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688发布日期:2018-07-07 00:4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微通道换热器与传统铜管相比,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相对更高,在热泵热水器上具有更多的应用。现有技术中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常由于微通道换热器与内胆的有效接触面积及紧密程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导致产品的性能也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热泵热水器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该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能够明显地提高微通道换热器与内胆有效接触面积及贴合的紧密程度,具有优异的换热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包括:内胆和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扁管贴附于内胆的外壁;外壁的粗糙度为0.02-0.05μm。

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包括:内胆和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扁管贴附于内胆的外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微通道换热器和内胆的多个固定件,沿平行于内胆的轴线方向,多个固定件依次间隔设置于内胆和微通道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铜螺柱和螺母,铜螺柱固定连接于内胆,微通道换热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微通道换热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铜螺柱远离内胆的一端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套设于内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板,沿与内胆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保温板贴附于换热扁管远离内胆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保温板包括至少一块条形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保温板的厚度为10-1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缠绕膜,缠绕膜包覆于微通道换热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集流管,以及多根间隔设置于两根集流管之间的换热扁管,换热扁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根集流管连通;换热扁管和集流管分别贴附于外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通过对微通道水箱结构及装配工艺进行改进,内胆表面光滑,与换热扁管传热热阻更小,提高换热扁管与内胆的有效接触面积及贴合的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微通道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后视图。

附图标记:100-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10-内胆;120-微通道换热器;130- 保温板;140-固定件;150-拉伸弹簧;160-缠绕膜;121-集流管;122-换热扁管; 131-条形板;142-螺母;14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包括:内胆110和设置于内胆110外表面(图中未标注)的微通道换热器120。

需要说明的是,微通道换热器120与传统铜管相比,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相对更高。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进一步增加换热接触面积,微通道换热器120优选地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集流管121,以及多根间隔设置于两根集流管121之间的换热扁管122。换热扁管12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根集流管121连通;换热扁管122和集流管121分别贴附于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的有效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作为优选地,内胆110表面的粗糙度为0.02-0.05μm。在该粗糙度范围内,内胆110的外表面呈现出亮光泽面,外表明已非常光滑。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胆110在装配微通道换热器120前,其表面先进行了打磨处理,以去除内胆110表面的氧化皮等杂质,提高内胆110表面光滑程度,降低传热热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换热扁管122,防止换热扁管122变形,作为优选地,该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还包括有保温板130。保温板130的设置不做具体限制,作为优选地,在微通道换热器120装配前,沿与内胆110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保温板130贴附于换热扁管122远离内胆110的一侧,且与集流管 121的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板13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板 130包括至少一块条形板131。当保温板130的宽度较窄时,可将多块保温板130 间隔设置于换热扁管122,当保温板130较宽时,可将保温板130作为整体直接设置于换热扁管122,以起到更好地固定换热扁管122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板130靠近换热扁管122的一侧设置有单面带胶,可将保温板130直接贴附于换热扁管122,方便安装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保温板130用于固定换热扁管122更加稳固,且不会过重,保温板130的厚度优选为10-15mm。

为了进一步降低内胆110与微通道换热器120之间的传热热阻,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在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接触面(图未示)涂抹导热硅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微通道换热器120装配时发生移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还包括用于固定微通道换热器120和内胆110的多个固定件140,沿平行于内胆110的轴线方向,多个固定件140依次间隔设置于内胆110和集流管12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操作方便且为了进一步稳固连接,作为优选地,固定件140包括铜螺柱和螺母142,铜螺柱固定连接与内胆110,集流管121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43,连接件143的一端与集流管121连接,连接件143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图中未标注),铜螺柱远离内胆110的一端穿过连接孔与螺母142 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为了使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能紧密贴合,作为优选地,两根集流管121之间间隔且平行设置有多个拉伸弹簧150。每个拉伸弹簧15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根集流管121连接,且每个拉伸弹簧150 沿垂直于内胆110的轴线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紧密贴合,防止微通道换热器120扁管发生位移和松动,且对保温板130具有压紧力,作为优选地,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还包括弹性缠绕膜160,且缠绕膜160对整个微通道换热器120进行缠绕包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是这样安装的:

内胆110在装配微通道换热器120前,先对自身表面与微通道换热器120 接触的部分进行打磨处理;然后根据微通道换热器120的安装位置,在内胆110 上预先焊接好用于对微通道换热器120进行定位的焊接铜螺柱;微通道换热器 120在装配前,在背面粘贴保温板130,再对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接触面涂抹导热硅脂;用螺母142将微通道换热器120固定在焊接铜螺柱上,然后将微通道换热器120包裹在内胆110上,并用拉伸弹簧150对微通道换热器120 进行拉紧;微通道换热器120装配好后,再用缠绕膜160对微通道换热器120 整体进行缠绕包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该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水箱100能够明显地提高微通道换热器120与内胆110有效接触面积及贴合的紧密程度,具有优异的换热性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