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清洁煤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132发布日期:2018-09-11 21:2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清洁煤气灶。



背景技术:

煤气灶是通过向设在灶体及上盖之间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的方法,来补充燃烧时的空气的不足,进而促进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生成。灶体为环形,在内上周面设有混合气体喷射口;混合管的一端连接灶体的一侧,另一端设有空气调节口,空气调节口中间是煤气输入管;在灶体下中间的空气箱上设有向上喷射由鼓风机吹出空气的多个空气喷射口;通过电机吹送空气的鼓风机与第一空气箱是由输入管相连接;在灶体的上方盖着上盖,中间是火焰喷射区域,火焰经过火焰喷射区域向上喷出;在灶体的上方,顺着圆周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凸座;在凸座上放置上盖;再通过上盖与凸座之间生成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

然而传统的煤气灶在使用过后难以清理,由于支撑爪本身突兀的造型,加上传统的支撑爪不能拆卸,而且容易积累油污,清洁难度大。而且传统的煤气灶的旋气开关直接设在灶台上的顶面上或者暴露的设置在灶台侧壁上,很容易积累油污,而且难以清理,影响使用。而有些支撑爪虽然能够拆卸,但是本事与灶台架不固定,炒菜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不仅炒菜不方便,而且危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污清洁煤气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防止油污积累,支撑爪不发生晃动的防污清洁煤气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包括:灶台架;防油隔膜,所述防油隔膜铺设于所述灶台架上;燃烧灶头,所述燃烧灶头设于所述灶台架上;第一防污机构,所述第一防污机构包括固定壳体、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上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块设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底端的内圈侧壁上,所述固定壳体的顶端内圈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凸块;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燃烧灶头之间的容纳空腔中;第二防污机构,所述第二防污机构包括盖体和铰链,所述盖体通过所述铰链转动连接于所述灶台架的一侧边缘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设于所述灶台上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侧壁;旋气开关,所述旋气开关设于所述收纳盒的底部的所述灶台上。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顶面铺设有所述防油隔膜,且所述防油隔膜为软性疏油材料制成,所述灶台架和所述盖体上铺设的所述防油隔膜为同一隔膜。

优选的,所述燃烧灶头的上端呈圆台形结构,燃烧灶头的下端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燃烧灶头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引流槽,所述燃烧灶头的下端设有所述限位槽,且所述引流槽与所述限位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爪、固定圆盘及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上的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三凸块设于所述固定圆盘的内圈侧壁,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所述支撑爪,且所述固定圆盘和所述支撑柱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燃烧灶头之间的容纳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的外圈半径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半径相等,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圈半径与所述燃烧灶头的外圈半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及所述限位槽均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及所述限位槽的大小及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支撑爪至少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支撑爪呈正三角形设于所述固定圆盘上。

优选的,所述盖体和所述收纳盒均呈大小相等的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收纳盒之间紧密接触连接组成半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半径大于所述旋气开关突出所述灶台架的侧壁的高度,所述盖体的两端侧壁上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的顶面与所述灶台架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污清洁煤气灶,所述灶台架上所述燃烧灶头上的所述限位槽内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圈侧壁上,实现了所述固定壳体卡合连接于所述灶台架与所述燃烧灶头之间的卡槽内,然后在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燃烧灶头之间的容纳空腔内放置所述固定圆盘和所述支撑爪,实现了所述支撑爪与所述灶台架之间有效固定连接,不会发生晃动,防止产生危险。而且炒菜时产生的油污会经过所述燃烧灶头上设置的所述引流槽流进所述固定壳体内的容纳空腔中收集起来,清理时将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支撑爪取出清理,清理方便,有效防止油污污染所述灶台架。而且整个煤气灶的所述旋气开关设于在所述灶台架的侧壁边缘设置的盖体的底部侧壁上,有效利用所述盖体防止所述油污流到旋气开关上,防止油污在所述旋气开关上积累,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防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灶台架,2、防油隔膜,3、燃烧灶头,3a、引流槽,3b、限位槽,4、第一防污机构,41、固定壳体,42、第一凸块,43、第二凸块,5、支撑机构,51、支撑爪,52、固定圆盘,53、第三凸块,6、第二防污机构,61、盖体,62、铰链,7、旋气开关,8、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防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防污清洁煤气灶,包括:灶台架1;防油隔膜2,所述防油隔膜2铺设于所述灶台架1上;燃烧灶头3,所述燃烧灶头3设于所述灶台架1上;第一防污机构4,所述第一防污机构4包括固定壳体41、第一凸块42及第二凸块43,所述第二凸块43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3上的限位槽3b内,所述第二凸块43设于所述固定壳体41的底端的内圈侧壁上,所述固定壳体41的顶端内圈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凸块42;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设于所述固定壳体41与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容纳空腔中;第二防污机构6,所述第二防污机构6包括盖体61和铰链62,所述盖体61通过所述铰链62转动连接于所述灶台架1的一侧边缘处;收纳盒8,所述收纳盒8设于所述灶台上靠近所述盖体61的一端侧壁;旋气开关7,所述旋气开关7设于所述收纳盒8的底部的所述灶台上。

为了有效防止油污从所述盖体61与所述灶台架1之间的缝隙中流入所述收纳盒8中,所述盖体61的顶面铺设有所述防油隔膜2,且所述防油隔膜2为软性疏油性材料制成,所述灶台架1和所述盖体61上铺设的所述防油隔膜2为同一隔膜。

为了便于在所述燃烧灶头3上产生的油污流入所述固定壳体41内积累起来,所述燃烧灶头3的上端呈圆台形结构,燃烧灶头3的下端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燃烧灶头3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引流槽3a,为了方便将所述第一防污机构4和所述支撑机构5固定连接,防止在炒菜过程中晃动,避免危险的发生,所述燃烧灶头3的下端设有所述限位槽3b,且所述引流槽3a与所述限位槽3b相通。

为了实现炒菜的过程中有效支撑炒菜锅,使所述燃烧灶头3与所述炒菜锅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产生火焰,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爪51、固定圆盘52及第三凸块53,所述第三凸块53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3上的所述限位槽3b内,所述第三凸块53设于所述固定圆盘52的内圈侧壁,所述固定圆盘52上设有所述支撑爪51,且所述固定圆盘52和所述支撑柱置于所述固定壳体41和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容纳空腔中。

为了实现所述固定圆盘52与所述固定壳体41之前卡合连接,不会产生晃动,所述固定圆盘52的外圈半径与所述固定壳体41的内腔半径相等,所述固定壳体41的内圈半径与所述燃烧灶头3的外圈半径相等。

为了实现有效的限位,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二凸块43、所述第三凸块53及所述限位槽3b均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第二凸块43、所述第三凸块53及所述限位槽3b的大小及数量相等。

为了实现有效的支撑,使炒菜时更加稳定,所述支撑爪51至少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支撑爪51呈正三角形设于所述固定圆盘52上。

为了防止油污在所述盖体61上积累,同时有效防止油污流入所述收纳盒8内,所述盖体61和所述收纳盒8均呈大小相等的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盖体61与所述收纳盒8之间紧密接触连接组成半圆柱形结构。

为了有效防止从所述盖体61上的油污滴落到所述旋气开关7上,所述盖体61的半径大于所述旋气开关7突出所述灶台架1的侧壁的高度,所述盖体61的两端侧壁上设有凹槽。

为了使整个所述灶台架1的平面保持平整,不产生缝隙积累油污的同时,更加美观,所述固定壳体41的顶面与所述灶台架1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的使用原理为:首先,将所述固定壳体41的内圈设置的所述第二凸块43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3上的所述限位槽3b内,所述固定壳体41卡合固定于所述灶台架1与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卡槽内,然后将所述固定圆盘52内圈的所述点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燃烧灶头3上的所述限位槽3b内,使所述固定圆盘52与所述支撑爪51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41与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容纳空腔中,即完成安装。使用时可将打火机放置于所述收纳盒8,取用时利用在所述盖体61的两端设置的凹槽打开所述盖体61,取出放置于所述收纳盒8中的打火机,旋动所述旋气开关7,利用打火机点着所述燃烧灶头3,将炒菜锅放置在所述支撑爪51上炒菜即可。清洗时,经所述支撑爪51和所述固定卡盘从所述固定壳体41中取出单独清理,然后将所述规定壳体取出单独清洗即可,清理方便。清理完成后放回去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污清洁煤气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污清洁煤气灶,所述灶台架1上所述燃烧灶头3上的所述限位槽3b内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二凸块43,所述第二凸块43设于所述固定壳体41的内圈侧壁上,实现了所述固定壳体41卡合连接于所述灶台架1与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卡槽内,然后在所述固定壳体41与所述燃烧灶头3之间的容纳空腔内放置所述固定圆盘52和所述支撑爪51,实现了所述支撑爪51与所述灶台架1之间有效固定连接,不会发生晃动,防止产生危险。而且炒菜时产生的油污会经过所述燃烧灶头3上设置的所述引流槽3a流进所述固定壳体41内的容纳空腔中收集起来,清理时将所述固定壳体41与所述支撑爪51取出清理,清理方便,有效防止油污污染所述灶台架1。而且整个煤气灶的所述旋气开关7设于在所述灶台架1的侧壁边缘设置的盖体61的底部侧壁上,有效利用所述盖体61防止所述油污流到旋气开关7上,防止油污在所述旋气开关7上积累,影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