)之间;均流组件(2)包含至少一个出风板(8),出风板(8)包含多个均流孔(3),均流孔(3)的面积由所处位置对应的风速决定,对应风速较大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积小于对应风速较小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积;从送风动力装置(1)出来的风,流经均流组件(2),通过出风板(8)的作用,使得出风分布能够达到整个换热器(4)的迎风面,通过出风板(8)上均流孔(3)的均流作用,令换热器(4)迎风面的空气分配更加均匀,实现换热器(4)迎风面的均匀送风。
【专利说明】
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调室内机换热器的迎风面空气经过离心风扇或者贯流风扇之后直接吹向换热器,由于离心风扇或者贯流风扇的出风面积限制,会导致在换热器的迎风面中间风速较大,周侧风速较小,风量分配不均匀,影响空调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影响空调整机性會K。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的送风装置,旨在解决换热器的迎风面送风不均匀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包含送风动力装置、均流组件和换热器,均流组件位于送风动力装置和换热器之间,均流组件上包含至少一个出风板,出风板上包含多个均流孔,均流孔的面积由其所处位置对应的风速确定,对应风速较大位置的均流孔的面积小于对应风速较小位置的均流孔的面积。
[0005]优选地,换热器还包含换热管,均流孔与换热管的位置相对应。
[0006]优选地,均流组件还包含风道,出风板设置于风道靠近换热器的一侧,并与风道间隔设置。
[0007]优选地,风道为沿出风方向开口面积逐渐增大的弧形风道。
[0008]优选地,均流组件还包含一个进风口,送风动力装置还包含一个出风口,均流组件的进风口与送风动力装置的出风口相对应。
[0009]优选地,出风板为一块或多块。
[0010]优选地,出风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或出风板沿靠近换热器方向间隔设置。
[0011]优选地,靠近送风动力装置一侧的出风板上的均流孔的数量小于远离送风动力装置一侧出风板上的均流孔的数量。
[0012]优选地,靠近送风动力装置一侧的出风板上的均流孔的总面积大于远离送风动力装置一侧出风板上的均流孔的总面积。
[0013]本发明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包含送风动力装置、均流组件和换热器,均流组件位于送风动力装置和换热器之间,均流组件位于换热器和送风动力装置之间,均流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出风板,至少一个出风板包含多个均流孔,各均流孔的面积与其所处位置对应的风速有关,对应风速较大的均流孔,其面积要小于对应风速较小的均流孔的面积。从送风动力装置或者换热器出来的风,流经均流组件,通过出风板的作用,使得出风分布能够达到整个换热器的迎风面,通过出风板上均流孔的均流作用,达到换热器迎风面送风均匀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送风动力装置;2、均流组件;3、均流孔;4、换热器;5、壳体;6、固定组件;7、风道;8、出风板;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出大量特定细节,以便于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即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实施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组件和电路,以免影响对本发明的理解。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用于调节换热器迎风面的风量。
[0020]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壳体5,固定组件6,送风动力装置I,均流组件2和换热器4,均流组件2位于送风动力装置I和换热器4之间,均流组件2上包含至少一块出风板8,出风板上8包含多个均流孔3,均流孔3的开孔面积与所处位置对应的风速有关,对应风速较大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积小于对应风速较小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积。
[0021]从送风动力装置I出来的风,流经均流组件2,经出风板8上均流孔3进行均流后,从均流孔3中流向换热器,经过出风板8的作用,使得出风分布能够到达整个换热器4的迎风面,通过出风板8上均流孔3的均流作用,达到换热器4迎风面送风均匀的目的。
[0022]出风板8上均流孔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均流组件上还包含进风口 9,由于远离进风口9的均流孔3相较于靠近进风口 9的均流孔3对应的风速较小,因此在远离进风口 9的位置均流孔3的开孔面积大于靠近进风口 9的均流孔3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 9在轴向位置上距离换热器4有一定的距离,在径向位置上位于换热器4的中间部位。因此在出风板8上靠近上下两端位置的均流孔3与进风口 9的距离远于出风板上靠近中间位置的均流孔3与进风口 9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靠近出风板8上下两端位置的均流孔3的开孔面积大于靠近出风板8中间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积,从而使得经由各均流孔3吹出的风量更加均匀。
[0023]均流孔3的位置与换热器4包含的换热管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从均流孔3出来的风能够直接吹向换热管,令空气直接到达最需要换热的位置,充分发挥空气的换热作用。
[0024]均流组件2包含一个风道7,出风板8位于风道7靠近换热器4的一侧,风道为沿出风方向开口面积逐渐增大的弧形风道。明显地,风道7可为曲线也可为直线等其他连接形式,风道7与出风板8之间相隔一段距离,保证风道7里的空气能够充分接触出风板8。
[0025]送风动力装置I包含一个出风口,均流组件2的进风口9的位置和送风动力装置I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充分保证从送风动力装置I出来的风能够最大化的流进均流组件2中。
[0026]出风板8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数量进行设置,可以为一块,且该出风板8与换热器4适配;出风板8也可以为位于同一平面的多块,且各块出风板8的组合与换热器适配。
[0027]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的多块出风板8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的出风板上的均流孔3数量少于远离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数量。而且靠近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的出风板上的均流孔3的总面积大于远离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的总面积。
[0028]本发明所称的换热器4包含了所有的以热交换为目的的一切“换热设备”。比如,辐射换热器、对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针状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扰流子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气气换热器、气液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等等。
[0029]本发明所称的换热器为室内机的换热器,也可以是室外机的换热器,室外机可以是顶出风形式的,也可以是侧出风形式的。
[0030]本发明所称的送风动力装置I为各种出风设备,例如贯流风扇、离心风扇等。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送风动力装置(I)、均流组件(2)和换热器(4),所述均流组件(2)位于所述换热器(4)和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之间,所述均流组件(2)包含至少一块出风板(8),所述出风板(8)包含多个均流孔(3),所述均流孔(3)的面积由其所处位置对应的风速确定,对应风速较大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积小于对应风速较小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包括换热管,所述均流孔(3)的位置与所述换热管(4)的位置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组件(2)还包含风道(7),所述出风板(8)设置于所述风道(7)靠近换热器(4)的一侧,并与所述风道(7)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7)为沿出风方向开口面积逐渐增大的弧形风道。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组件(2)还包含一个进风口(9),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包含一个出风口,所述均流组件(2)的进风口(9)与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的出风口相对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板(8)为一块或多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板(8)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或所述出风板(8)沿靠近换热器(4)方向间隔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一侧的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的数量少于远离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的数量。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换热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一侧的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的总面积大于远离所述送风动力装置(I) 一侧出风板(8)上的均流孔(3)的总面积。
【文档编号】F24F13/30GK106016649SQ20161056035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5日
【发明人】刘江彬, 宋强, 邵海柱, 李银银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