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8466发布日期:2018-08-28 23:1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油烟机,通常由外壳、风机、导流板、冷凝板以及其他部件构成,该冷凝板不仅能够增大吸油烟机的负压区,来增强吸油烟机吸油烟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导引油烟沿着其前表面流动,以使得油烟流入冷凝板与导流板之间。然而,现有的冷凝板板的分流效果比较差,这就使得油烟与冷凝板撞击后会形成多股量不同的油烟,并朝着冷凝板的四周扩散,油烟量多的地方会因油烟过多而无法全部吸入至吸油烟机内,油烟量少的地方则会将空气吸入至吸油烟机内,这样就导致该吸油烟机无法将油烟全部吸入,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吸油烟机,旨在提高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油烟机的壳体,其包括:外壳,设置有吸烟通道,所述吸烟通道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壳前侧的吸烟口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上侧的排烟口;导流板,罩盖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所述导流板设有与所述吸烟口连通的通气口;以及,冷凝板,安装于所述导流板的前侧并与所述导流板间隔设置,所述冷凝板的前表面部分凸出,形成沿上下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并且小于18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吸烟口中心的下侧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呈圆弧面设置。优选地,所述冷凝板的上侧端呈圆弧状设置,以导引烟气进入至所述冷凝板和所述导流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面的下侧部分凸出,形成与所述第二导流面连接的第三导流面,所述第三导流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优选地,所述冷凝板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导流面的多个通孔。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前表面为平面;所述冷凝板的后表面凹设,形成自上向下依次排布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以及与第三导引面,并且所述第一导引面与所述导流板的前表面之间形成自上向下呈渐扩设置的第一吸气腔,所述第二导引面与所述导流板的前表面之间形成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的第二吸气腔,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导流板的前表面之间形成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的第三吸气腔。优选地,所述冷凝板通过连续折弯,形成沿上下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以及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三折弯段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三导流面。优选地,所述第三折弯段远离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侧端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三折弯段面对所述导流板的表面贴合的翻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吸油烟机的冷凝板的前表面部分凸出设置,以使得所述冷凝板的前表面形成沿上下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并且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油烟自下向上流动时,会贴着所述第二导流面向所述第一导流面流动,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面流动的油烟会分成向上、向左以及向右三股,并且三股油烟量相差不大,这就使得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冷凝板各处的进油烟量相差不大,从而一方面避免了油烟因分布不均而导致吸油烟机无法将所有的油烟吸入;另一方面还避免了所述吸油烟机吸油烟时产生紊流,进而导致所述吸油烟机工作时产生较大噪音问题的出现,这就使得带有语音播报的吸油烟机播报语音时,用户能够听得更加清楚,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油烟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冷凝板的另一视图;图6为图1中吸油烟机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吸油烟机34第三导流面10外壳341通孔11吸烟通道30a第一折弯段111吸烟口30b第二折弯段112排烟口30c第三折弯段20导流板35第一导引面21通气口36第二导引面30冷凝板37第三导引面40吸气腔40a第一吸气腔31第一导流面40b第二吸气腔32第二导流面40c第三吸气腔33上侧端38翻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吸油烟机,通常由外壳、风机、导流板、冷凝板以及其他部件构成,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主要与风机、导流板、冷凝板有关,其中冷凝板主要起到增大吸油烟机的负压区的作用,以增强吸油烟机吸油烟的效果,然而,油烟一般是自下向上流动,当油烟撞击到冷凝板时会沿着冷凝板的四周流动,若油烟分布不均的话,就会导致部分油烟无法被吸油烟机吸入,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油烟机,并主要针对油烟撞击冷凝板后分布不均的问题,对冷凝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吸油烟机吸油烟的效果,请参照图1至图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吸油烟机100包括:外壳10,设置有吸烟通道11,所述吸烟通道11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壳10前侧的吸烟口111以及位于所述外壳10上侧的排烟口112;导流板20,罩盖所述外壳10的前侧设置,所述导流板20设有与所述吸烟口111连通的通气口21;以及,冷凝板30,安装于所述导流板20的前侧并与所述导流板20间隔设置,所述冷凝板30的前表面部分凸出,形成沿上下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具体的,所述外壳10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是通过折弯形成,也可以是通过焊接形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吸烟通道11,所述吸烟通道11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壳10前侧的吸烟口111以及位于所述外壳10上侧的排烟口1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烟通道11可以由所述壳体自身形成,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蜗壳形成,由于风机通过与蜗壳组合使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烟通道11一般由蜗壳形成。所述导流板20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并且所述导流板20设置有与所述吸烟口111连通的通气口21,由于油烟是自下向上流动的,为了使更多的油烟通过所述通气口21进入至所述吸烟通道11内,所述导流板20自后向前倾斜设置,这样有便于更多的油烟沿着所述导流板20流动,并通过所述通气口21进入至所述吸烟通道11内,最终从吸烟通道11的排烟口112排出。所述冷凝安装于所述导流板20的前侧并与所述导流板2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冷凝板30可以与所述外壳10固定连接,也可以与所述导流板20固定连接,通常为了保证所述冷凝板30与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间距,会将所述冷凝板30与所述导流板20固定连接,并且当所述冷凝板30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流板20前侧时,所述冷凝板30会将所述导流板20上的通气口21遮盖,这就使得通过所述导流板20上的通气口21进入至所述吸烟通道11内的油烟只能够由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的间隙进入,即所述冷凝板30和所述导流板20之间形成有一个吸气腔40,由于所述吸气腔40的空气比较小,这就使得所述风机能够快速的将所述吸气腔40内的空气吸走,进而使得所述吸气腔40形成一个负压区,进而使得外部空气可以快速的被吸入至所述吸气腔40内,并进入至所述吸烟通道11内,最后被排出。由于油烟自下向上流动并撞击到所述冷凝板30的前表面时,一部分油烟会沿所述冷凝板30的四周扩散,但是沿着所述冷凝板30四周扩散的油烟因其分布不均,而导致所述冷凝板30有的地方油烟量比较多,有的地方油烟量少,油烟量多的地方会由于油烟量过多而无法全部进入至所述吸气腔40内,油烟量少的地方则会将空气吸入至所述吸气腔40内;另一部分油烟在撞到冷凝板30后会反弹向相反方向流动,若要将这一部分油烟捕获,则需要将增大所述吸气腔40。考虑到上述问题,将所述冷凝板30的前表面部分凸出设置,即所述冷凝板30的前表面向前凸出设置,以使得所述冷凝板30的形成有沿上下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并且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根据康恩达效应可知,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只要曲率不大,流体会顺着物体表面流动,也就是说,当油烟自下向上流动时并与所述冷凝板30接触时,油烟会先沿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流动,并且当油烟流动至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时,油烟会沿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流向第一导流面31,这样就避免了油烟撞击到所述冷凝板30后沿反方向反弹的问题出现,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流动的油烟一部分沿着自向向上流动,另一部分沿左右方向流动,这样就形成了三股流量相差不大的油烟,进而使得位于所述吸气腔40上、左、右各侧流入的油烟量相差不大,这样就能够使烹饪产生的油烟全部被吸入所述吸气腔40内,进而提高了吸油烟机100的吸油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吸油烟机100的冷凝板30的前表面部分凸出设置,以使得所述冷凝板30的前表面形成沿上下向分布的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并且第一导流面31和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油烟自下向上流动时,会贴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向所述第一导流面31流动,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面流动的油烟会分成向上、向左以及向右三股,并且三股油烟量相差不大,这就使得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各处的进油烟量相差不大,从而一方面避免了油烟因分布不均而导致吸油烟机100无法将所有的油烟吸入;另一方面还避免了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时产生紊流,进而导致所述吸油烟机100工作时产生较大噪音问题的出现,这就使得带有语音播报的吸油烟机100播报语音时,用户能够听得更加清楚,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为了使所述冷凝板30能够更好的将油烟分流,在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吸烟口111中心的下侧设置。由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是低于所述吸烟口111中心设置的,这就使得位于所述冷凝板30和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吸气腔40的最大吸力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这样就确保了油烟沿着所述冷凝板30流动至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时,油烟会分成油烟量相差不大的三部分并朝着上、左以及右三个方向流动,这样一方面确保了油烟接触到所述冷凝板30时,能够被所述冷凝板30分为油烟量相差不大的三股油烟,进而使得油烟能够全部从被吸入位于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的吸气腔40;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吸烟口111中心高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设置,也就是说,所述吸烟口111的最大吸力位置是位于第一导流面31的边缘,这就使得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流动的三股油烟能够被快速的吸入至所述吸气腔40内,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的速度。为了避免油烟滞留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设置,如此设置,避免了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的棱角过于尖锐,而影响沿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流动的油烟向所述第一导流面31流动,从而避免了油烟滞留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而而导致油烟向所述冷凝板30的前侧流动,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出现。显然,为了避免油烟滞留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连接处,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夹角来实现,即将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增大至130°、140°或者150°等等,当然,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是要略小于180°的,若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夹角无限接近180°的话,就会导致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共面,进而会导致所述冷凝板30失去分流的效果。为了使油烟能够更好的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流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均呈圆弧面设置,即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均向前侧突出而成凸型弧面设置。由于弧面相较于曲面以及平面而言,弧面不仅能够导引油烟的流动,同时还能够兜住油烟,避免油烟与所述第一导流面31或所述第二导流撞击时,朝远离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方向流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吸油烟机100能够将烹饪产生的油烟尽数的吸入至吸烟通道11内,有利于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流面31对应的圆的半径可以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对应圆的半径相同或者不同,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为了使沿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向上流的油烟能够快速的进入至所述冷凝板30和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吸气腔40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呈圆弧状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冷凝板30上侧端33的前表面、上端面以及后表面一同形成一球面或者类球面,其可以由平面与弧面一同构成,也可以是全部由弧面构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向上流动的油烟能够通过所述冷凝板30的上边缘进入至所述冷凝板30和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吸气腔40内,这样就避免了油烟滞留于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的上端而向外溢出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呈圆弧状设置还能够避免其与流动的油烟产生剧烈的摩擦,这样就有利于降低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时所产生的噪音。此外,将所述冷凝板30的上边缘呈圆弧状设置,还有能够避免所述冷凝板30的边角过于尖锐,而导致其在安装时容易刮伤导流板20或者割伤操作者的问题出现。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的厚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加,所述冷凝板30上侧端33可以呈水滴状设置,这就使得所述冷凝板30上侧端33的整体线条是比较柔和的,这样就有利于减小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对油烟产生的阻力,进而有利于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流动的油烟能够快速的绕过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并进入至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的吸气腔40内。另外,由于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的厚度是自下向上逐渐增加,这就使得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与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间距是自上向下逐渐增大的,由于所述吸气口的中心低于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设置,这就使得油烟通过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时,油烟的流速是由大变小的,根据伯努利定律可知,速度越大,气压越小;速度越小,气压越大,也就是说,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外的油烟的气压值要大于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的气压值,这样就便于外部油烟快速的流入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的吸油烟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是在自下向上的一个区域内流动的,其并不是在一个平面内流动的,为了使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的吸油烟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6,所述第二导流面32的下侧部分凸出,形成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连接的第三导流面34,所述第三导流面34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设置,如此设置,使得位于前端的油烟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3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32运动,并被所述吸油烟机100吸入吸烟通道11内,位于后端的油烟能够沿着所述第三导流面34流动至所述第二导流面32,并随着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向上流动的油烟一同向所述第一导流面31导流动,这样就使得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能够尽数的被所述吸油烟机100吸入,进而提高了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30还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导流面34的通孔341,如此设置,使得与所述第三导流面34撞击的油烟可以直接通过所述通孔341进入至所述导流板20和所述冷凝板30之间的吸气腔40内,进而减少了沿着所述第二导流面32流到至所述第一导流面31的油烟量,这样有便于加快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的效果。为了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的效果,同时还降低所述吸油烟机100吸油烟时所产生的噪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6,将所述冷凝板30的后表面,即所述冷凝板30面对所述导流板20的表面凹设,以使得所述冷凝板30上侧端33和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吸气腔40自上向下呈渐扩设置,所述冷凝板30下侧段与所述导流板20之间的吸气腔40自下向上呈渐扩设置。根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大,气压就越小;流速小,气压就越大,而通过所述冷凝板30上侧端33和冷凝板30下侧端的油烟的流动速度都比较大,这就使得外部油烟能够瞬速的向所述冷凝板30的上侧端33和下侧端流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吸油烟机100的吸油烟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30的后表面形成有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第一导引面35、第二导引面36以及与第三导引面37,并且所述第一导引面35与所述导流板20的前表面形成自上向下呈渐扩设置的第一吸气腔40a,所述第二导引面36与所述导流板20的前表面形成自上向下呈渐扩设置的第二吸气腔40b,所述第三导引面37与所述导流板20的前表面形成自下向上呈渐扩设置的第三吸气腔40c。如此设置,便于外部空气快速的进入至所述第一吸气腔40a、所述第二吸气腔40b以及所述第三吸气腔40c内,并且所述吸气口中心是邻近第一导引面35设置的,这就使得进入至所述第一吸气腔40a和所述第二吸气腔40b邻近所述吸气口处的油烟可以在风机的驱动下快速的进入至所述吸烟通道11内,进入至所述第三吸气腔40c内的由于能够快速的流入所述第二吸气腔40b内,从而使得所述吸油烟机100整体的吸油烟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此外,还便于凝结于所述冷凝板30内表面的油沿着所述第一导引面35、所述第二导引面36以及所述第三导引面37向下流动,这样就有便于废油的收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引面35可以与所述第一导流面31平行设置,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导流面31不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引面36可以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平行设置,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导流面32不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导引面37可以与所述第三导流面34平行设置,也可以与所述第三导流面34不平行设置;在此,对所述第一导引面35、所述第二导引面36以及所述第三导引具体如何设置,不做特殊限定。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板30的成型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所述冷凝板30可以通过钣金件焊接形成,所述冷凝板30可以通过钣金件折弯形成,所述冷凝板30还可以通过铸造成型等等,在此对所述冷凝板30具体如何成型不做具体的限定。请参照图4和图5,优选地,所述冷凝板30采用钣金件连续折弯形成,即将钣金件自后向前弯折,以形成第一折弯段30a和第二折弯段30b,并且再将所述第二折弯段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30a的一侧段自后向前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三折弯段30c,这样就可以制得所述冷凝板30,并且所述第一折弯段的凸出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流面31,所述第一折弯段30a凹陷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引面35,所述第二折弯段30b凸出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导流面32,所述第二折弯段30b凹陷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引面36,所述第三折弯段30c凸出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三导流面34,所述第三折弯段30c凹陷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三导引面37。如此设置,简化了所述冷凝板30的生产工艺,同时钣金在折弯的过程中,其强度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增强,这样还有利于提高所述冷凝板30整体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弯段30c远离所述第二折弯段30b的侧端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三折弯段30c面对所述导流板20的表面贴合的翻边38。如此设置,增强了所述冷凝板30下边缘的强度,进而避免了所述冷凝板30下边缘受磕碰或者撞击而产生较大形变的问题出现。此外,在所述冷凝板30的下边缘设置翻边38还能够避免所述冷凝板30的下边缘的边角过于尖锐,而导致其刮伤所述吸油烟机100的其他部件或者割伤用户的问题出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