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534发布日期:2018-06-30 05:1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器大多同时具有制冷及制热功能,以使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当空调器长时间处于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由于冷风或热风长时间直吹人体,会给用户造成不适感。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无风感功能的空调器,但其在实现无风感功能的同时,往往会牺牲掉远距离送风及暖足等功能,从而使用户的体验舒适性大打折扣。因此,现有的空调器很难有效兼容制冷、制热及无风感功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使空调器能够有效兼容制冷、制热及无风功能,以真正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枢轴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第二导风板,以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边缘适于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边缘相接;以及第三导风板,以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所述第三枢轴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及设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侧的尾翼,所述尾翼与所述导风部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前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内。优选地,所述导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之间的宽度为W,其中,W∈[100mm,300mm]。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自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背离所述第一枢轴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枢轴位于所述后壁面的切向延长面上;或者所述第一枢轴位于所述后壁面的切向延长面的背离所述前壁面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设有保温层。优选地,所述前壁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三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壁面、并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优选地,多个所述散风孔呈矩阵布置,且在所述第三导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列所述散风孔在长度方向呈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散风孔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条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枢轴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第二导风板,以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边缘适于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边缘相接;以及第三导风板,以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所述第三枢轴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沿其厚度方向设有若干散风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通过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及无风感模式均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具体地,在制冷模式,第一导风板可转动至与风道的后壁面的切向面大体重合的位置,相当于延长了风道,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送风距离,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第二导风板既可以转动至与第一导风板大体平行设置以进一步延长风道,也可以在出风口的出风区域内转动以改变风向,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有较多的选择。在制热模式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可相互配合以将气流向下导出,从而使暖气流尽可能多的导向地面,以实现暖足效果。在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可相互配合以将气流水平导出,而不会直吹人体,还可进一步调节第三导风板的转动位置,使得气流能够从第三导风板的散风孔中吹出,从而实现更好的无风感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能够有效兼容制冷、制热及无风功能,并且给用户更多的模式选择,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第一阶段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第二阶段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第三阶段的示意图;图7为第二导风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第三导风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121第一枢轴134凹腔110风道122第一斜面135第二斜面111前壁面130第二导风板140第三导风板112后壁面131第二枢轴141第三枢轴114容置槽132导风部142散风孔120第一导风板133尾翼150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具体涉及一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其中,所述壳体100内形成有风道110,所述风道110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面111和后壁面112。所述第一导风板120以第一枢轴1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第一枢轴121邻近所述后壁面112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130以第二枢轴13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第二枢轴131位于所述第一枢轴121与所述前壁面111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130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131的边缘适于与所述第一导风板120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121的边缘相接。所述第三导风板140,以第三枢轴141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0上,所述第三枢轴141邻近所述前壁面111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14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若干散风孔14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用以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壳体100包括底盘、面框及面板,壳体100上设有进风口,壳体100内部形成有风道110,壳体100内还设有换热器组件及风机等,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进入壳体100,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再在风机的作用下,经由风道110的出风口送出。具体地,第一导风板120通过第一枢轴121转动安装于壳体100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枢轴121可以是沿第一导风板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轴,也可以是设于第一导风板120的长度方向相对两侧的短轴,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转轴,只要能够将第一导风板120转动连接至壳体100上即可。同样地,第二枢轴131、第三枢轴141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第一枢轴121,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关机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三导风板140置于壳体100的风道110内,第一导风板120的远离第一枢轴121的边缘与第二导风板130的靠近第二枢轴131的边缘相接。在第一导风板120与第二导风板130的配合下使出风口闭合,一方面能够防止灰尘从出风口进入,另一方面能够使空调室内机整体更为美观。在制冷模式时,如图2所示,第一导风板120转动至与风道110的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大体重合的位置,相当于延长了风道110,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风口的压力,使得送风距离更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切向延长面为一虚拟平面,是指与风道110的后壁面112的边缘相切并延伸的平面。在制冷模式时,第一导风板120优选为与该切向延长面重合,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导风板120在该切向延长面的附近摆动一定角度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导风板130可转动至与第一导风板120大体平行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风道110,增加送风距离。当然,第二导风板130也可在出风口的出风区域内摆动,以改变风向,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为了避免第三导风板140对气流产生阻力,在制冷模式时,第三导风板140优选为贴合风道110的前壁面111设置。在制热模式时,如图3所示,可将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均转动至接近竖直的位置以将气流向下导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热气流吹到地面。由于热气流密度较低会向上升,从而能够给用户更好的制热体验,达到“暖足”功能。此外,在制热模式时,还可以保持第一导风板120与地面大体垂直,第二导风板130与第三导风板140平行摆动以改变风向,从而能将热气流能够送至较远的距离。在无风感模式时,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可相互配合以将气流水平导出,而避免气流直吹人体,并且通过调节第三导风板140的位置,以使气流能够通过第三导风板140的散风孔142而变得柔和,从而实现真正的无风感,以给用户较好的无风感体验。具体地,在无风感第一阶段时,如图4所示,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均转动至与水平方向大体平行的位置,从而在第二导风板130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气流通道,使得气流能够水平导出。此阶段,可以避免气流直吹人体以降低用户的风感体验,同时还能保证气流具有一定的能力输出,使室内温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在无风感第二阶段时,如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120向上转动至与第二导风板130的靠近第二枢轴131的边缘抵接,从而使下侧的气流通道闭合,进一步减少气流的能力输出,并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风感体验。在无风感第三阶段时,如图6所示,第三导风板140转动至出风的流通面上,优选为将第三导风板140转动至与出风方向垂直,以挡住第二导风板130上侧的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需经第三导风板140的散风孔142送出,如此,在散风孔142的散风作用下,使得送出的气流更为分散,更为柔和,从而能够给用户真正的无风感体验。通过将无风感模式设置为多个阶段,增加了用户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00上设置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通过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及无风感模式均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具体地,在制冷模式,第一导风板120可转动至与风道110的后壁面112的切向面大体重合的位置,相当于延长了风道110,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送风距离,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同时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第二导风板130的运行状态以满足不同的体验。在制热模式时,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可相互配合以将气流向下导出,从而使暖气流尽可能多的导向地面,以实现暖足效果。在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可相互配合以将气流水平导出,而不会直吹人体,还可进一步调节第三导风板140的转动位置,使得气流能够从第三导风板140的散风孔142中吹出,从而实现更好的无风感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能够有效兼容制冷、制热及无风功能,并且给用户更多的模式选择,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130包括导风部132、及设于所述导风部132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131的一侧的尾翼133,所述尾翼133与所述导风部132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134,所述第一导风板120的前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134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将第二导风板130设计成类似飞机架结构,第二导风板130包括导风部132及尾翼133,尾翼133与导风部132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134。如此,在无风感第二阶段时,第一导风板120的前端转动至凹腔134内,并与第二导风板130的尾翼133抵接,从而能够使第一导风板120与第二导风板130之间实现密封配合,避免气流从二者之间的间隙处漏出而影响无风感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部132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131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132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131的侧边之间的宽度为W,其中,W∈[100mm,30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130采用延长式设计,使得在制冷模式时,气流在通过第二导风板130时,由于气流的附壁效应而被吹得更远。在制热模式时,气流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而能够被更多地导向地面,从而有效提升了制冷及制热效果。其中,导风部132的宽度可为100mm、200mm、300mm等,导风部132越宽其延长风道110的效果越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兼顾生产成本及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尺寸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120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121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122,所述第一斜面122自所述第一导风板120的迎风侧背离所述第一枢轴121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导风板130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13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22适配的第二斜面1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120的前端设有第一斜面122,第二导风板130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135,其中第二斜面135与第一斜面122平行设置,以便于在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120与第二导风板130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斜面122及第二斜面135的配合以实现密封配合,防止漏风,进一步提升无风感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轴121位于所述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上;或者所述第一枢轴121位于所述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的背离所述前壁面111的一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枢轴121设置于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上,或者将第一枢轴121设于所述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的背离所述前壁面111的一侧,使得第一枢轴121与风道110出风口的边缘间隙尽可能的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气流从上述间隙中漏出,而影响用户体验。优选地,如图2所示,将第一枢轴121设于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的背离前壁面111的一侧,使得第一导风板120的后侧边缘与后壁面112的出风边缘之间形成错位配合,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第一导风板120与风道110出风口处的间隙,防止漏风,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导风板120能转动至与后壁面112的切向延长面大体重合的位置以延长风道110,增加送风距离。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由于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受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直接接触,会使得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的两侧温差较大,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的表面易产生凝露,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120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130设有保温层150。优选地,将保温层150设置在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的迎风侧,能够有效避免凝露的形成。保温层150既可以是无机纤维材料制成,如矿物棉、岩棉、玻璃棉等;也可以是有机保温材料制成,如聚乙烯(PE)泡沫、聚苯乙烯(PS)泡沫、聚氨酯(PU)泡沫等。此外,保温层150还可设置于第一导风板120及第二导风板130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前壁面111凹设有容置槽114,所述第三导风板140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壁面111、并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114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容置槽114,使得在制冷模式时,及无风感第一阶段、无风感第二阶段时,第三导风板140能够收容于容置槽114内,从而避免对气流产生阻力,影响出风。容置槽114的深度可根据第三导风板140的厚度进行设置,优选为当第三导风板140转动至容置槽114内时,容置槽114的槽口边缘与第三导风板140的外表面大致平齐,或者将第三导风板140完全隐藏于容置槽114内。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为了有效提升无风感效果,多个所述散风孔142呈矩阵布置,且在所述第三导风板140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列所述散风孔142在长度方向呈交错设置。由于散风孔142交错设置,使得气流在通过散风孔142后相互扰乱,产生干涉,进一步降低风速,使气流变得更为柔和。关于散风孔142的形状有多种,优选地所述散风孔142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条形,当然散风孔142还可以为菱形、方形等等。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