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制造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704发布日期:2018-07-07 01: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制造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内耗,缓解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余热回收作为其中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获得广泛关注。

专利号为CN20449074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冷却破碎装置,包括输料筒、支架、冷却装置和破碎机构;输料筒为两端均为封闭的双层空心壳体结构,且输料筒前端内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一级圆形排风孔,输料筒后端内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二级条形排风孔;支架呈倒立的Y型结构,且支架位于输料筒底端中部位置处,支架与输料筒固连;冷却装置位于输料筒前端;破碎机构位于输料筒后端,该实用新型集冷却和破碎于一体,提高水泥熟料处理的效率,且其可对水泥熟料分别进行先快速冷和后慢速冷,冷却效果好,能耗低;同时,能够对冷却后的大颗粒水泥熟料进行旋转破碎,破碎快速且均匀性好。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明人发现水泥所携带热量散发慢,其出料质量低,同时破碎机构表面有大量余热,而这些热量会被浪费,从而导致能源利用率低,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一级研磨装置将水泥所携带的热量快速引出至传热装置,同时缩短水泥表面温度冷却的时间,进而保证了水泥出料的质量,从而解决了水泥所携带热量散发慢,其出料质量低,同时破碎机构表面有大量余热,而这些热量会被浪费,从而导致能源利用率低,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泥制造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水泥制造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的水泥窑煅烧机构、传输机构、破碎机构以及旋风除尘机构,还包括: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设置在破碎机构的上方,该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罩设在破碎机构表面的传热装置、与所述传热装置尾端相连接的去尘装置以及与所述去尘装置相连接的循环水箱装置;

所述循环水箱装置还与所述旋风除尘机构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一级研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一级研磨装置后方的二级研磨装置,所述一级研磨装置和二级研磨装置均向水泥颗粒传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二级研磨装置为球磨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一级研磨装置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上表面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筒体下表面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的无轴螺旋a以及设置在所述无轴螺旋a下方的无轴螺旋b。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无轴螺旋a与所述无轴螺旋b之间形成推送通道,所述无轴螺旋b偏心向下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后端的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所述输送带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进料口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循环水箱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的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两侧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设置在水箱外部的引风机a和引风机b。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引风机a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装置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去尘装置内部相连通;所述引风机b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装置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旋风除尘机构内部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旋风除尘机构包括与所述二级研磨装置连接的进风口 a、与所述引风机b连接的进风口b以及若干组小斜板。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去尘装置包括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进气口、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沉降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底部的除尘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一级研磨装置将水泥所携带的热量快速引出至传热装置,同时缩短水泥表面温度冷却的时间,进而保证了水泥出料的质量;再利用二级研磨装置将水泥颗粒进行深度研磨,进一步保证了颗粒的均匀性提高水泥的出料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将其热量用来加热循环水箱装置中的水,再将被消耗完的热量,即常温风,引入旋风除尘机构进行除尘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破碎机构上方设置余热回收机构,将其表面的热量收集,可实现大大提高破碎机构的余热利用率。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回收热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水泥制造余热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碎机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余热回收机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旋风除尘机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去尘装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传输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制造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水泥制造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的水泥窑煅烧机构1、传输机构2、破碎机构3以及旋风除尘机构4,还包括:余热回收机构5,所述余热回收机构5设置在破碎机构3的上方,该余热回收机构5包括罩设在破碎机构3表面的传热装置51、与所述传热装置51尾端相连接的去尘装置52以及与所述去尘装置52相连接的循环水箱装置53;

所述循环水箱装置53还与所述旋风除尘机构4相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破碎机构3上方设置余热回收机构5,将其表面的热量收集,可实现大大提高破碎机构3的余热利用率;同时在将其热量用来加热循环水箱装置53中的水,再将被消耗完的热量,即常温风,引入旋风除尘机构4进行除尘工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一级研磨装置31以及设置在所述一级研磨装置31后方的二级研磨装置32,所述一级研磨装置31和二级研磨装置32均向水泥颗粒传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一级研磨装置31和二级研磨装置32均向水泥颗粒传输方向倾斜向下设置4-6度,有利于水泥颗粒利用自身重力作用传输至下一道工序。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二级研磨装置32为球磨机,优选为产品规格为Φ2.2×7.5m的水泥球磨机,用于对水泥颗粒进行深度研磨。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研磨装置31包括筒体311、设置在所述筒体311上表面的进料口312、设置在所述筒体311下表面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筒体311内部的无轴螺旋a313以及设置在所述无轴螺旋a313下方的无轴螺旋 b314,利用双无轴螺旋对水泥颗粒进行研磨推送。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无轴螺旋a313与所述无轴螺旋b314之间形成推送通道10,所述无轴螺旋b314偏心向下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水泥颗粒为固体,在双无轴螺旋推送的过程中,容易堆积在筒体底部,所以将无轴螺旋b314偏心向下设置,其目的在于利用无轴螺旋b 挤压筒壁来推送堆积的水泥颗粒。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输送带21、设置在所述输送带 21两侧的挡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1后端的导向板23;

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所述输送带21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筒体311的进料口312相连接,所述导向板用来将水泥颗粒定量传递至筒体311的进料口312。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循环水箱装置53包括水箱531、所述水箱531 内部设置的水管532、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531两侧的进水口533、出水口534 以及设置在水箱531外部的引风机a535和引风机b536。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引风机a535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装置53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去尘装置52内部相连通;所述引风机b536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装置53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旋风除尘机构4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旋风除尘机构4包括壳体44、设置在所述壳体 44表面且与所述二级研磨装置32连接的进风口a41、设置在所述壳体44表面且与所述引风机b536连接的进风口b42以及若干组小斜板43;

本实施例优先选用上中下三组与水平呈30度角的小斜板43,有利于清灰。

更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去尘装置52包括主体521、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521两侧的进气口522、出气口523、设置在所述主体521内的沉降斜板524 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521底部的除尘斗525。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沉降斜板524与水平呈45度角,主体521底面设计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夹角约呈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