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636发布日期:2019-09-11 22:2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多台换气装置的换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包括用于检测co2浓度的co2传感器的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一个房间中设置有多台换气装置的换气系统已为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的换气系统中,在对象空间即所述房间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内的co2浓度的co2检测部。所述换气系统构成为:基于由co2检测部检测到的co2浓度来控制所有换气装置的换气风量。而且,通过该控制,使得各台换气装置的换气风量被控制成相等的风量,从而将室内的co2浓度保持在基准值以下,并且谋求低功耗化(专利文献1的说明书中的0018段)。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使用室内机对通过了具有全热交换器的换气装置(外部空气处理专用机)后的空气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空气分配并供向分别设置有co2检测部的多个房间。该空调系统根据设置在各个房间内的co2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浓度中的最高浓度值来控制换气装置的风量,从而谋求低功耗化。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1247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116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房间中会出现co2浓度不均的情况,而在专利文献1的系统中由于co2检测部设置在房间内的一处,因而无法进行抑制co2浓度不均的控制。此外,在该专利文献1的系统中,虽然进行为了将co2浓度保持在基准值以下的运转,但此时是让所有的换气装置都进行运转,因此也无法充分地谋求低功耗化。

在专利文献2的系统中,存在多个房间,并没有进行抑制各个房间中的co2浓度不均的控制。此外,因为将使用换气装置和室内机进行处理之后的空气分配并供向各个房间,所以对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分配以前的换气装置会一直运转,还是无法充分地谋求低功耗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一个房间中设置有多台换气装置的系统中,若像专利文献2那样在一个房间中设置多个co2检测部,则作为在此情况下进行的控制能够想到根据co2浓度的平均值改变换气装置的运转台数。然而,若基于co2浓度的平均值控制运转台数,则运转台数随着co2的浓度变化而变化,因此运转台数会产生波动,而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启停。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一个房间中设置有多台换气装置的系统中,在进行基于co2浓度的控制时,能够实现充分的低功耗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运转台数波动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启停。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换气系统为前提,在该换气系统中,多台换气装置10设置在一个对象空间2中,各台换气装置10具有二氧化碳(co2)传感器13。

并且,该换气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系统具有控制装置5,该控制装置5对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进行控制,使得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所具有的所述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即,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检测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时,既可以求出所有检测值的最大值,然后对该最大值与基准值加以比较来进行判断,也可以将所有检测值与基准值加以比较来进行判断。

在第一方面中,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使得在运转过程中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中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即,使得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因此,例如在运转两台换气装置10时,若任一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即检测值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就增加运转台数,若所有传感器的检测值都低于基准值,就以此时的运转台数继续进行运转。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在进行增加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启动离co2浓度的检测值最大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换气装置10。

在第二方面中,在控制装置5进行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启动离co2的检测值最大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换气装置10。也就是说,在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时,启动离对象空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最近的换气装置10。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在进行增加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一台一台地增加,在进行减少该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

在该第三方面中,进行如下控制,即:在进行增加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台数一台一台地增加,与此相反,在进行减少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在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时,使设置在该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小风量。

在该第四方面中,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且运转台数稳定时,即使运转台数为一台,co2浓度也低于基准值,所以进行使风扇12的风量为最小风量的控制。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在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最多时,使设置在所有的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大风量。

在该第五方面中,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最多时,即使在该状态下也会有co2浓度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的情况,所以进行使设置在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为最大风量来增加排气风量,从而降低co2浓度的控制。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在所有的换气装置10停止的状态下启动任一台换气装置10时,最先启动具有在所有的co2传感器13中检测值为最大值的co2传感器13的换气装置10。

在该第六方面中,在换气系统的所有换气装置10停止的状态下,最先启动具有下述co2传感器13的换气装置10,该co2传感器13所检测到的co2浓度值在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中成为最大值。也就是说,在换气系统启动时,从对象空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换气。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构成为:基于在下述状态下的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平均值与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之差,对所述检测值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值来控制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其中,所述状态是将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设定为最多台数的状态。

在该第七方面中,基于修正后的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进行上述第一~第六方面的控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使得在运转过程中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中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即,使得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因此,例如在运转两台换气装置10时,若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就增加运转台数,若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就以此时的运转台数继续进行运转。因此,由于可以不将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增加到必要的运转台数以上,因而能够实现低功耗化,而且能够使运转台数实现稳定,从而还能够抑制由于控制波动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启停。进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能够抑制在对象空间2中产生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在co2浓度较高的区域中的人感到不适的问题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时,由所述控制装置5启动对象空间2中离co2浓度较高的区域近的换气装置10。由此而能够将对象空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中的co2排到室外,因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运转台数使co2浓度降低到比基准值更低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进行如下控制,即:在进行增加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一台一台地增加,与此相反,在进行减少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由此而能够做到:在增加运转台数时,抑制台数增加到必要的运转台数以上,在减少运转台数时,通过使运转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与一台一台地反复减少运转台数的情况相比,能迅速地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且运转台数稳定时,即便运转台数为一台,co2浓度也低于基准值,所以进行使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小风量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低功耗化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当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最多时,因为即便在该状态下,也处于co2浓度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的状态,所以进行使设置在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大风量来增加排气风量的控制,从而提高对象空间2的舒适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当换气系统启动时,从对象空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换气,所以与最先启动co2浓度较低的区域中的换气装置10的情况相比,使得仅启动一台换气装置10就使所有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的可能性提高。因此,能够在系统启动时进行效率良好的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由于基于修正后的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来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所以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系统的结构和第一运转状态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换气系统的第二运转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换气系统的第三运转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换气系统的目标运转台数和设定风量的控制基准的表。

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co2浓度的阈值的变化情况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所述换气系统1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该换气系统1中,在对象空间即一个房间2中设置有多台(在图1中为四台)换气装置10。换气装置10在壳体11内收纳有承载了吸附材料的两个热交换器(吸附热交换器),在该壳体11内还收纳有制冷剂回路,在该制冷剂回路中连接有所述吸附热交换器,但未图示。

制冷剂回路构成为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可逆,并在第一制冷循环与第二制冷循环之间交替地切换,在第一制冷循环中,一个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而另一个吸附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在第二制冷循环中,所述一个吸附热交换器成为冷凝器而所述另一个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

在壳体11内形成有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中设置有风扇12。各个壳体11与导管3连接,所述空气通路构成为取入室外空气oa作为供给空气sa导入到室内,并且取入室内空气ra作为排出空气ea向室外排出。空气通路构成为:能够使空气流动方式在除湿运转下的空气流动方式与加湿运转下的空气流动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在该除湿运转下,供向房间2的室内的空气sa始终通过蒸发器,在该加湿运转下,供向房间2的室内的空气sa始终通过冷凝器。

而且,在进行除湿运转的过程中,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每隔规定时间(例如每隔3分钟)反转,伴随于此,空气通路也被切换成从室外导入到室内的空气sa始终通过下述吸附热交换器,该吸附热交换器是: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交替切换的吸附热交换器中,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此外,在进行加湿运转的过程中,伴随着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反转,空气通路也被切换成从室外导入到室内的空气sa始终通过下述吸附热交换器,该吸附热交换器是: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交替切换的吸附热交换器中,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

在各台换气装置10中的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路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中的co2浓度的co2传感器13。

该换气系统1包括控制各台换气装置10的动作的控制器(控制装置)5。该控制器对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进行控制,使得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的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都低于基准值。也就是说,所述控制器5进行如下控制,即:若换气装置10中的任一台换气装置10的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超过基准值,就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来降低co2浓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气系统1中,通过进行上述控制,从而保证由各台换气装置10检测到的co2浓度的最大值不会超过基准值。

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在co2浓度的最大值大于基准值而进行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启动离此时co2的检测值达到最大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换气装置。

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在co2浓度的最大值大于基准值而进行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一台一台地增加,另一方面,在co2浓度的最大值小于基准值而进行减少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当换气装置10的总台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使台数减半,当换气装置的总台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使台数大致减半(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进位)。

进而,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时,使设置在该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小风量。此外,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最多时,使设置在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都成为最大风量。

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在该换气系统1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停止运转的状态下启动任一台换气装置10时,最先启动具有在所有的co2传感器13中检测值成为最大值的co2传感器13的换气装置10。也就是说,在换气系统1启动时,从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换气。

-控制的具体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5构成为根据图4、图5中的表进行具体的控制。

<运转台数控制>

根据图4所示的co2浓度的阈值进行运转台数控制。具体而言,每隔一定时间(例如每隔15分钟)对各个co2传感器13的co2浓度和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进行判断(初次接通电源后的30分钟为预热期间,因此不对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进行判断)后,按照图4的目标运转台数栏中所记载的条件来控制台数。需要说明的是,co2浓度是由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换气装置10的co2传感器13检测的,将所检测到的co2浓度的最大值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

例如,在换气装置10的co2浓度的最大值小于基准值(基础浓度)即1000ppm、且为725ppm以上时,目标运转台数保持此时的运转台数不变。此外,在co2浓度的最大值为1000ppm以上且小于1200ppm时,目标运转台数为此时的运转台数+1台(所增加的一台换气装置10被规定为离co2浓度达到最大值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换气装置)。在co2浓度的最大值为1200ppm以上时,目标运转台数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台数控制(co2联动控制)的换气装置10的总台数。

在co2浓度的最大值为500ppm以上且小于725ppm时,使目标运转台数减少到此时的运转台数×0.5。此时,如果计算结果出现小数,就将小数点以后的数字进位后所得到的数字设为目标台数,从而使运转台数减少到大致一半。在co2浓度的最大值小于500ppm时,将目标运转台数设为一台。

在换气系统1中的所有的换气装置10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欲启动任一台换气装置10时,最先启动具有下述co2传感器13的换气装置10,该co2传感器13所检测到的co2浓度值在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中为最大值。换句话说,在换气系统1启动时,从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换气。

<风量控制>

在设置有换气系统1的现场,对于将有无进行风量恒定设定设为“有”的换气装置10进行与co2浓度相应的风量控制,对于将有无进行风量恒定设定设为“无”的换气装置10不进行风量控制。下面,对被进行风量控制的换气装置10的控制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风量控制中,在co2浓度的最大值为500ppm以上且小于1300ppm时,使用在各台换气装置10的现场设定中设定好的风量。此外,在co2浓度的最大值小于500ppm、并且运转台数为一台时,将设定风量设为由l抽头(tap)规定的最小风量,在co2浓度的最大值为1300ppm以上、并且所有的换气装置都在进行运转时,针对所有的换气装置,将设定风量设为由h抽头规定的最大风量。

<co2浓度的基准值(基础浓度)>

如图5所示,co2浓度的基准值能够从1000ppm进行改变。

在图5中,若将设定开关的设定位置设为“01”,则成为co2浓度的基准值保持1000ppm不变的“无变化”状态,若将设定位置变为“02”~“07”,则在基准值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图5的表中所记载的各个值。在该情况下,图4的表中的co2浓度的阈值也改变相等的值。

-运转动作-

接着,对该换气系统1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使得在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换气装置10中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都低于基准值,即,使得在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例如在图1中,若在运转一台换气装置10时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超过基准值,就增加运转台数,其后,若所有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就以此时的运转台数继续进行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在房间2内存在有人的空间和无人的空间,因而在房间2内,co2浓度存在偏差。因此,在图1中,启动与房间2内有人且co2浓度较高的空间对应的换气装置10,主要排出该空间的co2。

图2示出进行从图1的状态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的情况。在该图2中,作为一例,启动位于离图1中已启动的换气装置10较远的位置处的换气装置10,此时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依然大于基准值。因此,在图3中,再启动另一台换气装置10,此时,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小于基准值。达到该状态后,不再增加运转台数,而保持此时的运转台数继续进行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启动了位于离co2浓度较高的区域较远的位置处的换气装置10,co2浓度的检测值的最大值未落入基准值的范围内。因此,在进行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作为考虑到co2浓度偏差的控制,优选启动位于离co2的检测值最大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位置处的换气装置10。也就是说,在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时,启动离在对象空间即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最近的换气装置10。这样一来,能够将co2浓度较高的区域的co2作为主要排出对象而排出到室外,所以有时能够以更少的运转台数使co2浓度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

在进行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一台一台地增加台数并确认各台换气装置10的co2浓度,与此相反,在进行减少换气装置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运转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并确认各台换气装置10的co2浓度。

另一方面,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且运转台数稳定不变时,即使运转台数为一台,co2浓度也低于基准值,所以进行使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小风量的控制。与此相反,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最多时,即使在该状态下也存在co2浓度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的情况,所以进行使设置在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大风量来增加排气风量的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换气系统1启动时规定了最先启动的换气装置10,以保证从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换气,所以与启动co2浓度较低的区域的换气装置10的情况相比,使得仅启动一台换气装置10就使所有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的可能性提高。因此,能够在系统启动时进行效率良好的控制。

在使用co2传感器13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想到co2传感器13本身的检测值产生偏差的情况。因此,优选对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偏差进行修正。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能够认为在房间2中没有人时(关闭遥控器后),在让所有换气装置10的风扇12运转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后,计算co2浓度的平均值。然后,以计算出的co2浓度的平均值为基准,求出该平均值与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之差作为误差(修正值),用该修正值来修正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这样一来,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使得在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换气装置10中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即,使得各个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因此,例如在运转两台换气装置10时,若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超过基准值,就增加运转台数,若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最大值低于基准值,就以此时的运转台数继续进行运转。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不将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增加到必要的运转台数以上,所以能够实现低功耗化,而且能够使运转台数稳定,所以还能够抑制由于所控制的运转台数的波动而产生不必要的启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时,由控制器5启动位于对象空间即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附近的换气装置。由此而能够将对象空间即房间2中co2浓度较高的区域中的co2作为主要排出对象排到室外,因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运转台数使co2浓度降低到比基准值更低的值。

根据本实施方式,进行如下控制,即:在进行增加所述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一台一台地增加,与此相反,在进行减少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使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由此而能够做到:在增加运转台数时,抑制台数增加到必要的运转台数以上,在减少运转台数时,通过使运转台数减半(或大致减半),与一台一台地反复减少运转台数的情况相比,能迅速地进行控制。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一台且运转台数稳定时,即便运转台数为一台,co2浓度也低于基准值,所以进行使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小风量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低功耗化的效果。此外,在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为最多时,即便在该状态下,co2浓度的最大值也超过基准值,所以进行使设置在所有换气装置10中的风扇12的风量成为最大风量来增加排气风量的控制,从而提高对象空间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具有co2浓度的检测值最高的co2传感器13的换气装置设为在系统启动时最先运转的换气装置10,从而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启动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在房间2中出现co2浓度较高的区域,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在co2浓度较高的区域中的人感到不适的问题发生。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增加或减少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的控制时,能够抑制运转台数产生波动,所以也能够抑制换气装置10进行不必要的启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值来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多台换气装置10。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换气装置10设定为具有连接在制冷剂回路中的两个吸附热交换器的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说明,不过换气装置1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改变为具有全热交换器的其他结构等。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设置在一个房间2中的换气装置10的台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根据co2浓度的最大值增加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时,启动了离co2浓度最大的换气装置10最近的换气装置10,但并非一定要局限于该控制,也可以启动其他换气装置10。

增加运转台数时或减少运转台数时的控制也可以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当运转台数最少或最多时对风扇的控制也可以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

在系统启动时,也可以不是一定要最先使co2浓度达到最大值的换气装置10运转。例如,也可以进行让之前的总运转时间最短的换气装置10最先启动等的其他控制。

总而言之,本公开的换气系统1只要具备下述控制装置5即可,其他的结构则可以适当地加以改变,该控制装置5控制换气装置10的运转台数,使得在处于运转过程中的所有换气装置10的co2传感器13的检测值低于基准值,即低于co2浓度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对本公开、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的意图。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于由多台换气装置构成的换气系统很有用,该换气装置包括用于检测co2浓度的co2传感器。

-符号说明-

1换气系统

2房间(对象空间)

5控制器(控制装置)

10换气装置

12风扇

13co2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