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0828发布日期:2018-06-12 19:49阅读:1533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强大,人们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因此也更加注重饮食养身方面的问题,经常会煲各种营养滋补汤,煲汤的精髓在于“煲”,即文火慢炖,因此用户常常使用燃气灶文火慢炖待烹饪食材。

但现有技术中,因燃气灶被调节至小火状态进行文火慢炖时,抗风能力差,容易中途熄火,而在长时间煲汤过程中,用户不可能一直在旁边照看,导致持续加热时一旦燃气灶熄火将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不能持续有效的满足用户文火慢炖的需求,给用户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及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文火慢炖时,因小火抗风性差导致容易中途熄火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包括:档位检测模块、火力控制模块、电加热模块、燃气通断控制模块和燃气灶炉头;

所述档位检测模块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火力控制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档位信息;

所述火力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加热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功率控制信号,所述火力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燃气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生成用于控制燃气关断的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电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燃气灶炉头内的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

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动作进行导通或关断燃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档位检测模块包括:电位器;

所述电位器设置于所述火力调节旋钮上,用于在所述火力调节旋钮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输出不同的电压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双向可控硅和电加热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进而控制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出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光耦隔离器;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光耦隔离器的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T2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T2极还与所述电加热管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T1极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T2极连接,所述电加热管的第二供电端与交流电源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继电器;

所述火力控制模块还用于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管接通与断开的通断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三极管根据所述通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接通或切断所述电加热管与电源的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磁阀接通预设时间段,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MOS管、热电偶和电磁阀,所述热电偶的第一检测端设置于所述燃气灶炉头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第二检测端设置于燃气灶中;

所述第三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接通预设时间段,以使燃气接通预设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燃气燃烧使所述热电偶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检测到温度差,输出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驱动电磁阀在预设时间段后接通;

所述第四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关断。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声音提醒模块,所述声音提醒模块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切换电磁阀的工作状态时发出声音提醒。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档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档位信息;

在检测到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过零位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使燃气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块中电加热管加热功率的功率控制信号;

若当前时刻达到预设的燃气切断时间阈值,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关断燃气的第二控制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块中电加热管加热功率的功率控制信号,包括:

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大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按照与所述大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

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中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按照与所述中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

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小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按照与所述小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火力调节旋钮过零位时,记录旋钮过零位的点火时刻;

若当前时刻与所述点火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预设时间间隔,关断燃气,以便于热电偶在两个检测端检测到温度差后输出的驱动电压驱动所述燃气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所述档位检测模块向所述火力控制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档位信息,使所述火力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功率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燃气导通预设时间段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燃气关断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电加热模块可以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燃气灶炉头内的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动作进行导通或关断燃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燃气加热与电加热相结合,能够避免燃气灶文火慢炖时,因小火抗风性差导致容易中途熄火,通过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控制燃气的导通或关断,避免长时间无人时持续燃烧产生火灾隐患。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炉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炉头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因燃气灶被调节至小火状态进行文火慢炖时,抗风能力差,容易中途熄火,而在长时间煲汤过程中,用户不可能一直在旁边照看,导致持续加热时一旦燃气灶熄火将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不能持续有效的满足用户文火慢炖的需求,给用户带来困扰,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通过将燃气加热与电加热相结合,能够避免燃气灶文火慢炖时,因小火抗风性差导致容易中途熄火,通过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控制燃气的导通或关断,避免长时间无人时持续燃烧产生火灾隐患。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包括:档位检测模块01、火力控制模块02、电加热模块03、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和燃气灶炉头05;

所述档位检测模块01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连接,用于向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发送检测到的档位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若燃气灶通过火力调节旋钮形式调节火力档位,档位检测模块05可以通过安装在火力调节旋钮上的电位器或档位开关,当调整火力档位旋钮旋转时,带动电位器或档位开关联动,从而得到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信息,或者,若燃气灶通过按键形式调节火力档位,档位检测模块可以在检测到用户通过按下按键输入的按键输入操作后,获取用户调整后的火力档位。

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与所述电加热模块0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功率控制信号,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还与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燃气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关断的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电加热模块03,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燃气灶炉头05内的电加热管08的加热功率;例如:加热功率在大火状态时可以为400W、在中火状态时可以为200W,以及在小火状态时可以为150W。电加热管可以是电阻式加热管、PTC加热管、电磁加热、陶瓷加热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炉头05包括:文火加热体06、伸缩机构07和电加热管08;

所述文火加热体06设置于燃气灶炉头05内圈中,所述文火加热体06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08,所述文火加热体06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机构0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为弹簧伸缩机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锅具放好后会下压文火加热体06,这样,在所述文火加热体06受到锅具向下的压力时,所述伸缩机构07产生与所述压力方向相反的恢复力,恢复力使所述文火加热体06与所述锅具的底部紧密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文火加热体设置于燃气灶炉头内圈中,在文火加热体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并且在文火加热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机构;在所述文火加热体受到锅具向下的压力时,所述伸缩机构产生与所述压力方向相反的恢复力,恢复力使所述文火加热体与所述锅具的底部紧密接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的文火加热体加热锅具,由于电加热不受环境影响,所以能够避免燃气灶文火慢炖时,因小火抗风性差导致容易中途熄火。

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动作进行导通或关断燃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气通断控制模块主要是用于控制燃气的通断,当然不仅仅限于采用电磁阀进行控制燃气的通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燃气通断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所述档位检测模块向所述火力控制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档位信息,使所述火力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功率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燃气导通预设时间段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燃气关断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电加热模块可以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燃气灶炉头内的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动作进行导通或关断燃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燃气加热与电加热相结合,能够避免燃气灶文火慢炖时,因小火抗风性差导致容易中途熄火,通过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控制燃气的导通或关断,避免长时间无人时持续燃烧产生火灾隐患。

为了能够在用户进行火力档位调节时能实时检测到档位信息,进而便于控制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为此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档位检测模块01包括:电位器、上拉电阻R8、限流电阻R9和滤波电容C2;

所述电位器设置于所述火力调节旋钮上,用于在所述火力调节旋钮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在图4中,电位器与接口CN1连接;

所述上拉电阻R8的一端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上拉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一个输出端和所述限流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另一个输出端接地,所述限流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滤波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信号输入端可以为AD信号输入端,电位器可以使用机械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等替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安装在火力调节旋钮上的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可以检测到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信息。

为了能够在用户调节火力档位时,根据档位信息控制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加热模块03包括:第一电阻R4、第二电阻R5、第一三极管Q4、第三电阻R3、光耦隔离器IC3、第四电阻R1、双向可控硅TR1、第五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电加热管08;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根据所述功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进而控制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出功率。

所述第一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器IC3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光耦隔离器IC3的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二输出端经过所述第四电阻R1与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T2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T2极还与所述电加热管08的第一供电端A1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T1极经过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五电阻R2与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T2极连接,所述电加热管08的第二供电端A2与交流电源N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光耦隔离器能够用于高压隔离。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双向可控硅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损坏,进而导致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为定值,无法随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变化而变化,为此,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加热模块03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三极管Q5、第一二极管D1和继电器RY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火力控制模块还用于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管接通与断开的通断控制信号,所述第二三极管根据所述通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接通或切断所述电加热管与电源的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电源,所述继电器RY1的两个常闭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Y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电加热管08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继电器RY1的第二常开触点与交流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继电器,能够在双向可控硅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电加热管与电加热模块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磁阀接通预设时间段,如图4所示,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包括:第三三极管Q2、第四三极管Q3、MOS管IC2、热电偶09和电磁阀,所述第三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接通预设时间段,以使燃气接通预设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燃气燃烧使所述热电偶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检测到温度差,输出电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驱动电磁阀在预设时间段后接通;所述第四三极管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关断。利用热电偶输出的电压驱动电磁阀在预设时间段后继续保持接通状态,能够节约能源。

图4中,电磁阀与接口CN2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第一检测端设置于所述燃气灶炉头05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第二检测端设置于燃气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阀是指用于控制进入燃气灶的燃气的通断的阀门。

在第三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三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所述第三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MOS管IC2的栅极G连接,Q2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VCC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VCC可以为12V),所述MOS管IC2的源极S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8和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OS管IC2的漏极D接供电电源VCC,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四输出引脚连接,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点入R17,所述热电偶09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燃气灶旋钮旋过零位时,脉冲点火器点火,燃气通断控制模块控制电阻R16、R17、R18及Q3工作,以强制电磁阀处于接通状态10秒,使电磁阀接通,燃气处于畅通状态,在10秒内,热电偶的其中一个检测端由于被加热,待热电偶预热完成后,会在两个检测端之间产生温度差,热电偶会输出驱动电压驱动电磁阀处于接通状态。当燃气灶工作超过两个小时时,电磁阀控制电路R10/R11/R12及三极管Q2和MOS管IC2起作用,给电磁阀一个反相电压,使电磁阀处于关断状态,切断燃气。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三极管部分电路实现零秒点火,通过MOS管实现长时间无人时自动关火避免发生火灾隐患。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包括:处理器IC1;

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IC1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IC1的任意三个I/O引脚连接。

火力控制模块主要由MCU组成,通过档位检测电路AD值判断旋钮所处位置,大火状态时控制电加热输出最大功率400W,中火时控制输出功率200W,小火时控制输出功率150W,在点火状态时电磁阀控制电路R16、R17、R18及三极管Q3电路起作用强制电磁阀处于接通状态10秒,使燃气处于畅通状态,待热电偶预热完成后,通过热电偶使电磁阀处于接通状态。当燃气灶工作超过两个小时时,电磁阀控制电路R10、R11、R12及三极管Q2和MOS管IC2起左右,给电磁阀一个反相电压,使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切断燃气。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还包括:声音提醒模块11,所述声音提醒模块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五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切换电磁阀的工作状态时发出声音提醒,所述声音提醒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D2、电解电容CE1、第八电阻R13、第九电阻R14、第五三极管Q1、第十电阻R15和蜂鸣器BUZ;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四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解电容CE1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1的负极连接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E1的正极连接端通过第八电阻R13与所述第五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13与所述第五三极管Q1之间的节点还与第九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九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火力控制模块02的第五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第十电阻R15连接供电电源,所述蜂鸣器BUZ与所述第十电阻R15并联。

通过音乐蜂鸣器BUZ,第二二极管D2、电解电容CE1、电阻R13/R14/R15、三极管Q1,通过火力控制模块输出不同驱动频率及开通关断时间实现音乐鸣叫效果,提醒不同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档位检测模块01检测到的档位信息;

步骤S102,在检测到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过零位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导通燃气的第一控制信号;

步骤S103,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块03中电加热管08加热功率的功率控制信号;

在该步骤中,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大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08按照与所述大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中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08按照与所述中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若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确定所述火力调节旋钮被旋转至小火状态,控制所述电加热管08按照与所述小火状态对应的加热功率工作。

步骤S104,若当前时刻达到预设的燃气切断时间阈值(例如2小时),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关断燃气的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文火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灶文火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档位检测模块01检测到的档位信息;

步骤S102,在检测到火力调节旋钮的档位过零位时,记录旋钮过零位的点火时刻,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导通燃气的第一控制信号;

若当前时刻与所述点火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预设时间间隔(例如10秒),关断所述燃气,以便于热电偶在两个检测端检测到温度差后输出的驱动电压驱动所述燃气接通。

步骤S103,根据所述档位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块03中电加热管08加热功率的功率控制信号;

步骤S104,若当前时刻达到预设的燃气切断时间阈值(例如2小时),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燃气通断控制模块04关断燃气的第二控制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1.用户可以手动下压灶具旋钮点火,并旋转到大火,锅具放好后会下压1加热体,使加热体紧贴锅底,智能火力控制器控制炉心的电加热装置输出最大功率400W,此时外圈火最大。2.当旋转旋钮到中火时,外圈火变小(现有技术中旋钮能够控制进入炉头的燃气量),智能火力控制器控制炉心的电加热装置输出功率200W。3.当旋转旋钮到小火时,外圈火熄灭,智能火力控制器控制炉心的电加热装置输出功率150W,并且进行定时2小时功能,也可自行调节定时时间,当定时时间到后关闭所有加热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