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13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的出风罩,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



背景技术:

中式烹饪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保持厨房环境清洁及人体的健康,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吸油烟机在运行过程中在其进风口吸入气体,经由风机出风口将气体排出。现有的吸油烟机在风机出风口一般都安装有出风罩,出风罩有着聚气导流、连接吸油烟机与出风管的作用。风机产生的气流最终都需要汇聚到出风罩中,这就使出风罩内的气流过于集中,罩体内的气流运动产生湍流而发出噪音,进而影响人们的烹饪体验及身体健康。

为了降低气流流经出风罩时产生的噪音,人们对出风罩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专利号为200810061936.X(授权公告号为CN 101294725B)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具有有源降噪功能的吸油烟机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罩体具有一个出风口和与蜗壳出风端口连接的进风口,罩体的周壁为光滑面,周壁由进风口向上延伸有蜗舌。虽然,该出风罩通过在罩体周壁设计蜗舌后,可以使与出风罩连接的蜗壳出风端口无需另外设计蜗舌,结构简单化,而且利用蜗舌实现了出风罩的有源降噪功能,但是,该出风罩通过蜗舌降噪,降噪效果一般。又如专利号为201620102678.5(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60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底部和罩体头部,罩体底部为进风端,罩体头部为出风端,在罩体头部的周壁上开有多个通孔而使罩体头部在局部或整体呈网孔结构。虽然,该出风罩通过风机排风时对周围空气的引射、掺混而达到降噪效果,但是,通过引射、掺混达到的降噪效果差。另外,吸油烟机的档位变化会使风噪频率发生变化,而现有的降噪措施不能根据风机档位变化进行相应调节,更不能根据风机档位不同进行自适应调节,降噪效果不够智能化,用户体验较差。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出风罩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根据风机档位大小来自适应调节降噪腔共振频率的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内罩和外罩,在所述内罩的周壁上开有降噪孔,所述降噪孔沿着内罩的轴向排成列,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设有降噪腔,所述降噪腔沿着外罩的轴向排列成降噪腔组,每个降噪腔组结构相同,每个降噪腔组均包括至少两个降噪腔且各个降噪腔的体积自上而下单向变化,所述外罩和内罩中的其中一个为固定罩,另一个为活动罩,在活动罩上安装有使活动罩保持有向下运动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活动罩能在吸油烟机出口气流的作用下相对固定罩向上移动,并通过活动罩的上下移动能使所述降噪孔在吸油烟机不同档位的工作状态下对应相应体积的降噪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罩为活动罩,所述的外罩为固定罩,每个降噪腔组中的降噪腔的体积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为了配合具有高低两个档位的吸油烟机,每个降噪腔组包括有第一降噪腔和位于第一降噪腔下方的第二降噪腔,且第一降噪腔的体积小于第二降噪腔的体积。吸油烟机处于高档位时,降噪孔对应于体积较小的第一降噪腔,吸油烟机处于低档位时,降噪孔对应于体积较大的第二降噪腔。

弹性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该出风罩还包括有出风口圈,在所述内罩顶部与出风口圈之间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连接螺栓上的弹簧,且所述弹簧弹性抵设在出风口圈与内罩之间。

外罩可以有多种安装固定结构,优选地,所述外罩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外罩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圈上。

为了使内罩能在吸油烟机风机出口的气流作用下向上浮动,所述内罩的内壁设有向内罩内部延伸的气流浮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罩顶部端口形成向内收缩的收口部。这样,在风机出口气流作用于收口部后,可以使内罩向上浮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气流浮板沿着内罩内壁间隔均匀分布,从而使内罩受气流的作用力更为均匀。

为了使内罩上下移动更为平稳,在所述基座上形成与内罩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内罩的底部始终插设在所述的导向槽内。

为了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属于同一列的降噪孔在内罩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并且,每列降噪孔在内罩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内罩和外罩均为圆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内罩和外罩中有一个为固定罩、另一个为活动罩,在吸油烟机出风口气流作用下活动罩能相对固定罩向上移动,并通过安装在活动罩上的弹性件的配合,使降噪孔在吸油烟机不同档位的工作状态下对应相应体积的降噪腔,根据赫姆霍兹共振原理,可以使降噪腔的共振频率与吸油烟机的不同档位产生的风噪频率相同或者相匹配,从而实现出风罩的自适应变频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油烟机低档位运行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油烟机高档位运行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采用的其他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采用的其他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采用的其他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包括基座1、内罩2、外罩3和出风口圈4等主要组件。

其中,内罩2为活动罩并呈圆筒结构,内罩2的周壁上开有降噪孔21,降噪孔21沿着内罩2的轴向排成列,属于同一列的降噪孔21在内罩2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并且,每列降噪孔21在内罩2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在基座1上形成与内罩2相配合的导向槽11,内罩2的底部始终插设在导向槽11内。在内罩2顶部与出风口圈4之间安装有连接螺栓5,在连接螺栓5上套设有弹簧6,且弹簧6弹性抵设在出风口圈4与内罩2之间。本实施例中,弹簧6可以采用常规的机械弹簧,也可以采用气弹簧、液压弹簧等。

外罩3为固定罩并呈圆筒结构,外罩3的底部通过螺钉7固定在基座1上,外罩3的顶部固定通过螺钉7在出风口圈4上。在外罩3的内壁上设有降噪腔311,降噪腔沿着外罩3的轴向排列成等分的降噪腔组31,降噪腔组31与降噪孔21一一对应。每个降噪腔组31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每个降噪腔组31的两个降噪腔311用第一降噪腔a和第二降噪腔b表示,其中,第二降噪腔b位于第一降噪腔a下方,且第二降噪腔b的体积大于第一降噪腔a的体积。降噪腔组31在外罩3的周向也相邻设置,且周向相邻的降噪腔组31中的第一降噪腔a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周向相邻的降噪腔组31中的第二降噪腔b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

本实施例中,在内罩2顶部端口形成向内收缩的收口部22,吸油烟机的出口气流能向上作用于收口部22,从而带动内罩2相对外罩3向上移动。

该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吸油烟机处于低档位时,气体流量较小,气流对内罩2的作用较小,内罩2在气流和弹簧6的作用下处于较低位置,即降噪孔21对应于第二降噪腔b;当吸油烟机处于高档位时,气体流量较大,气流对内罩2的作用力较大,内罩2在气流和弹簧6的作用下处于较高位置,即降噪孔21对应于第一降噪腔a。由此,通过内罩2的上下移动能使降噪孔21在吸油烟机不同档位的工作状态下对应相应体积的降噪腔311。

根据赫姆霍兹共振原理,每个独立降噪腔311的共振频率为c为声速,S为对应降噪孔21面积,V为降噪腔体积,L为降噪孔21有效颈长。由此可知,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噪腔311体积变大,共振频率f减小,反之,降噪腔311体积变小,共振频率f变大。利用赫姆霍兹共振消音原理,降噪孔21内的空气柱与降噪腔311内的空气构成了弹性共振系统,当吸油烟机的部分噪音频率和此共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在降噪孔21中的空气柱发生共振并与孔壁发生剧烈摩擦,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如图6所示,该内罩2在上边沿设置向内延伸并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气流浮板231;

如图7所示,该内罩2在内壁中部设置向内罩内部延伸的第二气流浮板232;

如图8所示,该内罩2在内壁底部设置向内罩内部延伸第三气流浮板2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