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1552发布日期:2018-09-29 00:0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风能降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海边地区的日照充足,海风强劲,昼夜温差较大。为了在夏季降温,室内需要安装空调。但由于用电量大,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破坏大气层;而若仅使用风扇,只能加快室内的空气流动,增加室内的冷负荷,无法达到降温目的。

因此,需要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包括相对设置于房间斜对边上的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第一渐缩管位于房间底部,第二渐缩管位于房间顶部。第一渐缩管直径较大的一端朝阳且开通作为捕风口,另一端背阳且封闭,第一渐缩管内设有水槽;第二渐缩管直径较大的一端背阳且开通作为出风口,另一端向阳且封闭。

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上均设有多个渐缩孔;渐缩孔的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缩小或增大;渐缩孔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房间内侧,另一端朝向房间外侧。

更进一步的,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的截面为直角扇形。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与直角墙角适配。不占用房间的中间空间。隐蔽,不影响房间的视觉美观。

更进一步的,第一渐缩管或第二渐缩管的截面为直角圆弧。直角圆弧利用墙角的直角边,构成直角扇形。节约了渐缩管的材料,减少了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缩管的一侧边为台阶状,与另一个侧边构成所述水槽,且与第一渐缩管的长度相等,宽度为20cm,深度为3cm。直接利用第一渐缩管的侧边构建成水槽,节约了了生产成本。水槽的深度底;并且横截面的长为最长,即横截面积大,有利于水分蒸发。

更进一步的,渐缩孔的分布密度随着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直径逐渐减小而逐渐降低。风压和气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气流通过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时,靠近捕风口或出风口的渐缩孔4的出风速度大,远离捕风口或出风口的渐缩孔4出风速度小,通过增加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前端气体的过流总面积,即渐缩孔4个数,达到降低通过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前端的气流的速度的目的,使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前后两段渐缩孔4的出风速度平均,易于在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将水槽里的水蒸发所带来的较冷空气给室内降温增湿;利用室内气流冷空气下沉,热气流上升的原理,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室外,达到降温增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第一渐缩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渐缩孔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的渐缩孔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包括相对设置于房间斜对边上的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所述第一渐缩管1位于房间底部,所述第二渐缩管2位于房间顶部。所述第一渐缩管1直径较大的一端朝阳且开通作为捕风口,另一端背阳且封闭,所述第一渐缩管1内设有水槽3;所述第二渐缩管2直径较大的一端背阳且开通作为出风口,另一端向阳且封闭。

所述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上均设有多个渐缩孔4;所述渐缩孔4的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缩小或增大;所述渐缩孔4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房间内侧,另一端朝向房间外侧。

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可以集中气流的流动方向,并且在通过渐缩孔4的时候,由于孔径的减小,管道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在气体的流量不变情况下,使的气流速度增加,导致通入室内的气流的速度增加,加快换气效率。

在第一渐缩管1上的渐缩孔4,直径大的一端朝向房间外侧,即面向水槽3,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捕捉,集中管内的气流。通过缩小孔径,使得引导气流流向室内,引导的气流与渐缩管内气流方向夹角为锐角,减少了风能的损失。最后通过直径较小的一端将新鲜气流导入室内。

在第二渐缩管2的上的渐缩孔4,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房间内侧,即朝向地面,可以捕捉和收集室内上升的热气流,随着孔径的缩小,引导热气流向出风口方向流动,最终通过渐缩孔4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使得热气流汇入第二渐缩管2中,在管内形成一股较大的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向室外。

第一渐缩管1的另一段封闭,使得带湿气的冷气流在气压的作用下只能沿着渐缩孔4穿过第一渐缩管1向室内流动。第二渐缩管2的一端封闭,使得室内热气流只能沿着渐缩孔4穿过第二渐缩管2向外排出。同时因为在第一渐缩管1的渐缩孔4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室外,即朝向地面,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室内且贯穿第一渐缩管1,因此大大降低了第二渐缩管2内空气出现倒灌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为:水槽3为自然通风蒸发水槽,槽内放水,风从捕风口进入,根据空气流通原理,气流经过加速水的蒸发。捕风口直径较大且朝阳,在日光的加热下,也加快了水的蒸发速率。空气在风压作用下通过渐缩孔4向室内流动,达到室内后与室内热空气混合。根据热力学原理: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上升后通过渐缩孔4汇入到第二渐缩管2中,最后将室内的热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去。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的截面为直角扇形。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与直角墙角适配。不占用房间的中间空间。隐蔽,不影响房间的视觉美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截面为直角圆弧。直角圆弧利用墙角的直角边,构成直角扇形。节约了渐缩管1的材料,减少了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槽3位于所述第一渐缩管1的底部,且与第一渐缩管1的长度相等。使得水槽3的横截面的长度最长,即增大了横截面积,有利于水分蒸发。

更进一步的,所述渐缩孔3的分布密度随着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直径逐渐减小而逐渐降低。更进一步的,渐缩孔的分布密度随着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直径逐渐减小而逐渐降低。风压和气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气流通过第一渐缩管1和第二渐缩管2时,靠近捕风口或出风口的渐缩孔4的出风速度大,远离捕风口或出风口的渐缩孔4出风速度小,通过增加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前端气体的过流总面积,即渐缩孔4个数,达到降低通过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的前端的气流的速度的目的,使第一渐缩管1或第二渐缩管2前后两段渐缩孔4的出风速度平均,易于在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

本发明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将水槽里的水蒸发所带来的较冷空气给室内降温增湿;利用室内气流冷空气下沉,热气流上升的原理,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室外,达到降温增湿的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双渐管被动式降温系统,包括相对设置于房间斜对边上的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第一渐缩管位于房间底部,第二渐缩管位于房间顶部;第一渐缩管直径较大的一端朝阳且开通作为捕风口,另一端背阳且封闭,第一渐缩管内设有水槽;第二渐缩管直径较大的一端背阳且开通作为出风口,另一端向阳且封闭;第一渐缩管和第二渐缩管上均设有多个渐缩孔;渐缩孔的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缩小或增大;渐缩孔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房间内侧,另一端朝向房间外侧。本发明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将水槽里的水蒸发所带来的较冷空气给室内降温增湿;利用室内气流冷空气下沉,热气流上升的原理,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室外,达到降温增湿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泉;薛大文;邹振伟;金伟杰;谭金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4.16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