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式钒氮合金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40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热法镁冶炼工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斜式钒氮合金窑炉。



背景技术:

氮化钒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合金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氮化钒节约钒加入量30~40%,进而降低了成本。氮化钒合金可用于结构钢,工具钢,管道钢,钢筋及铸铁中。氮化钒合金应用于高强度低合金钢中可同时进行有效的钒、氮微合金化,促进钢中碳、钒、氮化合物的析出,更有效的发挥沉降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

钒氮合金在生产过程中一般经过三个阶段,还原反应、氮化反应和烧结反应。现有生产中的还原反应阶段,是将钒原料和还原物料装窑后,对窑体外层进行加热。但是该种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存在钒原料和还原物料接触不充分,还原反应进行不彻底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斜式钒氮合金窑炉,使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窑体内充分接触,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式钒氮合金窑炉,包括窑体,窑体用于装入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并作为两种物料进行还原反应的场所;窑体的外部设为加热层,所述窑体为倾斜布置的筒形结构,窑体内沿其轴向方向布置有螺旋搅拌器,螺旋搅拌器由转轴和螺旋向上布置在所述转轴上的搅拌叶片组成;所述窑体的两端封闭,且窑体位于斜下端的端部处设有进气管,窑体位于斜上端的端部处设有排气管。

所述窑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60°。

所述所述窑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沿轴向设置,所述排气管的排气方向沿径向设置。

所述进气管上配设有进气阀,所述排气管上配设有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窑体为倾斜布置的筒形结构,并在窑体内沿其轴向方向布置有螺旋搅拌器,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窑体内被螺旋搅拌器搅拌螺旋向上移动,同时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倾斜布置的窑体内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斜下侧下滑,上述两种运动综合作用使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窑体内充分接触,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

所述窑体的两端封闭,且窑体位于斜下端的端部处设有进气管,窑体位于斜上端的端部处设有排气管,确保还原反应进行时气体在窑体内的充分输送供给,进一步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式钒氮合金窑炉,包括窑体1,窑体1用于装入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并作为两种物料进行还原反应的场所;窑体1的外部设为加热层。所述窑体1为倾斜布置的筒形结构,窑体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窑体1内沿其轴向方向布置有螺旋搅拌器,螺旋搅拌器由转轴2和螺旋向上布置在所述转轴2上的搅拌叶片3组成;所述窑体1的两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窑体1为倾斜布置的筒形结构,并在窑体1内沿其轴向方向布置有螺旋搅拌器,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窑体内被螺旋搅拌器搅拌螺旋向上移动,如图1中箭头所示;同时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倾斜布置的窑体1内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斜下侧下滑,上述两种运动综合作用使钒原料和还原物料在窑体内充分混合接触,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

同时,窑体1位于斜下端的端部处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进气方向沿轴向设置,且进气管3上配设有进气阀;窑体1位于斜上端的端部处设有排气管4,排气管4的排气方向沿径向设置,且排气管4上配设有排气阀。上述进气管3和排气管4的设计,确保还原反应进行时气体在窑体1内的充分输送供给,进一步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并且便于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