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440发布日期:2018-08-31 22:1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合物高温蓄冰槽应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水合物技术应用在天然气贮存和运输、海水淡化、气体混合物分离等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部分技术(例如海水淡化)已达到小型工业化,水合物特点是体水合物的相变潜热与冰相当,相变温度在5~12℃之间,但此项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应用尚不多见,将水合物在其他行业应用的特点引入到空调蓄冷领域应用,将对现状空调蓄冷系统极大的改善。

水合物冰蓄冷,具有冰点高、可调节结晶温度特点,蓄热密度接近水,是替代常规冰蓄冷的理想物质。因为冰点高,可以采用普通冷水机组,既能够直接与空调末端连接,也可以连接蓄冰槽制取蓄冷冰,具有降低造价、提高机组能效比的优点。水合物是多种物质的混合,包括水、烃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等,上述物质混合后会有分层现象,需要充分均匀混合后才能实现0℃以上结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制冷机组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将一种水合物高温蓄冰槽应用在空调系统中,高温蓄冰槽可在8℃结冰,改善现有冰蓄冷系统的复杂性,有效提高制冷机组效率。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水合物蓄冰槽、蓄冷循环泵、末端循环泵、三通电动阀Ⅰ、三通电动阀Ⅱ、室内末端、电动阀,所述三通电动阀Ⅰ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蓄冷循环泵的一端、末端循环泵的一端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所述蓄冷循环泵的另一端和所述制冷主机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末端连接;所述三通电动阀Ⅱ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制冷主机、室内末端连接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处并行设置有所述电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主机1的数量为1台以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蓄冷循环泵、末端循环泵、三通电动阀Ⅰ、三通电动阀Ⅱ和电动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制冷主机蓄冷时:三通电动阀Ⅱ打开制冷主机与水合物蓄冰槽连接,制冷主机经蓄冷循环泵将冷量储存在水合物蓄冰槽中;蓄冰槽供冷时:三通电动阀Ⅰ、三通电动阀Ⅱ打开蓄冰槽与室内末端流向,电动阀关闭,蓄冰槽供冷经末端循环泵送至室内末端完成蓄冰槽供冷模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制冷主机在蓄冰槽中的冷量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合物蓄冰槽,蓄冷介质为水合物,蓄冷介质为水合物相较于现有的冰蓄冷,属于高温蓄冷,较传统冰蓄冷系统,无需设乙二醇循环系统,简化了系统设置,且不必采用双工况制冷机组,采用7℃冷冻水即可实现蓄冰工况,提高了制冷机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冷主机,2.水合物蓄冰槽,3.蓄冷循环泵,4.末端循环泵,5.三通电动阀Ⅰ,6.三通电动阀Ⅱ,7.室内末端,8.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1、水合物蓄冰槽2、蓄冷循环泵3、末端循环泵4、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室内末端7、电动阀8,所述三通电动阀Ⅰ5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蓄冷循环泵3的一端、末端循环泵4的一端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2,所述蓄冷循环泵3的另一端和所述制冷主机1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4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末端7连接;所述三通电动阀Ⅱ6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制冷主机1、室内末端7连接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2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4处并行设置有所述电动阀8,所述制冷主机1的数量为1台以上。

制冷主机1供冷时: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制冷主机1与室内末端7连接,电动阀8打开,制冷主机1经末端循环泵4送至室内末端7完成主机供冷模式;

制冷主机1蓄冷时: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制冷主机1与水合物蓄冰槽2连接,制冷主机1经蓄冷循环泵3将冷量储存在水合物蓄冰槽2中;

蓄冰槽供冷时: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蓄冰槽与室内末端流向,电动阀8关闭,蓄冰槽供冷经末端循环泵4送至室内末端7完成蓄冰槽供冷模式。

实施例2

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1、水合物蓄冰槽2、蓄冷循环泵3、末端循环泵4、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室内末端7、电动阀8,所述三通电动阀Ⅰ5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蓄冷循环泵3的一端、末端循环泵4的一端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2,所述蓄冷循环泵3的另一端和所述制冷主机1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4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末端7连接;所述三通电动阀Ⅱ6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制冷主机1、室内末端7连接和所述水合物蓄冰槽2连接,所述末端循环泵4处并行设置有所述电动阀8,所述制冷主机1的数量为1台以上。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蓄冷循环泵3、末端循环泵4、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和电动阀8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蓄冷循环泵3、末端循环泵4、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和电动阀8的打开与关闭。

制冷主机1供冷时: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制冷主机1与室内末端7连接,电动阀8打开,制冷主机1经末端循环泵4送至室内末端7完成主机供冷模式;

制冷主机1蓄冷时: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制冷主机1与水合物蓄冰槽2连接,制冷主机1经蓄冷循环泵3将冷量储存在水合物蓄冰槽2中;

蓄冰槽供冷时: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打开蓄冰槽与室内末端流向,电动阀8关闭,蓄冰槽供冷经末端循环泵4送至室内末端7完成蓄冰槽供冷模式。

实施例3

一种采用水合物蓄冰槽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1、水合物蓄冰槽2、蓄冷循环泵3、末端循环泵4、三通电动阀Ⅰ5、三通电动阀Ⅱ6、室内末端7、电动阀8;制冷主机1、蓄冷循环泵3、水合物蓄冰槽2组成蓄冷循环,制冷主机1、末端循环泵4、室内末端7组成供冷循环。

制冷主机1与蓄冷循环泵3相连,室内末端7与末端循环泵4相连,水合物蓄冰槽2通过三通电动阀Ⅱ6与制冷主机1和室内末端7相连

常规主机供冷时,三通阀连接制冷主机1与室内末端7,制冷主机1经末端循环泵4直接给室内末端7供冷。

主机蓄冷时,三通阀连接制冷主机1与水合物蓄冰槽2,制冷主机1经蓄冷循环泵4将冷量储存在水合物蓄冰槽2中。

蓄冰槽供冷时,三通阀连接水合物蓄冰槽2与室内末端7,蓄冰槽2内冷量经末端循环泵4传送至室内末端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