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6455发布日期:2018-07-24 23:4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及其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大冷量变频商用水冷冷风机组市场已经大量出现,从负荷控制来讲,大多数的控制方案都比较简单,正对单个控制目标来做的,这样的话从机组设计制造方向来讲确实能省很多功夫,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就是用户体验、控制灵敏度来讲并不是特别好。

比如当前很多机组采用的送风温度偏差控制,直接针对送风温度目标来控制,这种控制模式当然可以使用,其模式简单,直接控制输出负荷,但是问题在于空气不同于水这种单相体,存在湿度和干度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同时决定焓值及负荷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及其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和装置,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可以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

获取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

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当前出风干球温度确定出风温差;

根据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确定温湿度差;

根据当前出风湿球温度以及预定时间间隔前的出风湿球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

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温湿度差是否小于预定温度;

在温湿度差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包括:

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

若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则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还包括:

若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一预定值,则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其中第二预定值小于第一预定值;

若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则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若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二预定值,则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还包括:

在温湿度差不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包括:

判断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

若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则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还包括:

若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三预定值,则判断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其中第四预定值小于第三预定值;

若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则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若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四预定值,则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加当前机组负荷包括:

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变化量;

将当前机组负荷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低当前机组负荷包括:

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变化量;

将当前机组负荷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高负荷;

若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高负荷,则保持现有负荷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低负荷;

若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低负荷,则保持最低负荷运行预定时间后,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其中第五预定值小于第二预定值;

若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则将机组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负荷控制装置,包括:

送风温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

当前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

负荷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包括:

出风温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和当前出风干球温度确定出风温差;

温湿度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出风干球温度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确定温湿度差;

温度变化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出风湿球温度以及预定时间间隔前的出风湿球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

负荷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单元包括:

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温湿度差是否小于预定温度;

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在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判定温湿度差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子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

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子单元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其中第二预定值小于第一预定值;

第二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变化量;将当前机组负荷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变化量;将当前机组负荷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在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判定温湿度差不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子单元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

第四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三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子单元还包括: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在第三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其中第四预定值小于第三预定值;

第五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四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第六负荷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四判断子模块判定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还包括:

最高负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高负荷;

负荷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最高负荷判断单元判定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高负荷的情况下,保持现有负荷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还包括:

最低负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低负荷;

负荷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最低负荷判断单元判定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低负荷的情况下,保持最低负荷运行;

关机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在机组保持最低负荷运行预定时间后,判断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是否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其中第五预定值小于第二预定值;

关机单元,用于在关机条件判断单元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机组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负荷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负荷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空调负荷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可以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良性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干球温度和出风湿球温度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与传统控制方式对送风温度的调节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单元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子单元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子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用户设定、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Tm。

步骤2,获取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

步骤3,根据目标送风温度Tm、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当前机组负荷指的是当前压缩机负荷输出、即当前压缩机频率。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通过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综合考量,将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纳入机组负荷调节条件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负荷输出,从而提高了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中的稳定性,将空气中的湿度、干度控制在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下,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干球温度和出风湿球温度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1实施例中的步骤3可以包括:

步骤31,根据目标送风温度Tm和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确定出风温差ΔT1=T-Tm。

步骤32,根据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确定温湿度差ΔT2=T-Ts。

步骤33,根据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以及预定时间间隔Δt前的出风湿球温度Ts(t-Δt)确定温度变化率ΔT3=Tst-Ts(t-Δ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可以为10s。

步骤34,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具体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良性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优化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机组负荷输出可以更精确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图3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34可以包括:

步骤34a,判断温湿度差是否小于预定温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温度为20℃。

步骤34b,在温湿度差ΔT2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例如:在温湿度差ΔT2处于0≤ΔT2<20℃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步骤34c,在温湿度差ΔT2不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例如:在温湿度差ΔT2≥20℃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为不同的温湿度差,设置不同的当前机组负荷调整策略,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步骤34b和步34c进行进一步介绍。

图3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图3a实施例中的步骤34b可以包括:

步骤34b1,以第一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ΔT1+ΔT2+ΔT3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若ΔT1+ΔT2+ΔT3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b2;否则,若ΔT1+ΔT2+ΔT3小于第一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b3。

步骤34b2,增加当前机组负荷F。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b2可以包括:

步骤34b21,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

步骤34b22,将当前机组负荷F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增加量,每次增加一定的负荷增加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步骤34b3,以第一预定周期判断ΔT1+ΔT2+ΔT3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其中第二预定值小于第一预定值;若ΔT1+ΔT2+ΔT3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b4;否则,若ΔT1+ΔT2+ΔT3小于第二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b5。

步骤34b4,保持当前机组负荷F不变。

步骤34b5,降低当前机组负荷F。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b5可以包括:

步骤34b51,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

步骤34b52,将当前机组负荷F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降低量,每次降低一定的负荷降低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b21或步骤34b51可以包括:根据公式ΔF=|ΔT1*α+ΔT2*β+ΔT2*γ|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其中,α为温差修正系数,β为温度变化率修正系数,γ为温湿度差修正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3b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周期为15s,所述第二预定值为-1℃,所述第一预定值为2℃。

即,每15s监测到ΔT1+ΔT2+ΔT3≥2℃时,机组负荷F增加ΔF,即F=F+ΔF。

每15s监测到-1≤ΔT1+ΔT2+ΔT3≤2℃时,机组负荷F不变。

每15s监测到ΔT1+ΔT2+ΔT3≤-1℃时,机组负荷F降低ΔF,即F=F-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温湿度差ΔT2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将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与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增加或减小机组负荷,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图3c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的示意图。如图3c所示,图3a实施例中的步骤34c可以包括:

步骤34c1,以第二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ΔT1+ΔT3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若ΔT1+ΔT3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c2;否则,若ΔT1+ΔT3小于第三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c3。

步骤34c2,增加当前机组负荷F。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c2可以包括:

步骤34c21,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

步骤34c22,将当前机组负荷F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增加量,每次增加一定的负荷增加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步骤34c3,以第二预定周期判断ΔT1+ΔT3是否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其中第四预定值小于第三预定值;若ΔT1+ΔT3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c4;否则,若ΔT1+ΔT3小于第四预定值,则执行步骤34c5。

步骤34c4,保持当前机组负荷F不变。

步骤34c5,降低当前机组负荷F。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c5可以包括:

步骤34c51,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

步骤34c52,将当前机组负荷F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降低量,每次降低一定的负荷降低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4c21或步骤34c51可以包括:根据公式ΔF=|ΔT1*α+ΔT2*β+ΔT2*γ|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其中,α为温差修正系数,β为温度变化率修正系数,γ为温湿度差修正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3c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定周期为10s,所述第四预定值为-2℃,所述第三预定值为2℃。

即,每10s监测到ΔT1+ΔT3≥2℃时,机组负荷F增加ΔF,即F=F+ΔF。

每10s监测到-2≤ΔT1+ΔT3≤2℃时,机组负荷F不变。

每10s监测到ΔT1+ΔT3≤-2℃时,机组负荷F降低ΔF,即F=F-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温湿度差ΔT2大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将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与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增加或减小机组负荷,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风温度不能直观反应用户需求的技术上问题,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可以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低误差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

图4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时序图。如图4所示,机组上电完成初始化过程后开机,压缩机则打上初始负荷运行3min后根据实际工况调节,逐步调至100%负荷。

具体而言,图4所示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阶段,机组开启

机组上电,进行初始化过程中,控制压缩机工作到最大负荷,然后关闭。

第二阶段,机组开机

将压缩机调节至初始负荷开启,运行2分钟。

第三阶段,机组运行阶段(0~100%负荷阶段)

在第三阶段,本发明可以按照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图3c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对机组负荷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三阶段,所述空调负荷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高负荷;若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高负荷,则保持现有负荷运行。

由此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保证当前机组负荷超过最高负荷,并在达到最高负荷后保持最高负荷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三阶段,所述空调负荷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低负荷;若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低负荷,则保持最低负荷运行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后,判断ΔT1+ΔT2+ΔT3是否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其中第五预定值小于第二预定值;若ΔT1+ΔT2+ΔT3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则将机组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预定值可以为-2℃。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保证当前机组负荷不低于最低负荷,并在机组达到最低负荷预定时间后、在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即空调出风温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及时将机组关闭。

图5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方法与传统控制方式对送风温度(即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的调节效果对比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调节效果比传统方式平稳的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精确处理负荷需求,能够避免负荷输出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从而精确地控制送风温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大型变频冷风机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实时调整压缩机负荷输出以此来控制机组的运行状态平稳运行。

图6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负荷控制装置可以包括送风温度接收模块1、当前温度获取模块2和负荷调整模块3,其中:

送风温度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送风温度Tm。

当前温度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

负荷调整模块3,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Tm、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负荷控制装置,通过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综合考量,将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纳入机组负荷调节条件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负荷输出,从而提高了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中的稳定性,将空气中的湿度、干度控制在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下,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6实施例的负荷调整模块3可以包括出风温差确定单元31、温湿度差确定单元32、温度变化率确定单元33和负荷调整单元34,其中:

出风温差确定单元31,用于根据目标送风温度Tm和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确定出风温差ΔT1=T-Tm。

温湿度差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当前出风干球温度T和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确定温湿度差ΔT2=T-Ts。

温度变化率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当前出风湿球温度Ts以及预定时间间隔Δt前的出风湿球温度Ts(t-Δt)确定温度变化率ΔT3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温度变化率确定单元3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公式ΔT3=Tst-Ts(t-Δt)确定温度变化率ΔT3。

负荷调整单元34,用于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具体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良性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优化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机组负荷输出可以更精确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图8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负荷调整单元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图7实施例的负荷调整单元34可以包括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34a、第一调整子单元34b和第二调整子单元34c,其中:

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34a,用于判断温湿度差是否小于预定温度。

第一调整子单元34b,用于在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34a判定温湿度差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第二调整子单元34c,用于在温湿度差判断子单元34a判定温湿度差不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和温度变化率调整当前机组负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为不同的温湿度差,设置不同的当前机组负荷调整策略,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第一调整子单元34b和第二调整子单元34c进行进一步介绍。

图8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子单元的示意图。如图8b所示,图8a实施例的第一调整子单元34b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34b1和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34b2,其中:

第一判断子模块34b1,用于以第一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

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34b2,用于在第一判断子模块34b1判定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34b2可以用于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将当前机组负荷F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增加量,每次增加一定的负荷增加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负荷调整单元34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子模块34b3、第二负荷调整子模块34b4和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34b5,其中:

第二判断子模块34b3,用于在第一判断子模块34b1判定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以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其中第二预定值小于第一预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周期为15s,所述第二预定值为-1℃,所述第一预定值为2℃。

第二负荷调整子模块34b4,用于在第二判断子模块34b3判定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34b5,用于在第二判断子模块34b3判定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小于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将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与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增加或减小机组负荷,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34b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将当前机组负荷F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温湿度差ΔT2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降低量,每次降低一定的负荷降低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荷调整子模块34b2或第三负荷调整子模块34b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公式ΔF=|ΔT1*α+ΔT2*β+ΔT2*γ|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其中,α为温差修正系数,β为温度变化率修正系数,γ为温湿度差修正系数。

图8c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子单元的示意图。如图8c所示,图8a实施例的第二调整子单元34c可以包括第三判断子模块34c1和第四负荷调整子模块34c2,其中:

第三判断子模块34c1,用于以第二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

第四负荷调整子模块34c2,用于在第三判断子模块34c1判定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大于等于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增加当前机组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四负荷调整子模块34c2可以用于根据出风温差ΔT1、温湿度差ΔT2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将当前机组负荷F增加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增加量,每次增加一定的负荷增加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负荷调整单元34还可以包括第四判断子模块34c3、第五负荷调整子模块34c4和第六负荷调整子模块34c5,其中:

第四判断子模块34c3,用于在第三判断子模块34c1判定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小于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以第二预定周期判断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是否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其中第四预定值小于第三预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定周期为10s,所述第四预定值为-2℃,所述第三预定值为2℃。

第五负荷调整子模块34c4,用于在第四判断子模块34c3判定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大于等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保持当前机组负荷不变。

第六负荷调整子模块34c5,用于在第四判断子模块34c3判定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之和小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降低当前机组负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温湿度差ΔT2大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将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与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增加或减小机组负荷,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六负荷调整子模块34c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出风温差ΔT1和温度变化率ΔT3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将当前机组负荷F降低所述负荷变化量ΔF。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温湿度差ΔT2大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确定负荷降低量,每次降低一定的负荷降低量,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负荷调整子模块34c2或第六负荷调整子模块34c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公式ΔF=|ΔT1*α+ΔT2*β+ΔT2*γ|确定负荷变化量ΔF,其中,α为温差修正系数,β为温度变化率修正系数,γ为温湿度差修正系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风温度不能直观反应用户需求的技术上问题,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可以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低误差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负荷调整模块的示意图。与图7实施例相比,在图9实施例中,图6实施例的负荷调整模块还可以包括最高负荷判断单元35:

最高负荷判断单元35,用于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高负荷;

负荷调整单元34还用于在最高负荷判断单元35判定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高负荷的情况下,保持现有负荷运行。

由此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保证当前机组负荷超过最高负荷,并在达到最高负荷后保持最高负荷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负荷调整模块还可以包括最低负荷判断单元36、关机条件判断单元37和关机单元38,其中:

最低负荷判断单元36,用于判断当前机组负荷是否达到最低负荷。

负荷调整单元34还用于在最低负荷判断单元36判定当前机组负荷达到最低负荷的情况下,保持最低负荷运行。

关机条件判断单元37,用于机组保持最低负荷运行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后,判断ΔT1+ΔT2+ΔT3是否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其中第五预定值小于第四预定值。

关机单元38,用于在关机条件判断单元37判定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ΔT1+ΔT2+ΔT3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机组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预定值可以为-2℃。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保证当前机组负荷不低于最低负荷,并在机组达到最低负荷预定时间后、在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之和小于等于第五预定值,即空调出风温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及时将机组关闭。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调节效果比传统方式平稳的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精确处理负荷需求,能够避免负荷输出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从而精确地控制送风温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大型变频冷风机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实时调整压缩机负荷输出以此来控制机组的运行状态平稳运行。

图10为本发明空调负荷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空调负荷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上并可在处理器1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负荷控制装置,通过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综合考量,将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纳入机组负荷调节条件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负荷输出,从而提高了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中的稳定性,将空气中的湿度、干度控制在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下,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负荷控制装置。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具体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良性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优化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机组负荷输出可以更精确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空调负荷控制方法。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采用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复合偏差控制,具体可以根据出风温差、温湿度差和温度变化率对当前机组负荷进行调整,精确地确定送风温度与实际输出负荷的关系,使用户需求与实际机组负荷处于一个良性对应的关系,从而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优化了空气质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机组负荷输出可以更精确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上面所描述的空调负荷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