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9439发布日期:2018-11-02 22:5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换热管,主要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采矿等行业的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双金属换热管一般是圆形基管上,轧制复合翅片管。基管和翅片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接触热阻和管壁热阻大,换热效率差。为提高换热效率一般在管内增加扰流丝,但运行时在油流冲击下扰流丝与管壁摩擦出现金属粉末,影响变压器运行安全。同时,翅片管与基管结合面为圆弧面,两者复合效果较差,易脱落,需要对换热管进一步进行优化以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换热管。该换热管能够增大基管与翅片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紊流效果,从而提供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金属换热管,包括基管,以及复合套装在基管上的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基管的管壁呈波浪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波浪形结构沿基管的轴向呈螺旋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基管与翅片管的结合面为凹凸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翅片管的外侧周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槽口为梯形槽口,且大口的开口方向朝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金属换热管,基管内存在螺旋线型波浪形结构可代替扰流丝,提高冷却器内腔清洁度,同时可杜绝运行时在油流冲击下扰流丝与管壁摩擦出现金属粉末,具有换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以及重量轻的优点。

进一步,基管的管壁呈波浪形结构,该波浪形结构沿基管的轴向呈螺旋旋转,以增加基管与翅片管接触面积和内部介质流动时的紊流效果。

进一步,基管与翅片管的结合面为凹凸面,其接触面积大、紧复合密。

进一步,翅片管的外侧周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槽口,该槽口为梯形槽口,且大口的开口方向朝外,进而增加空气流动时的扰流效果,从而提高外侧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金属换热管的基管和翅片管接触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基管,2为翅片管,3为波浪形结构,4为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金属换热管,包括基管1,以及复合套装在基管1上的翅片管2。

其中,基管1的管壁呈波浪形结构3,该波浪形结构3沿基管1的轴向呈螺旋旋转,以增加基管与翅片管接触面积和内部介质流动时的紊流效果。

基管1与翅片管2的结合面为凹凸面,其接触面积大、紧复合密。

翅片管2的外侧周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分布的槽口4,该槽口4为梯形槽口,且大口的开口方向朝外,进而增加空气流动时的扰流效果,从而提高外侧换热效果。

此外,基管1可选用钢、不锈钢、钛等材质制成,翅片管2可选用铝、铜、铝合金等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为:根据图中波浪形结构3基管结构制作带波浪形的芯棒,穿入基管1中,在基管1外部穿可塑性和延伸性较好的金属管,固定到机床上利用组合刀具通过挤压机挤制出圆形翅片,再用加工出槽口4,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