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49761发布日期:2018-06-22 11:2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室内的空气质量。室内空气的整体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身心健康。通常的,室内空气在密封的情况下会逐渐下降。例如,在室内密封条件下使用空调时,当门窗的封闭时间稍长时,室内的负离子数目下降得很多。常常在50个/立方米以下,而室内的菌落总数则可以到达几千个或上万个每立方米,这无疑使得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很容易感染疾病。为了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目前已有较多的空气净化器被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以尽可能地对空气进行净化,保障人们的健康生活。然而,现有的一些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不尽如人意,且经净化后不达标的气体同样被当做新鲜的空气排出,这无疑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一箱体,其中,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一进气箱,在所述箱体靠近所述进气箱的一侧相对设有一电集尘组件,所述电集尘组件包括正电集尘板以及负电集尘板,在所述正电集尘板以及所述负电集尘板之间设有第一净化板以及第二净化板,在所述电集尘组件的一端设有一检测箱,在所述检测箱内设有一用于检测空气中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器,在所述检测器的一端连接有一主管道,在所述主管道上设有一主控阀门,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一副管道以及第二副管道,在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气箱以及第二出气箱连通,所述主管道还与一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设于所述电集尘组件的入口处,在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所述主控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电性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时,通过第一净化板以及第二净化板分别对空气中的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进行清除,然后通入到检测箱中,若检测到此时空气中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的含量均超标时,则对应控制空气进入到循环管道中再次进行净化;当检测到空气中第一污染物超标,而第二污染物未超标时,则控制空气进入到第一副管道中以对第一污染物进行再次清除;当检测到空气中第一污染物未超标,而第二污染物超标时,则控制空气进入到第二副管道中以对第二污染物进行再次清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地清除,防止经净化后不符合净化标准的空气排放出去,提高了整体空气质量,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在所述进气箱内依次设有进气风扇、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第一污染物为粉尘,所述第二污染物为VOC气体,所述第一净化板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所述粉尘,所述第二净化板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所述VOC气体。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在所述电集尘组件的一端设有一气体检测箱,在所述气体检测箱内设有所述检测器,在所述检测器内设有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空气中的VOC气体含量。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在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一出气箱,在所述出气箱内设有一空气加湿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第一副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出气箱相通,在所述第一出气箱内设有所述第一净化板,所述第二副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出气箱相通,在所述第二出气箱内设有所述第二净化板。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在所述第一净化板上设有活性炭净化层,在所述第二净化板上设有空气净化抗菌胶层。所述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空气净化抗菌胶层内的空气净化抗菌胶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25份、丙二醇3~8份、乳化剂12~20份、硝酸银5~8份、碳酸钙2~3份、苍术油20~25份、柠檬油8~12份、氨水2~2.5份。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需净化的空气通过进气箱进入到一电集尘组件中,经设于所述电集尘组件中的第一净化板以及第二净化板净化后通入到一检测箱内;通过设于所述检测箱内的检测器,检测空气中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的浓度,主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一污染物以及所述第二污染物的浓度是否超出各自对应的上限值;当主控制器判断到所述第一污染物以及所述第二污染物的浓度均超出各自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设于主管道上的主控阀门关闭,以将空气导入到循环管道内以精进行再次净化;当主控制器判断到所述第一污染物的浓度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且所述第二污染物的浓度未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主控阀门开启,设于所述第二副管道上的第二阀门关闭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副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开启,以将空气导入到第一出气箱中对第一污染物进行再次净化;当主控制器判断到所述第二污染物的浓度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且所述第一污染物的浓度未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所述主控阀门开启,设于所述第一副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关闭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副管道上的第二阀门开启,以将空气导入到第二出气箱中对第二污染物进行再次净化。所述空气净化方法,其中,所述主控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二阀门均为自动电控阀门。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进气箱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气体检测箱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出气箱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第一出气箱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第二出气箱的结构放大图。主要符号说明:箱体10第二净化板132进气箱11检测器141净化板组件13循环管道142气体检测箱14主控制器143主管道15主控阀门150第一副管道16出气箱151第二副管道17第一阀门160进气风扇111第一出气箱161第一过滤网112第二阀门170第二过滤网113第二出气箱171正电集尘板121第一检测单元1411负电集尘板122第二检测单元1412第一净化板131空气加湿器15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现有的一些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不尽如人意,且经净化后不达标的气体同样被当做新鲜的空气排出,这无疑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请参阅图1至图6,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一箱体10,其中,在该箱体10的左侧设有一进气箱11,在箱体10靠近进气箱11的一侧相对设有一电集尘组件。对上述的进气箱11而言,在该进气箱11内依次设有进气风扇111、第一过滤网112以及第二过滤网113。其中,第二过滤网113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112的孔径。当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需首先开动该进气风扇111进行转动,以在箱体10内形成一负压,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箱体10内进行净化作业。此外,设置该第一过滤网112以及第二过滤网113主要是为了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初步净化,以提高整体净化效果。对上述的电集尘组件而言,该电集尘组件包括正电集尘板121以及负电集尘板122,该正电集尘板121与负电集尘板122为水平设置,且二者之间为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该正电集尘板121与负电集尘板122之间存在一电压差,该电压差可使得空气中的粉尘带电,进而将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在集尘板上,以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此外,在正电集尘板121以及负电集尘板122之间设有第一净化板131以及第二净化板132,该第一净化板131以及第二净化板132组成一净化板组件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净化板131以及第二净化板132与上述的正电集尘板121以及负电集尘板122为相互垂直设置。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进气箱11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净化板131以及第二净化板132进行第一道、第二道净化程序,以分别将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除去。其中,其一污染物为粉尘,第二污染物为VOC气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净化板131上设有活性炭净化层,在第二净化板132上设有空气净化抗菌胶层。其中该空气净化抗菌胶层内包含有空气净化抗菌胶。该空气净化抗菌胶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25份、丙二醇3~8份、乳化剂12~20份、硝酸银5~8份、碳酸钙2~3份、苍术油20~25份、柠檬油8~12份、氨水2~2.5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丙二醇7份、乳化剂20份、硝酸银8份、碳酸钙2份、苍术油24份、柠檬油12份、氨水2份。该配比的空气净化抗菌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大部分VOC气体,减轻VOC气体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为该空气净化抗菌胶的其中一种配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改变其相应配比,以期实现更好的抗菌效果。此外,在电集尘组件的右端设有一气体检测箱14。对该气体检测箱14而言,在该气体检测箱14内设有一用于检测空气中粉尘以及VOC气体浓度的检测器141。具体的,在该检测器141内设有第一检测单元1411以及第二检测单元1412,其中该第一检测单元1411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第二检测单元1412用于检测空气中的VOC气体含量。该检测器141在检测到空气中粉尘浓度以及VOC气体含量之后,将所检测到的相关值发送至主控制器143。与此同时,在检测箱14的右端连接有一主管道15,在该主管道15上设有一主控阀门150。在主管道15的右端还连接有第一副管道16以及第二副管道17,在第一副管道16以及第二副管道17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60以及第二阀门170。第一副管道16以及第二副管道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气箱161以及第二出气箱171连通。在第一出气箱161内设有第一净化板131,在第二出气箱171内设有第二净化板132。可以理解的,设于第一出气箱161内的第一净化板131主要是为了对未除尽的粉尘进行再次吸附清除,设于第二出气箱171内的第二净化板132主要是为了对未除尽的VOC气体进行再次吸附清除,以提高整体净化质量。在主管道15的右端连接有一出气箱151,在出气箱151内设有一空气加湿器1511。可以理解的,设置该空气加湿器1511主要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整体湿度,防止室内空气太过于干燥而引起的不适。此外,主管道15的一端与循环管道142连接,循环管道142的一端设于电集尘组件的入口处。在箱体10内还设有主控制器143,主控制器143与检测器141、主控阀门150、第一阀门160以及第二阀门170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该主控制器143可以接收检测器141所检测到的相关数值,并对应控制主控阀门150、第一阀门160以及第二阀门170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对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其中,上述的主控阀门150、第一阀门160以及第二阀门170均为自动电控阀门。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在实际应用中,其具体应用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将需净化的空气通过进气箱11进入到一电集尘组件中,该电集尘组件中的正电集尘板121与负电集尘板122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初步吸附清除,然后经设于电集尘组件中的第一净化板131以及第二净化板132净化后通入到一检测箱14内。在进行初步净化之后,通过设于检测箱14内的检测器141,检测空气中第一污染物(粉尘)以及第二污染物(VOC气体)的浓度,将所检测到的相关数值发送至主控制器143,该主控制器143判断空气中粉尘以及VOC气体的浓度是否超出各自对应的上限值。具体的,当主控制器143判断到空气中粉尘以及VOC气体的浓度均超出各自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设于主管道15上的主控阀门150关闭,此时空气将被导入到循环管道142内进而进入到净化板组件13中以进行再次净化;当主控制器143判断到空气中粉尘的浓度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且VOC气体的浓度未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主控阀门150开启,同时控制设于第二副管道17上的第二阀门170关闭以及设于第一副管道16上的第一阀门160开启,以将空气导入到第一出气箱161中以对空气中残留的粉尘进行再次净化;当主控制器143判断到VOC气体的浓度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且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未超出其对应的上限值,则控制主控阀门150开启,同时控制设于第一副管道16上的第一阀门160关闭以及设于第二副管道17上的第二阀门170开启,以将空气导入到第二出气箱171中以对空气中残留的VOC气体进行再次净化。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时,通过第一净化板以及第二净化板分别对空气中的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进行清除,然后通入到检测箱中,若检测到此时空气中第一污染物以及第二污染物的含量均超标时,则对应控制空气进入到循环管道中再次进行净化;当检测到空气中第一污染物超标,而第二污染物未超标时,则控制空气进入到第一副管道中以对第一污染物进行再次清除;当检测到空气中第一污染物未超标,而第二污染物超标时,则控制空气进入到第二副管道中以对第二污染物进行再次清除。本发明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地清除,防止经净化后不符合净化标准的空气排放出去,提高了整体空气质量,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