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油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803发布日期:2018-06-15 23:5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灶台油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灶台油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灶台炒菜时温度在200-300℃之间产生的油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现有技术中均是将油烟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增加了空气中的PM2.5浓度和造成一定的热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另外现有的静电捕集装置的阳极板在风机开机时,因结构稳定性差,较易抖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炒菜时的油烟气体直接排放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灶台油烟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灶台油烟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具有油烟通道,机壳上设有工作台,机壳上位于工作台下方设有油烟处理室,机壳上位于工作台上方为挡部,挡部上设有复数排油烟进口,每排油烟进口为复数个,油烟进口均布在挡部上,油烟处理室内沿着油烟气体的走向先后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水膜降温装置,水膜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油烟处理室内的降温室,降温室上部设有溢水槽和与溢水槽连通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内的水流入溢水槽内,溢水槽中的水溢出形成水膜并与进入降温室内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溢水槽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溢水槽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水管连通的进水口,溢水槽上位于降温室内部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出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出水管盘旋在降温室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降温室侧壁下部设有用于供油烟气体进入的进气口,降温室底部设有集水罩,集水罩底端设有出水端,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

作为优选,油烟处理室底端设有集油板。

作为优选,集油板上设有排油孔,集油板的下方设有抽屉式集油盒,集油板通过排油孔与抽屉式集油盒相通。

作为优选,集水罩侧壁设有溢油口,溢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抽屉式集油盒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补水罐,补水罐通过补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补水管上连接有补水泵。

作为优选降温室顶部设有出风罩,出风罩顶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风机的进气端连接。

作为优选,出气管内设有脱水板。

作为优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之间设有静电捕集单元,静电捕集单元包括导电阳极管组,导电阳极管组由复数根平行排列的阳极管组成,阳极管的横截面为八边形。

作为优选,阳极管的中心悬挂有阴极线,静电捕集单元上部设有用于悬挂阴极线的横梁,阴极线上端悬挂在横梁上,阴极线下端设有直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设有第一过滤网、静电捕集单元、水膜降温装置、第二过滤网,可将油烟气体中的油污、有害气体等进行吸收处理,并对油烟气体中的温度进行降温,减少油烟气体直接排放大气造成的PM2.5浓度增加和热污染的产生。另外静电捕集单元的阳极管采用横截面为八边形的结构,较为稳定,不易抖动,且电场强度均匀,可提高电离净化效果;溢水槽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水膜更为的均匀,可与进入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提高降温效果。水通过循环水箱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简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油烟处理室的部分剖面简易图。

图3是图1的环形水管、溢水槽的部分剖面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机壳、2—转轮、3—油烟通道、4—工作台、5—油烟处理室、6—风机、7—挡部、8—补水管、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集油板、12—阳极管、13—阴极线、14—横梁、15—直砣、16—高压变压器、17—降温室、18—溢水槽、19—环形水管、20—进水口、21—出水口、22—出水管、23—进气口、24—排油孔、25—集水罩、26—出风罩、27—循环水箱、28—出气管、29—抽屉式集油盒、30—溢油口、31—循环水泵、32—补水罐、33—补水泵、34—油烟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灶台油烟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下端的转轮2,机壳1为可移动式。机壳1内具有油烟通道3。机壳1上设有工作台4,工作台4用于设置灶台,油烟通道3的油烟进口34与工作台4正对。机壳1上位于工作台4下方设有油烟处理室5,油烟处理室5内的一侧设有风机6,机壳1上位于工作台4上方为挡部7,挡部7上设有复数排油烟进口34,每排油烟进口34为复数个,油烟进口34均布在挡部7上,便于收集放置在工作台4上的灶台排出的油烟,可提高引风效果,且可对油烟吸收均匀。油烟进口为条形。油烟通道3的油烟进口34与油烟处理室5的进口连通。

油烟处理室5内沿着油烟气体的走向先后设置有第一过滤网9、静电捕集单元、第二过滤网10、水膜降温装置。油烟处理室5底端设有集油板11。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0均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静电捕集单元包括导电阳极管组,导电阳极管组由复数根平行排列的阳极管12组成,阳极管12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更近于圆形,其电场强度分布更均匀,捕集效果更佳,且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抖动。另外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与横截面为圆形的阳极管12的比表面积一样的条件下,横截面为八边形的阳极管12占用空间更小,因此其除尘效果更好。阳极管12的中心悬挂有阴极线13。静电捕集单元上部设有用于悬挂阴极线13的横梁14,阴极线13上端悬挂在横梁14上,阴极线13下端设有直砣15。阳极管12和阴极线13连接高压变压器16。静电捕集单元的作用是将油烟中的油污、有害气体等在电场中一起荷电后被收集到导电阳极管组上。

水膜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油烟处理室5内的降温室17,降温室17上部设有环形的溢水槽18和与溢水槽18连通的环形水管19,环形水管19内的水流入溢水槽18内,溢水槽18中的水溢出形成水膜并与进入降温室17内的油烟气体充分接触,与油烟气体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油烟气体进行降温的作用;另外水可吸附含油烟气体中的油污、一些有害气体,进一步净化油烟气体。溢水槽18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溢水槽18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水管19连通的进水口20,溢水槽18上位于降温室17内部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21,水在溢水槽18内渐渐上涨到位于溢水槽18侧壁上部的出水口21时溢出形成水膜,溢出的水流更为均匀,充分与油烟气体接触,提高降温效果。还包括循环水箱27,循环水箱27通过出水管22与环形水管19连接。出水管22盘旋在降温室17外侧壁上,一方面减少出水管22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增加水的流程和时间,增加水散热的时间,水进入循环水管后温度可相对降低得更多,且可同时为降温室17外侧壁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果。出水管22上连接有循环水泵31。

降温室17侧壁下部设有用于供油烟气体进入的进气口23,降温室17顶部设有出风罩26,出风罩26顶端设有出气口,降温室17底部设有集水罩25,集水罩25底端设有出水端,出水端通过出水管22与循环水箱27连接。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28,出气管28与风机6的进气端连接。出气管28内设有脱水板,用于吸收处理后的气体中的水分,防水损坏风机6。风机6设置在气体流向的最末端,可减少风机6受到油烟气体的污染,减少清洗风机6的次数,且可保护风机6,防止油污影响风机6的工作。

集油板11上设有排油孔24,集油板11的下方设有抽屉式集油盒29,集油板11通过排油孔24与抽屉式集油盒29相通。系统中收集的油污最终被收集到抽屉式集油盒29内,每隔一段时间后再清理抽屉式集油盒29内的油污。

集水罩25侧壁设有溢油口30,溢油口30通过出油管与抽屉式集油盒29连通。降温室17内的水通过集水罩25排入循环水箱27内,再通过循环水泵31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还包括补水罐32,补水罐32通过补水管8与环形水管19连接,补水管8上连接有补水泵33。

溢油口30位于出水端的上方,为油烟气体降温后的水堆积在集水罩25中,并通过出水端慢慢排出,水堆积在集水罩25中时,吸附的油污会浮在水的上方,并通过溢油口30排到抽屉式集油盒29内,水可以再循环利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