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7455发布日期:2018-09-11 16:3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有时会在室内温度高、室外低温(如-25℃~0℃或温度更低)的工况下运行,例如通讯基站、高级餐厅、面包房、酒店、舞厅等场所,室内有大量热源使得室内温度高,而这些场所对室内空气的品质有特殊要求,不能将室外低温空气直接引入室内以降低室内的温度,需要空调器在室内制冷。常规空调器仅能在室外温度在7℃~43℃的范围内制冷,无法在室外温度为-25℃~0℃或温度更低时制冷。

同样作为蒸发器,室外侧与室内侧的温度存在巨大差异,室外温度决定了低压会处于较低的状态。在保证舒适的制冷送风温度的情况下,由于低压较低,制冷内机所需的冷媒量会较正常温度制冷时少,即制冷内机换热后冷媒的过热度大,而外机基本没有过热。所以,单位冷媒流量状态下,外机的阻力更小,冷媒更容易流向外机。

当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启较大时,流向制冷内机的冷媒较少,容易出现制冷内机之间偏流的情况。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启较小时,流向制冷内机的冷媒较多,且处于低压较低的情况,容易出现内机结霜的情况。制冷内机所需过热度较大,目前恒定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很难适应这样的应用场景。在压力控制的情况下,低温混合模式下室外机作为蒸发器时,以室外机目标低压作为控制目标,无法控制制冷内机的输出,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时,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拓宽系统可靠运行范围,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制冷内机和外机之间冷媒合理分配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在低温混合模式下运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获取所述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参数中至少包括所述制冷内机的过热度;根据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拓宽系统可靠运行范围,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制冷内机和外机之间冷媒合理分配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包括:获取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判断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二时长,则控制减小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二时长未同时满足时,获取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判断所述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判断所述空调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如果所述第二比重超出所述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第四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四时长,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过热度阈值,则控制增大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比重超出所述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三时长,以及所述第四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四时长时,以及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过热度阈值未同时满足时,控制维持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根据所述过热度,获取所述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包括:将所述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和每个状态识别策略的匹配结果,控制所述制冷内机发出所述状态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状态信号为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时,确定触发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的目标状态识别策略,根据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对当前的目标过热度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对当前的目标过热度进行修正,包括:当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将所述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直到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由预设对应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当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二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降低所述目标过热度,直到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的过程中,如果所述状态参数同时匹配多个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生成所述第一状态信号,获取所述多个状态识别策略中每个状态识别策略优先级,控制发送优先级高的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所述第一状态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冷媒的进入温度;根据所述进入温度和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内机防冻结控制流程;如果所述进入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状态信号非所述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控制进入所述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所述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状态信号和所述第三状态信号;持续检测所述进入温度,如果所述进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状态信号为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控制退出所述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所述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和所述第四状态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在低温混合模式下运行,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获取模块,用于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获取所述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参数中至少包括所述制冷内机的过热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确定模块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通过获取模块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通过调节模块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拓宽系统可靠运行范围,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制冷内机和外机之间冷媒合理分配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判断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二时长,则控制减小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二时长未同时满足时,获取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判断所述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判断所述空调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如果所述第二比重超出所述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第四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四时长,且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过热度阈值,则控制增大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比重超出所述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三时长,以及所述第四持续时长超出所述第四时长时,以及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过热度阈值未同时满足时,控制维持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和每个状态识别策略的匹配结果,控制所述制冷内机发出所述状态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过热度调整模块;所述过热度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状态信号为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时,确定触发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的目标状态识别策略,根据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对当前的目标过热度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热度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将所述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直到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由预设对应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当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二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降低所述目标过热度,直到所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的过程中,如果所述状态参数同时匹配多个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生成所述第一状态信号,获取所述多个状态识别策略中每个状态识别策略优先级,控制发送优先级高的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所述第一状态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防冻结控制模块;所述防冻结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冷媒的进入温度;根据所述进入温度和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内机防冻结控制流程;如果所述进入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状态信号非所述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控制进入所述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所述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状态信号和所述第三状态信号;持续检测所述进入温度,如果所述进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状态信号为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控制退出所述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所述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和所述第四状态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可以通过确定模块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通过获取模块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通过调节模块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拓宽系统可靠运行范围,有效解决低温工况下制冷内机和外机之间冷媒合理分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其上存储的与空调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被执行时,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有效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与空调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被执行时,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有效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媒的判定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内机修正逻辑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需要在低温混合模式下运行,低温混合模式为低温制冷的情况下,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因此室内也会同时有制热需求,所以,低温制冷往往会伴随着制热,即系统在这种情况往往处于同时制热制冷的运行状态当中。

如图1所示,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

在低温混合模式下,根据室内制冷制热的负荷情况,空调的室外换热器会进行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切换。室外温度低情况下,制热负荷往往比制冷负荷大,使得室外换热器大多会处于蒸发器状态。因此,在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前,可以先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

s2,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其中,状态参数中至少包括制冷内机的过热度。

具体地,可以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其中,状态参数中至少包括制冷内机的过热度,进一步地,状态参数中还可以包括室内环境温度、设定温度、制冷内机出口冷媒的温度,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以及制冷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不同的状态识别策略,将获取到的状态参数与不同的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可以得出与状态参数匹配的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而确定出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其中,冷媒的状态信号可以包括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以及冷媒适中的状态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可以检测到制冷内机出口冷媒的温度,和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根据制冷内机出口冷媒的温度和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可以获取到制冷内机的过热度。制冷内机的过热度的计算公式为:

sh=tout-tin,

其中,sh为当前检测到的过热度,tout为制冷内机出口冷媒的温度,tin为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

s3,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如图2所示,空调内冷媒会存在冷媒不足、冷媒过剩以及冷媒适中几种情况。可以根据冷媒的状态划分为5个区域:areaa、areab、areac、aread及areae,其中,冷媒不足区域包括:areac、aread及areae;冷媒适中区域为:areab;冷媒过剩区域为:areaa。一般情况下,当冷媒不足时,可以降低外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而当冷媒过剩时,可以增大外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tin代表进入制冷内机冷媒节流后的检测温度;ten室内环境温度;te系统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ttag为冷媒量过剩程度很大时对应的tin-te值。

具体地,当系统进入低温混合模式且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状态运行时,可以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息,识别出制冷内机的冷媒量是处于不足状态还是处于过剩状态,进而可以对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通过,可以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即根据制冷内机中冷媒的充足程度,动态地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制冷内机中冷媒的量与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自适应,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

具体地,当系统进入低温混合模式且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状态运行时,可以通过判断制冷内机的冷媒不足状态信号与制冷内机的冷媒过剩状态信号对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因此,可以先获取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冷媒不足信号为on)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例如,第一比重可以为x%。

s302,判断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

具体地,当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x%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时,再次判断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β分钟。其中,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和预设的第一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303,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

具体地,当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冷媒过剩信号为off)时,判断所有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其中,预设的第二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304,如果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第一时长,且第二持续时长超出第二时长,则控制减小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具体地,当满足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且所有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时,可以控制减小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例如,外机电子膨胀阀关ωpls,从而能有效避免在各种工况下,制冷内机由于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度太大导制冷内机冷媒较少导致的冷媒偏流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1,在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第一时长,和第二持续时长超出第二时长未同时满足时,获取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

具体地,如果不能同时满足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且所有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则可以获取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冷媒过剩为on)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例如,第二比重可以为y%。

s402,判断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

其次,当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y%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时,再次判断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例如,第三预设时长为β分钟。

如果判断出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则继续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6。

其中,预设的第三比重阈值和预设的第三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403,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

具体地,当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冷媒不足信号为off)时,进一步判断所有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

如果判断出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则继续执行步骤404;否则执行步骤406。

其中,预设的第四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404,判断空调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

进一步地,还需要获取空调的排气过热度,然后将排气过热度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判断出空调的排气过热度大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则继续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其中,预设的过热度阈值可以为θ℃,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405,控制增大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具体地,当满足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且所有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时,且空调的排气过热度大于θ℃,则可以控制增大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例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ωpls,从而有效避免在各种工况下,制冷内机由于外机电子膨胀阀太小导致制冷内机冷媒过多,送风温度过低的问题。

s406,控制维持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

具体而言,如果不能同时满足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所有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时,以及空调的排气过热度大于θ℃,则控制维持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即保持外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包括:将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根据状态参数和每个状态识别策略的匹配结果,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状态信号。

具体地,(1)可以通过制冷内机的内机电子膨胀阀(electronicexpansionvalve,exv)的开度;检测到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大小;以及空调的回风温度与设定的制冷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即当满足下述3个公式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一状态信号。

制冷内机exv开度≧λ1pls,

sh≧maxshs,

ten-ts≧2℃。

具体而言,低温混合模式制冷内机目标过热度shs可以通过表1进行确定。

表1

或者可以通过空调的回风温度与设定的制冷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空调的回风温度与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即当同时满足下述2个公式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一状态信号。

ten-tin<χ℃,并持续3分钟以上;

ten-ts≧2℃。

或者可以检测到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大小;通过空调的回风温度与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以及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与系统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即当同时满足下述3个公式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一状态信号。

tin-te≧tag,并持续3分钟以上;

sh≧minshs,

ten-ts≧2℃。

其中,ten为回风温度,ts为制冷内机设定制冷温度,shs为目标过热度,sh为当前检测到的过热度,tin为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te为系统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

(2)可以通过制冷内机的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检测到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大小;以及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即当满足下述2个公式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二状态信号。

制冷内机exv开度≧λ2+τ2pls,

sh≧minshs+δ2,

tin≧ξ+1℃。

(3)可以通过制冷内机的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检测到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大小;以及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即当满足下述2个公式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三状态信号。

制冷内机exv开度<λ2pls,

sh<minshs,

tin<ξ℃。

(4)可以通过制冷内机的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检测到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大小;以及空调的回风温度与设定的制冷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即当满足下述3个公式中任意一个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四状态信号。

制冷内机exv开度<λ1-τ1pls,

sh<maxshs-δ1,

ten-ts<1.5℃,

或者可以通过空调的回风温度与设定的制冷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空调的回风温度与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即当满足下述2个公式中任意一个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四状态信号。

ten-tin≧χ+3℃,

ten-ts<1.5℃。

或者可以通过空调的回风温度与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以及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与系统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即当满足下述2个公式中任意一个时,可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四状态信号。

tin-te<tag-2,

ten-ts<1.5℃,

其中,ten为回风温度,tin为制冷内机进口冷媒的温度,ts为内机设定制冷温度,te为系统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

由此,通过将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从而可以根据状态参数和每个状态识别策略的匹配结果,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状态信号,可变的目标过热度控制方法能适应室内与室外温差更大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运行范围进一步能够扩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状态信号为第一状态信号时,当触发第一状态信号的目标状态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将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直到第一状态信号由预设对应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具体地,当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需要同时满足下述2个公式时,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一状态信号。

ten-tin<χ℃,并持续3分钟以上;

ten-ts≧2℃。

为了控制将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如图5所示,可以对目标过热度强行调整为:shs=1,直到冷媒不足信号由预设对应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状态信号为第一状态信号时,当触发第一状态信号的目标状态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当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二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降低目标过热度,直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具体地,当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二状态识别策略时,需要同时满足下述3个公式时,以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第一状态信号。

tin-te≧tag,并持续3分钟以上;

sh≧minshs,

ten-ts≧2℃。

为了控制将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如图5所示,可以对目标过热度强行调整为:shs=当前sh-3,直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的过程中,如果状态参数同时匹配多个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生成第一状态信号,获取多个状态识别策略中每个状态识别策略优先级,控制发送优先级高的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第一状态信号。

具体而言,如果在状态参数与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的过程中同时匹配第一状态识别策略、第二状态识别策略和第三状态识别策略同时触发生成第一状态信号,则需要判断第一状态识别策略、第二状态识别策略和第三状态识别策略的优先级,如果第一状态识别策略高于第二状态识别策略和第三状态识别策略,则控制第一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第一状态信号;如果第二状态识别策略高于第一态识别策略和第三状态识别策略,则控制第二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第一状态信号;如果第三状态识别策略高于第一态识别策略和第二状态识别策略,则控制第三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第一状态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冷媒的进入温度。

s602,根据进入温度和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内机防冻结控制流程。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的制冷内机防冻结控制往往只判断冷媒进口的温度低于结霜点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进行防冻结控制,而低温制冷的情况下,由于低压较低,进口状态往往低于结霜点,而冷媒流量较少,容易过热,因此换热器绝大部分都会处于高于结霜点的状态,而低于结霜点部分也不容易累积霜,不需要进行防冻结控制。在压力控制的情况下,低温混合模式下外机作为蒸发器时,以外机目标低压作为控制目标,无法控制制冷内机的输出。

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进入或退出内机防冻结流程,可以首先获取冷媒的进入速度,并根据进入速度和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从而判断是否进入内机防冻结控制流程。

s603,如果进入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状态信号非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控制进入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包括第二状态信号和第三状态信号。

具体地,进入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长。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1℃,持续时间为μ分钟。

具体而言,当冷媒进入内机的温度<=-1℃时,且持续时间为μ分钟,并且状态信号不是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可以控制进入内机防冻结流程。

s604,持续检测进入温度,如果进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或者状态信号为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控制退出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包括第一状态信号和第四状态信号。

具体地,进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长。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k℃。

具体而言,当冷媒进入内机的温度>=k℃时,且持续时间为μ分钟,或者状态信号为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可以控制退出内机防冻结流程,从而使得防冻结控制的使用范围更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解决压力控制情况下,外机的目标低压控制无效的问题,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空调在低温混合模式下运行,如图7所示,该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00、获取模块200和调节模块300。

其中,确定模块100用于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获取模块200用于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其中,状态参数中至少包括制冷内机的过热度。调节模块300用于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00具体用于:获取发出冷媒不足的第一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一比重;判断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二状态信号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第一时长,且第二持续时长超出第二时长,则控制减小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在第一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一比重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超出第一时长,和第二持续时长超出第二时长未同时满足时,获取发出冷媒过剩的第三状态信号的制冷内机在所有制冷内机中的第二比重;判断第二比重超出预设的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三时长;判断所有制冷内机均发出冷媒不足的第四状态信号的第四持续时长是否超出预设的第四时长;判断空调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如果第二比重超出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第三时长,且第四持续时长超出第四时长,且排气过热度大于过热度阈值,则控制增大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第二比重超出第二比重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超出第三时长,以及第四持续时长超出第四时长时,以及排气过热度大于过热度阈值未同时满足时,控制维持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0具体用于:将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根据状态参数和每个状态识别策略的匹配结果,控制制冷内机发出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在图7所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基础之上,如图8所示,上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过热度调整模块400和防冻结控制模块500。其中,过热度调整模块400用于:在状态信号为第一状态信号时,确定触发第一状态信号的目标状态识别策略,根据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对当前的目标过热度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过热度调整模块。过热度调整模块400具体用于:当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一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将目标过热度修正为预设的过热度,直到第一状态信号由预设对应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当目标状态识别策略为预设的第二状态识别策略时,控制降低目标过热度,直到目标状态识别策略变化为其他预设的状态识别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0还用于:在状态参数分别与预设的至少一个状态识别策略进行匹配的过程中,如果状态参数同时匹配多个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生成第一状态信号,获取多个状态识别策略中每个状态识别策略优先级,控制发送优先级高的状态识别策略触发的第一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防冻结控制模块500,用于:获取冷媒的进入温度;根据进入温度和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内机防冻结控制流程;如果进入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状态信号非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控制进入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冷媒过剩的状态信号包括第二状态信号和第三状态信号;持续检测进入温度,如果进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或者状态信号为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控制退出内机防冻结流程;其中,冷媒不足的状态信号包括第一状态信号和第四状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空调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确定模块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通过获取模块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通过调节模块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可以通过确定模块确定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处于蒸发器状态运行,并通过获取模块采集用于识别冷媒状态的状态参数,以根据状态参数,获取制冷内机的冷媒的状态信号,并通过调节模块根据制冷内机的状态信号,调节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在其上存储的与空调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被执行时,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有效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与空调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被执行时,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制冷内机的成本,有效节约资源,且简单易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