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615发布日期:2018-09-14 22:0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均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却塔使用过程中,作为输配设备的水泵通常按照最初设计选型参数运行,鉴于实际运行中负荷变化、环境湿球温度、管路及设备布置形式等诸多因素影响,水泵流量多在部分流量运行,此时根据水泵性能曲线分析,扬程将高于额定值。结合计算公式,可获知准确的增量值,此时受不同塔组间阻力差异影响,将难以做到流量平均,影响设备效率并存在安全隐患。而现有技术的冷却塔没有管道的均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塔均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却塔均压装置,包括储液腔、弹片、空气管和过滤器;

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与冷却塔的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另一端与空气管机械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空气管之间固定有所述弹片,所述弹片将所述储液腔和空气管隔离密封,所述弹片用于平衡大气压强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压强,所述空气管的顶部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配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所述弯曲部保证空气管的出口水平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冷却塔均压装置配置于所述冷却塔的顶部。

优选的是,所述弹片水平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腔通过连接件配置于冷却塔的循环管路上。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腔和空气管通过螺母固定并将所述弹片夹于所述储液腔和空气管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器垂直于水平面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弹片为金属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均压装置与传统单纯管路构成形式相比,当冷却塔系统循环水量发生变化出现异常情况,不论是增容或是减容,均可通过储液腔实现液位的平衡,同时通过金属弹片保证管道压力的稳定,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通过合理设置储液腔容积即可满足合理科学分配水量,保证冷却塔内水位等高,消除水泵偏离设计流量导致扬程过高流量难以平衡的高能耗运行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均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均压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却塔均压装置,包括储液腔1、弹片2、空气管3和过滤器4;

所述储液腔1的一端与冷却塔的循环管路连通,具体地,所述储液腔1通过连接件7配置于冷却塔的循环管路上,最佳的配置方案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冷却塔均压装置配置于所述冷却塔循环管路的顶部;所述储液腔1的另一端与空气管3机械连通,所述储液腔1与所述空气管3之间固定有所述弹片2,所述弹片2水平配置,且所述弹片2为金属弹片;所述弹片2将所述储液腔1和空气管3隔离密封,所述储液腔1和空气管3通过螺母与夹持件5固定,将所述弹片2夹于所述储液腔1和空气管3之间;所述弹片2用于平衡大气压强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压强,所述空气管3的顶部包括弯曲部6,所述弯曲部6配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4,过滤器4配置于弯曲部6的出口处,且所述过滤器4垂直于水平面配置,所述弯曲部6保证空气管的出口水平配置。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均压装置配置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顶部,实现储液腔1与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密封,储液腔1与冷却塔循环管路连通,在管道压强变化时通过储液腔1内存储的液体作为缓冲,同时通过弹片2调节压强,使冷却塔循环管路的压力更稳定,并与大气连通参照已知参数,空气管3顶部的弯曲部保证与水平面平行,同时在弯曲部的端部配置过滤器4保证本装置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工作,防止杂质进入空气管3并落在弹片2上,造成腐蚀或者杂质重量影响弹片的调节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